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膨脹的太陽(2 / 2)

加入書籤

三、太陽係出現:

太陽係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一片巨大分子雲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縮。大多坍縮的質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其餘部分攤平並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隕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陽係天體係統。

太陽係是由大量旋轉的塵埃和氣體雲組成的,稱為太陽星雲。這個巨大氣體雲團的崩潰是由於它附近的超新星爆炸星所引起的,這導致了星雲的減少。當星雲崩潰時,其熱量增加,塵埃顆粒蒸發,結果,導致雲團在其中心受到壓縮。

太陽形成之處,幾乎消耗了原始太陽星雲中99%的物質,剩下的物質在太陽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形成了一個氣體塵埃盤,由於這個塵埃盤中的物質極為不均勻,在圍繞太陽運動的時候會不斷發生碰撞,並漸漸的聚合,慢慢的變大。由於太陽核反應已經點燃,所以在這個塵埃盤的內部溫度比較高,隻有高熔點的金屬和含矽礦物質才幸存下來,最終凝聚形成了太陽係的4顆體型較小的岩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在塵埃盤的外圍溫度比較低,甲烷和水都是以固體的形式出現的,這個區域中的行星可以長得更大,並且在太陽的熱量把氣體驅散之前,巨大的行星已經把氣體分子聚攏起來,最終形成了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同時也形成了更外圍的溫度更低的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這些行星在坍縮的太陽塵埃盤中誕生,並且各自形成了各自的運動軌道。每個行星根據自己所在軌道的不同,又各有各的特點,可以這麼說,目前的太陽係結構已經達到了平衡的狀態,無論是多一顆行星還是少一顆行星,都會打亂這個平衡狀態。

其實在太陽係形成的初期,並不是這樣的平衡狀態,由於行星中的木星和土星質量非常大,它們聯合起來將天王星和海王星推到了太陽係的邊緣,由此造成了太陽係的膨脹和重組。很多小物質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拋射出太陽係,大約

在太陽形成之後的6億年,木星和土星對小天體的擾動使太陽係中出現了大規模轟擊。此次轟擊後,太陽係中的行星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進入了一種非常和諧的平衡狀態,正是因為這個平衡狀態,地球上才能演化出生命。

四、太陽係的終結: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趣的時代。因為早在最初的1億年裡行星便已經形成,現在行星都在有序地饒陽轉動,而太陽也在穩定地燃燒,生命也在太陽旁的第三顆行星上繁衍生息。一切都很平靜。但這份平靜並不是永遠的,在平靜的背後還隱藏著「危機」。

我們的太陽終有一天是會死亡的,本來這應該是在大約50億年之後。但是在那之前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棘手,目前穩定的太陽係到時候就會陷入混亂。即便是最小的不規則性也會隨著時間累積,最終改變行星的軌道。從現在到太陽死亡,計算發現出現災變的可能性大約是2%。火星有可能太靠近木星,進而被拋射出太陽係。如果我們「背」到極點的話,狂奔的水星會和地球相撞。

與此同時,太陽也會慢慢地變亮。在20億年裡,太陽就有可能會殺死地球表麵的所有生命。而另一方麵,如果火星仍然處於現在的位置的話,火星就會出現宜人的氣候。即使現在的火星是死氣沉沉的,但到時候就會生機盎然。

然而這一切也不會永遠存在。當太陽的核心氫耗盡時,太陽的整體結構就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它的體積會漸漸地膨脹到目前的100萬倍,成為一顆紅巨星。而按照最新的數值模擬,當太陽成為紅巨星的時候就會吞噬水星、金星,可能還有地球。

在類太陽恆星生命的晚期,它們會成為紅巨星。它們的半徑會膨脹到地球軌道附近,其表麵的物質也會被拋射出去。

此時占據整個天空的太陽會把火星變成煉獄,而土星和木星冰冷的衛星則會開始煥發出生機。由於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有機分子,因此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特別有希望。

在紅巨星的加熱下,曾經冰封的土衛六會浸浴在全球性的氨水海洋中,而這一海洋中的機會分子也許會形成生命。

如果這一切能按部就班地到來,那麼人類還有很長的時間慢慢想辦法應對太陽浩劫。但是,太陽偏偏在這個時候受到了不明物質的乾擾,距離火星被吞噬還剩下6年的時間。

吳敏戴上墨鏡,神色凝重地看了一眼掛在頭頂上越來越大,越來越紅的太陽,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有一把時空鑰 示愛 柯南之名記不二 學霸:大國科技 我在仙界撿破爛 反派她功德無量 [綜英美]魔女今天搞事了嗎 徒弟,下山禍害你未婚妻去吧 從慶餘年開始新的人生 老婆女兒去世後,我重生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