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華夏修武者(1 / 2)

加入書籤

這個結論的得出是有依據的,大會最後的優勝者雖然在自報家門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說自己出身於什麼什麼門派,傳承了什麼什麼武學,說的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可是實際上那些優勝者背地裡都是另搞格鬥訓練。

當然,在場的那些人又不是傻子,自然是有識貨的。

亞軍獲得者名為朱國祿,兼習拳擊,所以在上台格鬥時玩的自然是拳擊路數,當時一位太極名家當麵指出,說他的打法不合國術。這話一出,朱國祿的弟弟朱國禎就受不了了,直接就要和這太極名家請教請教。

那名家不說七老八十,也是個老者,又怎敢和正值青壯年的朱國禎打架?名家不敢迎戰,害怕的在那深秋的日子中滿臉竟都是汗水。

而最後的冠軍王子慶打法更是簡單粗暴。

通俗來說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打我的時候我躲都不躲,直接就給你來一拳,這種說好聽點叫做不招不架,再好聽點就是中招反擊。

不過諸位看官一聽可能就知道這是哪家的打法路數了,當然,肯定不是國術。

沒錯,就是散打。

再者,他之所以能夠獲勝,靠的就是自己個子高,身體強壯,基本上就是以力降人。

不錯,現代比賽之所以分體重量級,就是秉持著這種戰鬥的觀念。

可這是國術大會啊!

看到這裡,再回頭看國術大會的口號標語,直覺得有些無奈。

「全民皆國術化。」

「聚國術英雄,虎躍龍驤。」

「……」

當然,這場國術大會也不全是笑話,對於國人而言,還是有些益處的。

首先,人們是知道了死功夫沒有什麼用處,要是問這一點是從大會哪一方麵學來的,自然是從南派選手被北派選手吊打這件事情中得來的經驗。

功夫玩的是不錯,可是到了實戰就拉倒,這有什麼用處。

其次,人們也知道了那些表演的武術,未必都能夠應用於實戰。

如果說前兩點龍影蕭都有些無感,那麼這第三點,就讓龍影蕭覺出來了有點不對領。

最後的益處應是此次國術大會破除了人們心目中對於國術的迷信。

表演中,各家的絕學和打鬥的技術都有所展現,人們在看後也就能懂得一些道理與內涵,由此人們就知道了,武術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

如果說這最後一個益處是破除了國民的武術迷信,讓他們對武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都有所理解。

可對龍影蕭而言,這個益處卻讓他對這個大會的性質有所懷疑。

因為在看到破除迷信後,龍影蕭突然想起來,自己在這篇文章中似乎從來沒有看到過兩個字。

兩個無數修武者都避不開的字,在這篇文章中卻避開了。

內力。

沒有內力的話,修武者還是修武者嗎?

想到這一點後,龍影蕭火急火燎地去找父親龍天凝問清楚這國術大會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武道大會。

和龍影蕭想的一樣,比賽選手中竟無一人有內力,也就是說,沒有一個是修武者。

雖然他們學了一些格鬥之技巧,外家之招式,可依舊隻能算作是武術愛好者。

何為武術?

如果諸位看官將這兩個字打在瀏覽器的搜索框中,你會發現,在它的釋義中,有這樣幾個字。

傳統體育運動。

既是運動,也就無關異能者世界了。

龍影蕭那時才發現,這國術大會居然和異能者毫無關係。

同樣是被稱作修武者,但武術愛好者和真正擁有內力的修武者完全不是一種

人。

隻是,雖然龍影蕭時隔多年後知道了其中內幕,當時的修武者自己也知道,可有些人不知道。

或許,他們知道也裝不知道。

那就是國外的能力者。

怪不得龍影蕭看到了諸如「華夏修武者就這?」,「就他們的水平,我一根手指就能乾掉所有人」等等不知天高地厚的言論。

那麼,這種沒有真正修武者參與的大會,舉辦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龍影蕭站在修武者的角度來看,自然是想不明白。

可若是再把此事之後華夏發生的有關的事情看一遍,龍影蕭也就找到了那個讓他信服並認可的答案了。,

誰能夠想到,在這場看似隻是一場滑稽表演的千古一會之後,全華夏各地,武術學校卻如同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雖然說那些武術學校隻教導普通人學習武術,並不能修武,但這樣武術界後輩湧現,武術欣欣向榮的局麵,卻在這場對於武術愛好者而言也有些不堪入目的大會之後出現了。

這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嗎?

而在之後的資料搜查中,龍影蕭驚訝地發現,這場大會的五年之後,全國的教材編委會甚至有過給中學生上武術課的打算。

雖然說他們打算教授的都是一些僅限於強身健體之類的武術,比如五行拳、三才劍。放在今天的話,就和如今大學生要應對的太極拳考試差不多。

可這樣的事情的出現本身就讓龍影蕭直覺意外,為什麼在發生了這麼可笑的事情之後,人們還對華夏的傳統武學大有興趣,甚至說是熱情不減反增呢?

思維跳出此地此時,眸光越過百年華夏,龍影蕭總算找到了一個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確與否的原因

因為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八十八年前華夏正處於多事之秋,在那個幾近於一片混亂的情況下。人們心中渴望的或許不是那千變萬化的武功招式,目不暇接的精彩打鬥,而是一種能夠凝聚全民族鬥誌的尚武精神吧。

八十九年前,黃帝紀年四千六百二十六年。

將軍張之江創辦華夏國術館,創辦的目的在他的話中展露無疑。

「德意帝國有『鐵血主義』,英吉利有『堅忍主義』,法蘭西有『恢復主義』,東瀛有『大和武士道』……」

「皆為他們民族精神的核心。」

「唯獨華夏沒有獨屬於本民族的精神支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當女劍修開始快穿 她們是女神 山村桃運傻醫 異世界:勇者從弒神開始 瘋了吧!全民武魂,就你小子修仙? 伍六七:詭滅之主 寵爆,少夫人又掉馬甲了 墨少,你家玄學萌妻颯爆了 西遊:小和尚我眾籌成聖 無極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