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借雞生蛋(1 / 2)

加入書籤

秉承著彎道超車的理念,李察規劃中的大唐王國海軍艦隊建設舍棄了費工費料費時間,又費人的風帆戰列艦,而是直接踏入具有革命性質的蒸汽鐵甲艦領域。

這幾年來

伴隨著跨北太平洋黃金航線日益火爆,貿易運輸和漁業發展,大唐王國造船業發展如火如荼,除了通用重工業控股公司旗下的三家大船廠(長安,洛杉磯和西雅圖)以外,民間造船企業也如同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

至1849年末,國內具備5000噸級移民船建造能力的船廠已經有5家,建造中的各型船舶數十艘,涉及貨輪,移民船,郵輪等各領域,是發展最快的重工行業。

造船這玩意兒說難不難,說容易不容易。

經過大航海時代以來的300多年風帆戰艦發展歷程,到了19世紀中期,世界上強國海軍形成了以英國的勝利號、驚奇號、努力號、美國的憲法號,法國的拉法葉號,西班牙的聖費利佩號,瑞典的瓦薩號等等海上巨艦為代表的風帆戰艦鼎盛時代。

這些都是在西方海上殖民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或者參加過著名海戰的時代名艦,建造工藝繁復,木材耗費巨大,建造周期時間也十分長。

古老的歐叫造船工匠世家,手藝動輒傳承數十上百年,技藝精益求精,內部劃分十分細致,形成了諸多的門類。

造船工期短則五六年,長則十來年,每一艘風帆戰列艦都是海軍強國傾盡全力打造的鎮國之寶,地位十分重要。

最著名的英國皇家海軍勝利號,是納爾遜將軍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的座艦,排水量3556噸,載重量2176噸,全長692米,寬158米,吃水深88米,船員850人,列裝104門火炮,屬於一級戰列艦。

該艦雖然已經退役,但作為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走上世界霸主輝煌的親歷者,始終停靠在在英國本土樸次茅斯軍港博物館乾船塢中,供後人景仰。

以美國海軍最大的風帆護衛艦「憲法」號為例,該船建造耗費了 1500根巨型橡木,排水量2200噸,全長622米,寬136米,吃水深685米,船員400人,裝備火炮36門,屬於風帆護衛艦。

如此大的噸位,為何僅僅屬於風帆護衛艦?

這是因為風帆戰艦時代的劃分,以火炮甲板為準,與排水量大小無關。一級艦風帆戰列艦一般有三層火炮甲板,而護衛艦隻有一到兩層。

在這一領域

大唐王國沒有悠久的歷史傳承,也沒有劃分細致的造船工匠門類,僅限於修修補補等維修業務,想要造一艘兩至三千噸主力風帆戰列艦力有不逮,或者說幾乎沒可能。

試水小型鐵甲艦建造領域就不同了,排水量500噸級的小型鐵甲巡邏艦,從技術角度來看,實現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產自英國的兩台中型臥式蒸汽機,加上6台鍋爐組成的動力係統,可以爆發出920匹馬力,足以推動排水量550餘噸的小型鐵甲巡邏艦達到16~17節高速。

這樣的速度,是以速度見長的雙桅縱帆船順風時短時間的極速,鐵甲巡邏艦卻可以長時間的保持,優劣分明。

這樣的戰艦裝備七門新型火炮(注,擬采用科爾特武器公司研發中的後膛裝填火炮,左右舷各三門,艦艏一門),火力足夠凶猛,將會成為大唐王國近海巡邏的主力。

在西雅圖船廠裡

李察見識到了建造中的實驗性鐵甲艦「奮勇」號,該艦排水量555噸,計劃設置7門火炮,航速165節,乘員64人。

如今該艦已經鋪設了龍骨,呈現出大致的模樣,由於是第1艘實驗性蒸汽鐵甲艦,所以技術上並不成熟。

李察在視察時就看出了很多問題,不得不以旁觀人的角度點醒船舶設計師,讓他們盡量的少走彎路。

「你們在船舶設計時,有沒有考慮到海軍官兵長期巡邏,吃穿睡都在船上,為什麼不對?指揮艙,居住艙,動力艙和武器艙進行合理劃分?而不是東一下西一下的將就?做到這一點很難嗎?」

「在船舶設計中,設計師要盡量的帶入,如果你自己是艦艇指揮官或者一名船員,動力艙的檢修是否方便簡潔?燃料煤是否可以就近取用?居住艙設計是否合理,指揮艙視野是否開闊?這都是要考慮到的現實問題。」

「就說這個船吧,作為軍艦必須要考慮被敵艦火力擊中後,戰場急救和抗沉性的問題。風帆戰艦就采用多隔倉的設計增強抗沉性,這麼好的設計為什麼沒有體現出來?」

「還有整個船型的設計,過於尖削的船艏部確實有利於高速,但不利於艦艏主火炮的設置,也不利於航行中劇烈的俯仰和姿態控製,等於直接廢了艦艏火炮的強大威力,孰優孰劣,需要進一步的驗證平衡。」

「你就用屁股想一想,古今中外有哪一艘船艦艏如此細長?」

「什麼也別廢話了,這艘艦建造現在就停止,全麵修改設計圖紙,將我說的要求一項一項的落實下去,查遺補缺,盡量將建造圖紙完善後再開工。」

看到長長的尖削艦艏設計,李察就忍不住吐糟的沖動,擁有著前世今生旁人難以企及的見識,他知道這玩意兒即便造出來,肯定也是個失敗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