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丹佛要塞〔求月票,推薦票支持〕(1 / 2)

加入書籤

丹佛與堪薩斯城相距870餘公裡,中間絕大部分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和戈壁灘,美軍若要染指大唐王國,丹佛是一個無法避開的必經之地。

從丹佛向南至裡奧蘭喬要塞,並且從裡奧蘭喬要塞繼續向南方數百公裡直至墨西哥邊境,都位於麵積廣達30餘萬平方公裡科羅拉多高原範圍內,以光禿禿的荒山、戈壁和沙漠地形為主,充滿了死寂和絕望,屬於典型的內陸荒漠氣候,是美軍難以逾越的天然地理障礙。

從這個角度看

丹佛的軍事意義和戰略意義便凸顯了出來,這是距離美國中部大平原最近的養馬場,從丹佛向北便是廣袤的高地大草原,向西是連綿數千公裡的洛基山脈,水流縱橫,非常適於牧業和農耕。

這樣的一塊寶地,豈能拱手讓人?

丹佛要塞的造型有些像掛著兩個水桶的扁擔,一處建設中的高大軍事棱堡位於南佩雷特河東岸,周長是950米×765米,岩石砌築的要塞城牆高45米,配置一東一西兩個炮台,裝備12磅和20磅拿破侖大炮若乾。

因為規模較大,所以被稱為「丹佛主堡」

另一處建設中的高大軍事棱堡位於櫻桃溪邊,周長520米乘366米,岩石砌築的要塞城牆高42米,配置一座炮台,由於瀕臨櫻桃溪邊,所以稱之為「櫻桃堡」。

上述這兩個軍事城堡是兩個水桶,而連接這兩座軍事城堡中間一道長長的高大城牆就是扁擔,總長約33公裡,城牆高3米6,同樣是由岩石砌築而成。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由600餘輛馬車負責從洛杉磯港口運送水泥和鋼筋,長途跋涉抵達丹佛,由5000餘名苦役犯負責修建,預計將在年底之前具備初步的防禦能力。

此時的丹佛非常熱鬧,聖弗朗西斯科月匈甲騎兵團和新成立的潮州騎兵一團和二團,共計約2600餘名騎兵,就駐紮在丹佛以北的櫻桃溪上遊。

他們和1300多名華人勞工一起,正在大規模的開墾荒地種植農作物,開墾水渠,飼養雞鴨禽類,放養牛群,準備將丹佛建設成為一座重要的糧食和後勤基地。

新開墾數千英畝的土地上已經種植了大量的燕麥,甜菜和土豆,到了12月份就可以收獲,不但足以維持整個丹佛所需,而且可以供養大量的人口。

剛剛晉升為陸軍少校的詹姆斯-卡恩和喬治-拉比奧,分別統帥以白人為主的丹佛一團和二團,作為城市要塞的守衛主力,總兵力為2000人。

此外還有以華人為主的親衛騎兵團,共計600餘騎駐守丹佛主堡。

以上總兵力為5200餘人,占據了整個大唐王國總兵力的八成以上,由此可見丹佛要塞的重要性。

在對美戰爭中

大唐王國有許多表現優秀士兵,遴選出來約400餘人送回後方,一方麵是進行文化教育學習,一方麵由這部分優秀士兵擔任教官,整訓更多的華人士兵。

如今長途電報線已經修至丹佛,王國裡的各項事宜可以第一時間通傳。

尤其是來自歐洲的最新消息,隻要抵達加拿大魁北克,通過橫貫加拿大從東至西的長途電報線,抵達最西部的溫哥華。

大唐王國的長途電報線向北已經與英國所屬俄勒岡殖民地聯通,經過電報局中轉。

第二天,丹佛就能夠收到最新長途電報,消息非常快捷。

這也是李察能夠在丹佛待得住的原因所在,他的王令可以暢通無阻地傳達到每一座城鎮,在前方勝利的鼓舞下,這個新生的王國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興旺發展景象。

丹佛要塞的建築工地上

開采出來的石料堆積成數座小山,5000多名白人苦役犯分散在長達45公裡建築工地上,一道堅實的城牆正在拔地而起,展現出巍峨雄姿。

「贊美您國王陛下,您的臣民現在修築的必將是一座傳世建築,擁有如此強大的防禦要塞,我堅信在科羅拉多高原上,大唐王國的軍隊將是令美國人望而生畏的強大力量。」

「謝謝你的誇贊,格蘭維爾爵士,無論從戰略角度還是王國安全角度而言,我們都不能夠放棄丹佛,它讓我們的防禦前線從裡奧蘭喬向北延伸了700多公裡,並且再向東延伸300公裡,極大的增強了王國的安全縱深。」

李察陪著英國特使格蘭維爾-高爾男爵一邊視察工地,一邊微笑著說道。

他口中所說的防禦縱深向東延伸300餘公裡,就是數次爆發血戰的伯林頓地區。

這裡是科羅拉多州和堪薩斯州的分界線,既然已經打定主意占據丹佛,李察自然把這片土地視為己有,毫不客氣的納入囊中。

目前僅僅是因為條件不具備,所以沒有在伯林頓前沿駐軍,也沒有修建要塞建築。

在那一片荒蕪的戈壁沙漠地區,修建要塞的意義不大,也不可能駐守大量兵力,那樣後勤供給的壓力太大。

美國人曾經在那裡建造了一座驛站,可惜後來被大唐王國騎兵焚毀了。

為了實行堅壁清野,李察命令將丹佛和伯林頓地區中間唯一的綠洲雨果地區,所有的樹木全部砍伐殆盡,到了秋季牧草枯黃的時候,再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