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備胎(1 / 2)

加入書籤

「可是我爹他明明——」

「你爹他隻是不支持,可沒說反對!」李定月道:「再怎麼說我也是他的兒媳婦,他總不至於出言反對自家人吧!」

聽到這裡,護良總算明白了妻子的意圖,隻得嘆了口氣:「也罷,你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攔你。但我醜話說在前頭,若是我爹不答應,你可別埋怨!」

——————————

政事堂。

「大將軍!」張文瓘突然道,他從書案上拿起一份奏疏,遞給王文佐道:「這個你先看看,關於你家裡人的!」

王文佐接過一看,麵上頓時露出驚訝之色來,張文瓘看在眼裡,問道:「難道這事你事先一點都不知道?我還以為已經和你通過氣了!」

「通氣倒是通過了!」王文佐把奏疏粗粗翻了一遍:「前兩天護良來我那兒,提過長公主想要開府設館的事情,我當時說了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長公主畢竟是我的兒媳婦,如果她開府設館,世人就會認為是我貪圖權勢,我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了,沒想到她還是堅持要做!」

「畢竟是天子親妹,與旁人不同嘛!」張文瓘笑了笑:「那大將軍以為當如何?我和韓王可是都以你馬首是瞻呀!」

「張相這話說的!」王文佐苦笑了一聲:「你們這是把我往火堆裡推呀!這件事情我身處嫌疑之地,還能說什麼?」

「內舉不避親嘛!」張文瓘笑道,他揮了揮手,把韓王也叫了過來,把奏疏遞了過去:「來你也看看,你說該不該多問問三郎?」

「哦?到底是天子親妹!」韓王看了看奏疏:「照我看這倒是件好事!」

「好事?」王文佐苦笑道:「女子開府設館,這怎麼能說是好事?」

「這個本朝也是有先例的嘛!當初先皇後不是就曾經招攬人才,編修《玄覽》、《古今內範》、《青宮紀要》、《孝子傳》、《列女傳》等書,雖然沒有開府設館,但這些士子也參與朝廷奏議,被成為北門學士,這也和開府設館沒啥區別了吧?先皇後是長公主的母親,也算是繼先人遺業嘛!」

「這——」王文佐苦笑道:「那也不能這麼比吧?當初先皇後這麼做是因為天子患有風疾,不能視事,先皇後不得已代以攝政!」

「眼下天子身體比當初先帝還要差呢!」張文瓘笑道:「三郎,我知道你會說長公主畢竟不是皇後,可問題是現在的皇後也根本無力處置朝政呀?照我看,長公主開府設館其實倒是一著好棋。咱們三個再怎麼說大權在握,但畢竟不是主家,隻是幫人打理家業的,家裡沒個正主坐鎮,我們做起事情來總是名不正言不順,長公主雖然是個女子,但卻是姓李的。」說到這裡,他突然對韓王道:「差點忘了,韓王你也是姓李的!」

「我不一樣!」韓王擺了擺手:「我雖然也是宗室,但畢竟已經隔了幾代,已經是離得遠了,與她沒法比。」

「那就算要坐鎮,那也應該是皇後吧?」王文佐問道。

「皇後現在有孕在身,什麼都做不了!」張文瓘搖了搖頭:「就算生產一切順利,那也至少要大半年後才能正常視事。大將軍,女人生孩子可是在閻王殿前走一遭的,我們為了國家著想,還是要多準備一條後路呀!」

聽到這裡,王文佐已經明白了張文瓘的意思。大唐是李家的天下,他們三個就算再有本事,那也隻是臣子,皇宮裡就必須有個姓李的坐鎮授權給他們才名正言順。現在李弘已經病倒了,替代的就是皇後,但問題是皇後現在懷孕,即將生產,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不順,那中宮就空虛了,王文佐他們三個執政的合法性來源就沒了,必須再換一人來。

因此讓長公主出麵開府設館,增長聲望,為可能發生的意外做政治備胎,就是很有必要的了。至於為何不用沛王、英王、相王他們三個來當這個政治備胎的原因很簡單:這三位年紀都不小了,他們三個如果登基沒兩年就能親政,那時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文佐他們三個都得滾蛋騰位置,王文佐無所謂最多回河北海東當他的大將軍,韓王可以繼續當他的富貴王爺,張文瓘怎麼辦?當然不如宮裡放個女人爽啦!

「張相的意思是應允長公主開府設館呢?」王文佐慢悠悠的問道,目光轉向一旁的韓王:「那韓王殿下以為呢?」

「老朽見識淺薄,不過張相有句話沒錯,女人生孩子是要在閻王殿前走一遭的。如果一切順利,皇後生下一個男孩那自然最好,如果生了個女孩,甚至皇後沒熬過這一關,那該怎麼辦?我們三個身負天下重任,不能不準備一招後手呀!」

王文佐看了一眼韓王:「韓王殿下說的也有道理,但長公主是我的兒媳,若是我應允她開府設館,天下人會怎麼想?這置我名聲於何地?」

「大將軍,如今天位空虛,儲君無人,大唐正處危急存亡之秋,長公主仁德賢明,既是天子至親,又是您的兒媳,若是皇後萬一有不忍言之事,便是輔佐天位的不二人選,我等三人身負重任,隻能以天下為重,又豈能顧及自己的那點聲譽?」韓王道。

王文佐雖然知道自己是「三頭」中最強的一個,但他心裡清楚,韓王和張文瓘也有自己的優勢,前者是高祖皇帝的諸子中少數幾個還在世的,在宗室貴戚中德高望重,有很高的威望;而張文瓘不但本人是非常出色的行政官僚,而且在大唐行政官僚體係中人脈眾多,知人善任。除非自己想直接掀桌子,否則沒有這兩人的協助,自己是不可能控製大唐的中樞權力的。

而韓王和張文瓘方才的意圖很清楚,他們希望把「三頭政治」這個短暫過渡時期的臨時性權力分工長期化,正式化,而這又和大唐帝國原有的政權組織結構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韓王和張文瓘有意無意間將沛王、英王、相王這三個李弘的兄弟排除出皇位繼承者的行列,因為隻要他們三人中任何一人登上皇位,就會想辦法結束這種臨時性的權力分配體製。他們兩人手中的巨大權力也就隨之消失,這種從權力巔峰上跌落下來的感覺是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的。

那要怎麼樣才能把「三頭」體製維持下去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始終保持這種「非正常」的臨時狀態,即確保皇位上的人沒有能力來行駛最高權力,隻能倚靠他們三人相互牽製,來替皇位上的人來行使權力。所以他們兩人其實是很高興看到皇後眼下的狀態的,但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到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皇後萬一在接下來的生產中突然亡故,那就意味著未來的天子將在鄱陽王和天子的三個兄弟中產生了。即便最後選的是鄱陽王,由於皇後和許才人都已經死了,那也意味著大唐頂層政治的又一次大洗牌,這是他們絕對不能允許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在龍族抽卡的日子 諜戰從特工開始 我在諸天當up主 末世遊戲:活下去 一品權臣 農門喜事:田園小悍妻 當真酒麵對遊戲化柯學時 狂醫奶爸 報告盛爺,夫人每天都在裝乖巧 我在漫威世界無限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