第一百零八章 西川及時雨(1 / 2)

加入書籤

簡單地說一下現在的局勢,現在整個三國大地上的主要的大型戰事有兩場,一場是發生在荊州,劉琦和蔡瑁之間的戰事,而另外一場,則是爆發在北方,曹操和烏桓以及袁氏殘餘勢力之間的戰鬥。

先說北方的曹操, 在擊敗袁紹後,原本的躊躇滿誌卻為南方劉琦的崛起感到一絲隱隱的擔憂,因此派遣夏侯惇帶領人馬南下試探,也算是為下一步進取江南奠定基礎了。

而劉琦這邊也並非沒有準備,新野作為荊州的先頭重鎮,有劉備這個皇叔把守,而江夏方麵也有劉琦大軍坐鎮,文有李琛、包拯, 武有黃忠、文聘, 將個江夏城打理的是有條不紊。甚至在包拯的招募下,江夏城的守軍也得到了大大的擴展,一直到了七千多人的規模,在黃忠、文聘兩人的指揮下每日操練。因為黃忠和文聘原本都是荊州方麵的將領,因此也是比較合得來,效率自然是沒得說,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些剛剛卸下鋤頭的新兵就已是有了一番新氣象,進退有致。

而蔡瑁一方,在拿下了長沙之後,就得到了劉琦已經掌控武陵、零陵兩郡的消息,這把蔡瑁氣的不輕,迅速集結兵力,在長沙和襄陽一帶到處都是打著蔡字大旗的兵馬、斥候,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張定邊也從桂陽引軍回到了長沙。

長沙內,蔡瑁麾下高達十之七八的軍隊都聚集於此,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地將會成為蔡瑁進軍武陵, 以及江夏的跳板。不僅是因為長沙乃荊州首屈一指的大郡,更因為它地形非常優越,而且距離武陵和江夏也非常近,中間隔著洞庭湖、湘水和長江等幾個水係。

但是,蔡瑁雖然在做著一係列的準備,卻並沒有敢立刻向劉琦發起進攻,他也有顧慮,不到萬全之時是不會輕易出擊的。

天下剩下的諸侯,此時都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遠在西涼的馬騰地處邊陲,也就每天打打西邊的少數民族軍隊,像什麼羌人、胡人,阻止其南下擄掠的腳步。而馬騰的兒子馬超此時也正是青春年少之時,靠著一腔血氣之勇在這西北邊境打出了一片名聲,被人呼為「錦馬超」。倒是西北的羌人,看著這些如狼似虎的西涼鐵騎,瑟瑟發抖。

而東吳方麵,孫權剛剛接手了兄長孫策的基業, 暫時無意圖外,而是專心內政,外依周瑜,大力訓練水師,內仗魯肅、張昭、張玹、虞翻等人,和幾個大士族搞好關係,還要時不時地打壓一下南邊的百越。雖然前不久有人專門就荊州的戰事向孫權提過建議,勸孫權趁劉琦、蔡瑁內鬥之時,進取長沙,一血先父之仇,但是卻被孫權拒絕了,理由很簡單,時機尚未成熟。

和江東目前存在的穩定局麵相比,益州的劉璋顯得就不是那麼輕鬆了,來自四麵八方的的威脅常常讓劉璋焦頭爛額。一方麵是北邊的張魯,一方麵還有南方的蠻族,甚至位於東北方的曹操。他們無一不把益州這塊土地當成肥肉一般。尤其是張魯,他原本就在劉璋之父劉焉手下從事,後來劉焉去世,張魯就和劉璋徹底撕破了臉皮。劉璋將張魯留在成都的母親和家人全部殺死,而張魯也割據了漢中地界。雙方的關係就再也沒好過。

以上的種種情況,都讓劉璋加緊了益州邊地的防禦。但是,如此一來,勢必會加重軍隊的負擔,於是,益州內部的征夫日益嚴重起來,所謂十去其七,益州每抽出十個男人,就有七個是在當兵打仗的。

如此一來,倒引出了益州的一位「豪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收的徒弟都成了大佬 無生夢之步步生憐 賺錢啦道仙大人 推拿 幻世狂神 天演之大越仙朝 十三皇旗 同時被正反派係統綁定後 聖竅 江湖俠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