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祖訓(2 / 2)

加入書籤

「他是能帶兵打仗?還是能指點朝堂?皇上的威嚴,豈是幾個區區商人就能動搖的,太子殿下莫要著急!」

朱慕辰幾句話,就把剛才的風波,都推到了太子朱高熾的身上。

太子臉色很是難看,漢王和趙王對視了一眼,兩人眉飛色舞。

尤其是漢王朱高煦,臉上的笑意都快藏不住了,「楚王所說有理,父王乃是九五至尊,幾個區區商人而已,還能翻了天不成?」

有了漢王幫襯,果然朱棣的臉色好看了許多,他剛才也是聽太子提及道了明太祖,才有些激動了,捋了捋情緒然後語氣清淡,「楚王正在講對策,太子還是不要打斷的好。」

太子朱高熾心中憋著一肚子火,但也隻能退下,心中實在納悶,怎麼就連漢王,也都在幫著楚王了?

太孫殿下害怕落了漢王一頭,「還請楚王繼續說,本殿正有興趣,如今天下飢荒迫在眉睫,楚王所做也是為了國體,本殿洗耳恭聽,聞君一言,茅塞頓開!」

太孫殿下都給了極高的評價,朱慕辰心中也有了底氣,朱棣的臉色更好了,甚至帶著笑意和期待。

朱慕辰繼續道,「商賈之人大部分都是世代從商,身份早就被人看低了,隻要朝廷承認他們的官職,一旦有了官職加身,商人眾目睽睽之下,言行舉止自然有所收斂,捐獻錢財更是義不容辭,也樂意掏月要包。」

「除此之外,商人入了官職,雖沒有實務,但也算作官員,大明官員犯事屬於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商人因此可聽從於朝廷,可以給朝廷避免不少事端。」

每年富有的商賈囂張跋扈,惹出不少事端,甚至有不少人專門塞錢賄賂官員,官商勾結,把眼睛放在了官鹽上,鬧得沸沸揚揚。

如此朱慕辰計策,朝廷可以解決燃眉之急,還能把商人的月要包給掏空,朱瞻基心中大駭,楚王是怎麼想出如此主意的?

但朱棣還沒有表態呢,漢王朱高煦第一個站出來了,挺著肚子,極力支持,「太好了,楚王不僅解決了飢荒,而且還為以後做了長遠打算,父皇的眼光著實不錯,兒臣是真的佩服了。」

這幾句話,還是跟著楚王學的,楚王每說幾句,其中一句必是誇獎當今皇上的,他也要好好學學,怎麼溜須拍馬!

趙王思索片刻,同漢王站在一起請命,「兒臣也覺得,此方法可行,不僅能令商人聽命,以後他們商人接了官職,就得交官商稅,比以前的商稅高了不少,朝廷的國庫又可充盈,長此以往,國庫充盈,還怕什麼天災不仁?」

說到天災不仁,很明顯朱棣神色很不好看,瞪了一眼趙王,眉頭緊緊的蹙在一起,如今民間有流言,說他這個皇位得的不正,這才將來了天罰,引來飢荒,怎地幾個兒子也不看眼色?

太子朱高熾雖然剛才被父王訓了一頓,但是作為太子,他也不能因為被父王訓斥幾句,就畏畏縮縮,坐在後麵當縮頭烏龜,「父皇,兒臣覺得不妥,此計策有失國體,若是讓商人覺得,是他們拯救了此次飢荒,難免落人口實,以後想要壓著商人,那可就難了。」

「凡事隻要撕開一條口子,這條口子就會越來越大,最後覆水難收,還請父皇多多思慮!」

楊榮同其他兩人,互對視一眼,也站出來反對,「商人每年走私的不少,他們本性貪婪,即使給了他們官職,又豈能收斂得住?誰來負責監察,這監察的度又如何控製?」

「雖是虛設官職,但太過於倉促,若不思慮清楚,恐怕國體有礙。」

要是朱元璋跳出來,這不把朱慕辰弄死才怪,重農輕商可是明太祖開國時親自定下的國策,如今被朱慕辰一招飢荒良策就翻過去了?這怎麼說也算是老朱的祖訓,怎能輕易違背,朱瞻基左右為難,他也不敢幫了,兩方說的都有理,如果此時他站隊,恐怕皇爺爺心中定有所疑慮。

朱慕辰看出大家心思,既是為了賑災,他也不能空口無憑,「剛才太子也說了,本王曾經自建超市,也算是半個商人,本王願意自掏月要包幫助朝廷,皇恩浩盪,商人高尚還是低賤,不能蓋棺定論!」

他的話震耳發潰,先前說的三楊,臉上就像是打了一巴掌,他們隻顧著說商人本性貪婪了,卻忘了站在這裡的楚王,其實也算是半個商人,這下可把楚王給得罪透了。

太子朱高熾竟沒想到,朱慕辰居然願意折其羽翼幫助朝廷,如此大義,他要是再說半個不字,恐怕會被那些流民,指在脊梁骨上罵,朱慕辰步步為營、句句在理,如今又出一計,當真難以招架。

看著太子臉色難堪,漢王卻覺得這還不夠,朱高煦從未這樣高興過,同朱慕辰站在一起,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道:「兒臣也願意出錢,幫助朝廷渡過飢荒,兒臣願出一份綿薄之力,希望父皇給個機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海賊:夏洛特貴公子 吞噬星空之開局滿級係統 師姐請自重 穿到史前養小恐龍崽 精靈:別急,我先湊個羈絆 廢柴帝師 遇見詩一般的女子 民國神豪:開局買下雙胞胎侍女 盜墓:一劍天門開,怒劈青銅門 重生東京,開錯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