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新的戰場(1 / 2)

加入書籤

第818章 新的戰場

在歐戰爆發之初

為了拉攏意大利,德國、奧匈帝國一方,英國、法國、俄國一方都在承諾大量好處。

英法能夠誘使意大利王國改弦易轍,背叛同盟國陣營,開出了讓意大利王國心動不已的空頭支票。

英法承諾

在轉投協約國陣營獲得戰爭勝利後,意大利王國將得到原本屬於奧匈帝國領土的博爾紮諾地區,特倫托和格裡齊亞地區,部分特拉尼斯卡和達爾馬提亞地區,還將得到瓦隆納港的控製權,此外還有奧斯曼帝國所屬的安塔利亞。

這幾塊地區加起來有多大呢?

5片零碎的土地,全部加起來總共約有173萬平方公裡,分別位於亞平寧半島東部,東北部,西部,西南部。

這些大部分都原本屬於奧匈帝國領土,還有奧斯曼帝國的安塔利亞,是同盟國陣營絕不會給予的歐洲屬地。

沒有人會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餵給盟友吃,奧匈帝國做不到,奧斯曼帝國也做不到,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

德國,奧匈帝國方麵承諾意大利王國的條件是勝利後,將特倫托和東佛留利地區割讓給意大利,此外還有法國的保護國突尼斯。

僅法屬突尼斯一地,麵積就高達162萬平方公裡,也是意大利眼紅心熱的北非殖民地。

但是與英法承諾的歐洲地區相比較,那就不值一提了。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

這樣的觀念不但在舊滬海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在20世紀初的歐洲人價值觀中,也是牢不可破的黃金戒律。

英法開出如此豐厚的條件,當然讓意大利喜出望外,很快便喜笑顏開的投懷入抱英法陣營。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協約國陣營。

時間過去一年了

意大利王國以其實力證明,其作為一個笑話存在的盟國,給協約國集團帶去了無盡的煩惱,堪稱拖後腿大王。

在意大利王國與奧匈帝國800公裡長的邊界上,奧匈帝國僅僅排出了10萬人守軍,便阻擋了意大利王國75萬大軍的進攻。

在喀爾巴阡山脈

占據絕對兵力優勢的意大利王國連續發動了11次伊鬆佐戰役,都沒有能夠動搖奧匈帝國士兵的防線。

1917年10月24日開始的第12次伊鬆佐戰役中,在東線擊敗俄軍的德軍得以抽出6個師兵力,會同8個奧匈帝國師在正麵戰場擊敗意大利軍隊,打得其全線崩潰。

直到英法軍隊的11個師(5個英軍師、6個法軍師)支援到來,才頂住了奧德聯軍的進一步進攻。

這一戰,意大利軍隊總計兵力高達140萬人,最後統計奧德聯軍傷亡2萬餘人,意軍付出了3萬人的傷亡,有多達265萬人被俘,總計損失兵員近30萬人。

所以,李察對意大利王國開辟的南線戰場壓根也不感興趣,對意大利王國這個「歐洲搖擺人」的戰鬥力更是嗤之以鼻。

整個第1次世界大戰真正的強者碰撞是在西線戰場,德法兩軍都展現出世界頂級陸軍的風采,代表性的就是凡爾登絞肉戰。

這場戰役幾乎是法軍獨抗德軍進攻並贏得最終勝利,守住了凡爾登防線。

英法聯軍為了擊退德軍進攻,在進入1916年之後便積極籌劃索姆河戰役。

至5月份凡爾登戰役正酣的時候,索姆河戰役的籌備也進入到了最後階段。

巴波姆鎮

這裡匯集著無數的英國遠征軍,小鎮周邊田野裡密密麻麻的營帳一眼望不到邊際,大戰前的無形肅殺氛圍彌漫在空中。

在小鎮的一棟體麵住宅裡

早晨起來的李察腳上穿著長筒馬靴,身上套著輕薄的羊皮飛行夾克,坐在餐桌邊正在享用豐盛早餐。

餐桌旁邊,坐著肚子已經微微隆起的塞維莉亞,她的身形比此前圓潤些許,臉上散發著溫潤的母性光輝。

李察一行也是剛剛抵達巴波姆鎮,他之前在英國度過了兩個多月悠閒假期,日子過得好不自在。

這次來到索姆河前線,依然是以國際誌願者航空隊員身份,英法兩國為了這場重大戰役集結了400餘架戰機,其中約有一多半都是國際誌願者航空隊。

李察這次帶來了5架信天翁二型飛機,組成了一個航空分隊,全部在駕駛員的位置加裝了機槍和新式的機槍射擊協調器。

這個協調器由一個凸輪槓杆組合把螺旋槳軸與機槍的扳機聯動起來,在螺旋槳轉動的間隙射擊,由螺旋槳來觸發機槍的射擊。

這樣一來,就避免了機槍子彈損傷螺旋槳,從而成為真正的雙翼戰鬥機。

伴隨著大戰的進行,催生了各種新科技新發明,同樣讓天空變得更加危險。

餐桌上

李察今天的胃口不錯,享用了兩份鮮嫩的黑椒戰斧烤牛排,每一份都有兩磅重。

還有一些水果和塗抹著厚厚的奶酪,夾著蔬菜牛排的漢堡,一大杯牛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