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新形勢(1 / 2)

加入書籤

第824章 新形勢

5月上旬

來自大唐帝國的遠征軍陸續抵達法國波爾多,意大利沿地中海等南方港口,運來了首批3個師476萬餘名官兵。

隨同大唐帝國官兵一起抵達的,還有大量的裝甲車,火炮和卡車等裝備,將在戰場上檢驗成色。

大唐帝國援軍的抵達,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場麵相當之熱鬧。

尤其興奮的是當地法國和意大利女人,在士兵們到來的時候發出一陣陣的尖叫,簡直激動莫名。

大唐帝國遠征軍確實不同於英法德等國軍隊,他們身穿著結實耐用的深灰色軍裝,頭戴15式鋼盔,鋼盔的正麵是大唐帝國皇家徽章,表明其大唐皇家軍隊的身份。

士兵們身材高大,腳蹬著磨毛皮靴,裝備先進的栓動步槍和卡賓槍,看起來軍容嚴整,別有一番鐵血氣質。

這樣卓爾不群的賣相,就贏得了滿堂彩。

當第1次世界大戰進入到第4個年頭,如今的歐洲最缺什麼?

缺男人。

缺年輕力壯的男人。

意大利王國在迄今為止的戰爭中付出了超過280餘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依然隻能落下個「菜雞」的名號,成為世界列強人見人欺的角色。

被德國人逮到一陣狠揍,奧匈帝國逮到也是一陣狠揍,被保加利亞人也是一頓狠揍,典型人賤人欺的弱雞。

從1915年6月23日發動第1次伊佐河戰役至今,意大利軍隊先後發起了十次伊宗佐河戰役,每次都聚集起兩倍三倍甚至四倍的軍事力量,卻始終沒有能夠突破奧匈帝國軍隊的防線。

意大利王國與奧匈帝國隔著阿爾卑斯山遙相對望,在和平時期,美麗的阿爾卑斯山是滑雪和旅遊的勝地。

戰爭來臨時

奧匈帝國沿著阿爾卑斯山修建了堅固的堡壘防禦線,打造要塞,用以防禦協約國軍事集團的軍事入侵。

而在兩國邊境的東南部伊佐河流域,是屬於低地山穀地形,也是唯一可以大規模用兵的高原山地,是意軍最容易突破的方向。

所以,意軍統帥卡多納製定了「西守東攻」的戰略,將突破的地區確定在「伊佐河地區」,這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情。

剛剛於5月初結束的第10次伊佐河戰役中,意軍再次遭遇到了可恥的失敗,傷亡十五萬餘人而沒有寸進。

意軍統帥卡多納被迫向英法的盟友求助,恰好在這個時間節點,大唐帝國簽署了《波爾多條約》加入同盟。

如今英法等主要參戰國完全被德國拖住,根本抽不出兵力來加入南線戰場。

這個重任,就落到了大唐帝國遠征第一兵團的頭上。

大唐帝國遠征第一兵團合計365萬餘人,下轄四個軍和17個師,含三個野戰重炮師和二個裝甲師,將主要運用於歐洲南線戰場。

預計全部抵達,將耗費4~5個月時間。

也就是說加上休整時間,預計將於今年10月左右,大唐帝國遠征軍和意大利聯軍能夠在歐洲南線發起一波凶猛的反擊,盡可能多的減輕西線和東線戰場壓力。

剩下的20餘萬人組成遠征第二兵團,預計將投入到法國為主的西線戰場,全部抵達的日期將在年底左右。

實際上

大唐帝國在中東戰場也集結了約86萬餘人的軍隊,準備對伊拉克戰場進行反擊。

在去年底的時候,英國軍隊在伊拉克戰場遭遇到全麵失敗,庫特城被包圍的唐森將軍所部英國遠征軍投降,被奧斯曼和德國聯軍占領。

在敘利亞戰線上,早在1916年夏天,奧斯曼帝國軍隊就發動了蘇伊士戰役,試圖占領重要的運河區。

在英法軍隊的頑強反擊下,終於打退了同盟國軍隊的進攻。

現如今,大唐帝國紅海軍區集結了重兵,擬與蘇伊士運河區的英法殘軍一道組成聯軍,經過補充兵力總計約22萬人左右,將再度反攻庫特城和伊拉克地區。

進入1917年

協約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不約而同的陷入短暫的沉寂中,他們此時處於大戰後的回藍狀態。去年死的人太多了,誰都無力掀起新一輪百萬級別規模會戰。

從總體局勢上看

毋庸置疑對協約國集團是有利的,大唐帝國加入聯盟之後,進一步鞏固了對德、奧匈,奧斯曼,保加利亞等同盟國集團的全麵軍事和物資的封鎖,使其處境日益艱難。

兵力對比上來看,協約國集團擁有425個師的總兵力,同盟國集團僅擁有331個師,多出了94個師的兵力。

在武器裝備和物資等各個方麵,有了大唐帝國的強力支持,協約國集團都遠強於對方。

但戰爭的局麵並沒有呈現一邊倒的形式,協約國軍事集團內部問題多多,反而看起來更像是虛弱的一方。

在嚴重的傷亡影響下,西線戰場上的英法軍隊已經拒絕了主動出擊,為了避免軍隊動盪,聯軍高層不得不放棄新的會戰計劃。

在南線的意大利戰場同樣如此,剛剛進行的第10次伊佐河戰役依然不出所料的失敗了,再次碰的頭破血流。

這引發了意大利軍隊中強烈的厭戰情緒,仿佛弓弦崩到了最緊的地方,隨時都會產生強烈反彈。

這種情況在武器和物資都急缺的沙俄軍隊中更是廣泛存在,新的反抗思潮湧動,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反沙皇力量。

協約國集團人口更多,疆域更廣,戰爭潛力更雄厚,但體現在戰場上並不是那麼回事,在東線,西線和南線戰場都打的舉步維艱。

德軍在海上發動的「無限製潛艇戰」,一舉扭轉了在物資供給上的巨大劣勢,給協約國同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海量損失,很多時候也處於供應困難的狀況。

這時候比的,就是看誰更有忍耐力了。

英國,法國和意大利都是需要大量輸入物資的國家,對大西洋運輸線依賴性極強。

英法暫且不談,這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意大利王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剛剛一隻腳邁入工業化的進程中。

1914年,意大利的人均收入隻有法國的一半,大唐帝國的三分之一,有超過一半的成年男性和接近八成的女性是文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