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印第安山穀(1 / 2)

加入書籤

丹佛城堡

大石屋裡

李察坐在上首,用贊許的口氣說道;「對,新開墾的華人村鎮所有住房都用蒙古包代替,當戰爭來臨的時候,隨時可以打包帶走。堅壁清野,不給美國老留下任何有用的物資。」

「微臣遵旨。」陳才良神情恭敬地回答道。

漳州籍人士陳才良時年34歲,滿清舉人出身,後因奸人陷害被迫遠走海外,是華人移民中難得的人才。他精農桑,善謀劃,在古巴種植園裡學會了西班牙語,又粗通英語,在漳州同鄉中素有威望。

因而受到李察的賞識,被任命為農工專員,是王室廷臣之一,負責農業拓植和工業發展等諸事宜。

農工專員相當於農業部大臣和工業部大臣的混合體,隻是由於大唐王國的體量很小,差不多等於大一點的鎮子。

所以,李察沒有用那麼大的名頭,僅以專員代替,實際上權力還是蠻大的。

李察目光掃視在座的一眾臣僚和軍官,目光最後在戴長富上校和卡恩上校身上停下來,這兩人是他相當信任的心腹。

守衛丹佛城堡這項重任交給誰都不放心,因此從王國後方將這兩位大將和一眾心腹華人軍官調了過來,由戴長富上校擔任要塞衛戍司令,卡恩上校擔任副司令,轄下合計5千名火槍兵。

分別是丹佛火槍兵一團至五團,每個團千餘人。

一團長詹姆斯-卡恩少校,二團長喬治-拉比奧少校,三團長吳德高少校,四團長段德標少校,五團長黃元甲少校。

「對丹佛要塞來說,不是會不會爆發戰爭的問題,而是何時打,要打多長時間的問題。

鄭重提醒你們一下

作為王國紮在美國心頭的一根刺,丹佛要塞必將麵臨空前規模的戰火洗禮,戰爭可能打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所以,一切工作要從備戰出發,腦袋中始終繃緊這根弦,時刻不得放鬆。」

李察環顧眾人聲音變得愈發冷冽,上位者的氣場全開,給所有人帶去了沉重的壓力,繼續說道;

「王國不惜耗費巨資興建的丹佛要塞重要性,想必你們也知道,在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

丹佛要塞是大唐王國的根基,是大唐王國的命脈,也是外線作戰6000名騎兵的家園和歸宿,絕不容有失。

近期以來

駐紮在雨果的輕騎兵大隊,連續查獲5宗美軍探子,美國老不停的送人頭,這意味著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本王此次率軍出擊北線戰場,就是要調動美軍部署,狠狠打擊美國老囂張氣焰,同時也給要塞盡量多屯些物資。

你們的任務就是守好家,等著本王勝利歸來。」

「臣等謹遵王命,必不敢有負重托。」以戴長富上校為首的一眾軍官們齊齊拱手作禮回答道。

1847年1月2日

國王李察率領一眾庭臣祭祀天地後,當場斬殺了19名美軍探子祭旗,在鑼鼓喧天的夾道歡送中,率領6000餘名遠征騎兵出發,踏上了北征的道路。

從丹佛城堡出發,沿著櫻桃溪邊的寬闊的道路向北,能夠看到沿途開墾的一片又一片田地中,綠色的幼苗已經抽芽,一眼看不到邊。

溪水邊的風車緩緩轉動,將清澈的水流抽入灌既水渠,一路流淌到田地深處,充足的水源和陽光是豐收的保證。

地處高原的丹佛一年有300多個日頭,陽光明媚,遠處的埃文斯山上白雪皚皚,但是這裡氣候卻並不寒冷,冬季最冷的時候大多在0度左右,很少在0度以下。

這一路上

可以看見苦役營的印第安男人沿著路邊跪了一地,這都是修建道路和水渠的苦役犯,在大軍抵達時被強迫跪下,以示尊敬。

騎兵行軍速度甚快,至中午時,大隊人馬已經抵達距離丹佛53公裡的印第安山穀,兩地間寬闊的馬車道基本已經修通。

在山穀外

能夠看見數百頭耕牛套著鐵犁,正在將大片土地翻開,這些新開墾的土地需要暴曬十幾天後,再將犁開的土地打碎,平整,起壟,播撒種子,到了4月間就將再次迎來收獲。

勤懇的華人種田都是行家裡手,配齊了農具和耕牛之後,墾荒的積極性高漲。

迄今為止

已經開墾了2萬多英畝的田地,種植了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尤其以大豆,冬小麥,大白菜,蘿卜,土豆,辣椒為主,還有戰馬喜歡吃的苜蓿草,象草等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