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劍拔弩張(2 / 2)

加入書籤

溪水邊的空地上,搭建了130多座行軍帳篷,騎兵們將大群戰馬帶到淺淺溪水中飲水,洗刷,飼餵精料,精心嗬護。

這裡是一處臨時駐地,就在一處名叫「城堡石」不遠的地方,這裡距離丹佛已經很近了,經常會有馬車隊和騎兵經過,李察派出了遊哨遠遠警戒。

出於慎重,大唐王國騎兵並沒有襲擊這些馬車隊和美國騎兵,以免打草驚蛇。

李察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打在美軍西征部隊的7寸上,令其痛徹心扉。

麵對5倍之敵,他不得不慎重選擇出手的時機。

李察率領的這支北上騎兵,其核心任務是打擊並騷擾美軍,令其不敢貿然南下作戰,為後方的裡奧蘭喬鎮要塞和高地堡要塞修建,贏得充分的時間。

從現在計算,至少還要拖住美軍一個半月。

也就是說在9月底之前,令美軍西征主力不得南下,時間拖得越久,後方的要塞建設就會越完善,對已方本土作戰就越有利。

在聽取前方偵查情報之後,李察召集了主要軍官參與的軍事會議,在會議上,軍官們提出的幾種作戰方桉均不理想,這讓李察頗為失望。

在不動用「風暴轉輪機槍」這個大殺器的情況下,軍官們提出的作戰方桉無非就是側麵偷襲作戰,抑或先打美國後方步兵還是先打前方騎兵的區別。

這幾種常規作戰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殲敵一千,自損八百。這顯然不是李察想要的結果。

沒奈何,他手上的本錢太薄了。

哪怕是1:2甚至1:3消滅美軍,李察也付不起那樣的代價。

科羅拉多高原是麵積廣達31萬平方公裡的沙漠戈壁荒原,從丹佛以南直至新墨西哥州中北部和西南部,數百裡無人煙,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暗紅色石山和戈壁沙漠。

在新墨西哥地區東部和堪薩斯州交界處,著名的科羅拉多河主乾流經此處,形成了茂密的森林和大片大片肥沃土地,是適宜農耕的絕佳地點,生活著很多強大的印第安土著部落。

這裡是土著印第安人中的納瓦霍族、阿帕奇族、普埃布洛族、猶他族、吉卡裡拉族等強大部族的傳統居住地,他們追逐著大群野牛遷徙,過著傳統的遊牧生活。

丹佛處於科羅拉多高原北部邊緣地帶,草木植被旺盛,盛產煤炭、鐵資源,周邊有大片可供農耕的肥沃土地。

從丹佛南下,用不了多久便進入沙漠戈壁地區。

這裡空曠而荒寂,草木植被稀疏。

夏季高溫往往達到38~42度,由於地處高原,晝夜溫差極大,夜晚氣溫往往隻有十幾度,需要蓋著毯子才能抵禦冷風。

這種地形地貌很不利於大隊騎兵隱蔽突襲,偷襲戰往往會打成正麵遭遇戰,相應的傷亡也少不了。

騎兵隊臨時駐紮的這片山穀密林,偏居一隅,美軍南下並不需要經過這,而是會走十幾公裡外的荒漠戈壁道路。

那裡視線一片開闊,無遮無擋,壓根也藏不住人,更別提大隊騎兵了。

在丹佛南下的740多公裡道路上,可供大隊騎兵偷襲的地點寥寥無幾,也許,瓦根芒德山穀能算一處吧。

而這一點,正是李察顧慮的地方。

結束了軍事會議,李察讓軍官們分頭去準備作戰事宜,拒絕了劉五等親衛兵跟隨,便一個人走進樹林中,細細盤算著心思。

李察果然不愧是智力超絕的人,心智敏銳,心中很快便有了主意;

既然美軍大舉南下,那麼我就把你後方鬧得天翻地覆,比如火燒丹佛……

所謂;攻敵之必所救。

心中打定主意,李察繼續走向林中深處,很快便有一隻鳳頭卡拉鷹飛了過來,停在距離不遠的樹枝上清脆的鳴叫。

李察眼神銳利的盯著這隻鳳頭卡拉鷹,稍停一會兒便揮揮手,這隻鷹很有靈性的展翅飛翔起來,很快便竄入高空中。

這窩鳳頭卡拉鷹一公一母共兩隻,是李察留在山穀上空警戒的哨兵,若是有大隊敵方人馬接近,鳳頭卡拉鷹便會盤旋示警。

他原本就有溝通鳥獸異能,如今更是身負朱雀神獸血脈,哪怕隻泄露一絲絲氣息,成年鳳頭卡拉鷹亦不得不臣服,甘願為之驅使。

現成的幫手怎能不用呢?

這一公一母兩隻鳳頭卡拉鷹原本就是這處密林中的鳥類,它們屬於食肉猛禽,習慣於在山林和草原上築巢。

被李察發現順手收伏,暫時就叫做1號和2號,主要任務就是在周邊天空警戒,發現敵人立刻報告。

既然周邊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李察便轉身離去,著手準備偷襲丹佛的作戰計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