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大坑(1 / 2)

加入書籤

李察知道

德國在這次大戰中付出了近600萬名官兵傷亡的沉重代價,另有七百多萬人因為飢餓和瘟疫失去生命,兩者相加超過1,300萬人,國民經濟發展倒退了20年。

得知民族能夠再度崛起的契機,源於俾斯麥時期製定的全民教育政策。

這不但給德國提供了高素質的工業人才,也提供了高素質的軍事人才,戰前在校學生人口超過1,000萬。

在這一領域

大唐帝國憑借著持續68年的經濟繁榮,在國民教育領域持續大力投入,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實現了全民5年+2年製普及義務教育。

據統計;

大唐帝國1914年度在校學生總人數達到3370餘萬,是英法德俄奧五國之和,每年培養的高等人才和工程師接近世界一半。

這一點,正是大唐帝國持續保持繁榮的基本因素。

李察看著窗外黑暗的柏林夜晚,心中感慨不已。

柏林周邊共有7座火力發電廠,但其中絕大部分電力都供應給城郊數以千計的工廠,城市照明的優先度被排在最後。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電力供應設備商是大唐帝國的西門子公司,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直流發電成套技術,是建設火力發電站的不二之選。

德國與英國展開的海上軍備競賽,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德國進口世界尖端電力成套設備,也影響到了其工業發展。

在火電站成套設備領域,德國的企業還遠沒有成長起來。

一旦戰爭來臨,電力短缺就成為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工廠都要經常拉閘限電,更不可能供應給城市照明用電了。

與之相比較

幅員廣闊的大唐帝國火電和水電遍地開花,到了夜晚城市裡燈火通明,一片不夜城的美麗景象。

在和平的環境下

北美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帶來了城鄉的繁榮發展,連夜市經濟都發展的有聲有色,這在歐洲是難以想象的事。

李察點起了一根雪茄,深深吸了一口以後吐出煙霧,房間裡很快充斥著濃烈的煙草味道。

他的心中在細心考量

大唐帝國全力發展以電氣與化學工業為代表的第2次工業革命浪潮,在大部分領域已經走到了世界尖端行列,且具有規模化的工業優勢。

一步快,步步快。

相比較依舊混亂不寧的神州,處於殖民時期的近東,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爆發全麵戰爭的歐洲,整個美洲如今是唯一的安寧祥和之地,仿若世外桃源一般。

如今的混亂國際局勢對整個大唐帝國而言,是歷史性的重大發展機遇。

李察手中有最翔實的經濟數據,完全可以驗證這一點。

美利堅合眾國分裂後的紐約共和國,康涅狄格共和國,緬因共和國,馬薩諸塞王國,俄亥俄王國等北美國家,獨立後分別承擔了多少不一的前政權債務。

1914年全麵歐戰爆發後,這些國家在對歐出口中都斬獲了豐厚利潤,先後從原本的債務國搖身一變,甩掉了原本的債務,紛紛成為了債權國。

而大唐帝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原本就是手握著113億唐元債權的第一經濟強國,從中斬獲了最豐厚的部分。

在全麵歐戰爆發後

更是協約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雙方通吃,短短大半年的時間,手握的債權就急劇攀升,現如今已經超過157億唐元規模。

預計到年底

有可能突破200億唐元大關,主要的債務國家是英國,法國,扶桑,奧匈帝國,德國,比利時,荷蘭,丹麥和奧斯曼帝國,幾乎遍及歐洲,唯獨缺少了沙俄。

這是因為沙俄的南下政策,真正惹惱了大唐帝國,對其進行了經濟,工業和金融製裁,實施了較為全麵的經濟封鎖。

即便歐戰爆發,也沒有動搖大唐帝國對俄製裁政策。

英法等國曾經多次協調,可在這一問題上,大唐帝國政府上下對俄印象極壞,政策始終沒有破冰。

沒奈何

對俄的金融援助一直是由法國人在主導進行,法郎貸款占據了沙俄對外貸款總額的七成以上,總額超過600億法郎。(一說100億法郎,一說1000億金法郎,還有一個說法是620多億法郎,如果計算幾十年利息基本靠譜。)

再過幾年,這些錢全都得打水漂了。

隻要想到這裡,李察嘴角就浮現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笑意。

這也不能怪他不厚道,實在是沙俄這個坑太深了,把法國人和英國人坑的不要不要,簡直灰頭土臉。

英法等國縱橫世界幾百年,就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

說到法國的對俄貸款,時至今日已經有35年的歷史,最初得追溯到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執政時期。

在俾斯麥首相在一力主導下,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後,對法國形成了巨大的戰略壓力,迫使其主動尋求新的盟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