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謀算(2 / 2)

加入書籤

所以,李察下一步的策略很簡單;

就是拉攏芳草地勢力,將雙方的利益密切結合,形成緊密合作的利益聯盟,共同對抗地頭蛇約翰-薩特與金霸亞歷山大-麥迪遜一夥人。

打鐵還需自身硬,合作的前提就是大唐會具有不俗的武裝實力,能夠作為芳草地的打手沖在最前麵。

狡猾的英國人殖民全世界,他們向來喜歡利用地方勢力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事事親力親為,沖鋒在前。畢竟英國白人人口稀少,性命更加金貴。

英國人掌握著幾乎無窮無盡的物資貿易線,絕不會吝嗇拿出物資來,誘惑大唐會加入自己的陣營。

而在發展之初

大唐會缺少的就是豐富的物資供應渠道,雙方具備天然合作的基礎。

現在回過頭來,再說說第三項產業。

經營玫瑰莊園和葡萄穀的農牧業,在當前三藩市全民淘金的熱潮中,已經變成收益驚人的豐厚產業。

隨著今後三藩市湧入越來越多的淘金者,短短幾年內,城市人口從不足三萬暴增到三十幾萬人,增長11倍之多,農副產品的缺口將越來越大。

隨之帶來的物價飛漲,足以讓大農場主獲得驚人收益,成為最後的真正贏家。

而這三大產業發展起來,將會創造上萬個穩定工作機會,有助於擴大華人勢力的基本盤。

當前在整個三藩市(聖弗朗西斯科)地區,華裔人口約三千餘人,加上薩克拉門托的幾百人,也不足4000人,哪來的上萬人?

要知道

大量的華裔人口並非在遠隔太平洋的東方帝國,而是在近在遲尺的中美洲和南美洲,這也包括巴拿馬,智利,秘魯和玻利維亞,都有數以萬計的華工群體。

在巴拿馬運河概念提出來以後,因為工程量浩大,需要投入堪稱天文數字般的資金,目前隻停留在藍圖和論證階段。

率先實施的是美國公司投資的巴拿馬鐵路,這是一條平行於規劃中巴拿馬運河的跨洋鐵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交通樞紐。

而這條鐵路,就是有大量的華工在中美洲的熱帶叢林中鋪砌而成,有多達7300餘名華工投身於此,在熱帶疾病和繁重的勞動雙重壓迫下,有數百名華工長眠於此。

如今巴拿馬鐵路建成,這些曾經為此貢獻過辛勤勞動的華工就無人問津了。

曾經大量輸入華工的美國鐵路公司,不會拿出大筆美元來,為華工們購買返回神州大地的昂貴船票,而是將他們棄如敝履,完全不管不問。

大量華工被迫在巴拿馬的白人莊園或農場裡尋找活計,忍受血腥盤剝,而歸國的路途遙遙無期。

而在南美洲智利的硝石礦,農場,古巴的蔗糖種植園,秘魯島糞堆積的海島,玻利維亞的種植園中,總計有不少於30~33萬人的華工在日夜辛勤勞動,換取微薄的收入。

這些人,都是李察首先考慮的目標。

一來是這些海外華工經歷過血腥的盤剝,更容易凝聚起團結力量,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是最好的兵源。

二來這些海外華工能生存至今大多身強力壯,具備一定溝通能力,更容易接受西式軍事訓練和大唐會組織理念,能夠迅速融入。

三來同文同種,在這異國他鄉更容易抱團取暖,不依靠自己,又能靠誰呢?

隻要給他們一個家和未來美好希望,這些經歷過種種磨難的海外華工們,就願意豁出命來跟著李察去乾,這是李察尤其重視的一點。

在三藩市的事業穩定之後,李察就要想盡辦法開始輸入華人移民,首選就是近在遲尺的巴拿馬和秘魯。

巴拿馬的鐵路工人就不用說了,秘魯是第2個華工密集區,初步估計不少於135~15萬人,大多聚集在盛產鳥糞的海島上。

他們乾著最辛苦的活,拿著微薄的收入艱辛度日。

鳥糞能有多值錢?

就拿秘魯來說,1821年秘魯立國後,將鳥糞堆積的海島全部收歸國有,從中抽取售價的65%至70%高額稅收。

秘魯因此獲得暴利,鳥糞收入成了國家財政支柱,占總收入一半左右,秘魯搖身一變成為拉美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經歷了長達25年的繁榮階段,即所謂的「鳥糞時代」。

如今,秘魯正處於「鳥糞時代」的黃金時期,享受著鳥糞開采的高額利潤,原本就不多的本國人口根本不願意從事艱辛的勞動,而是穿金戴銀,整日歌舞享樂。

鳥糞開采十分簡單,除了付出人力外幾乎沒有成本,秘魯本國人不願意從事這種艱辛而又低賤的工作,所以萬裡迢迢從清國輸入大量的華工,來幫助他們開采鳥糞。

通過刻薄的壓榨華工,秘魯獲得了巨額的鳥糞出口收入,整個國家繁榮富裕,而處於最底層的就是這些海外華工。

十幾年後

南美洲三國爆發的「鳥糞戰爭」中,有一支由數萬民華人礦工組成的軍隊,加入到智利一方英勇作戰,為贏得最終戰爭勝利立下了赫赫功勛,這就是後話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