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歷史的十字路口(1 / 2)

加入書籤

聖皇太祖的秘旨秘密的傳達到大唐帝國,迅即行動起來,帝國外交部通過隱密渠道聯絡沙俄新政府部分保皇守舊派勢力,籌謀行動。

不久之後

以大唐帝國駐俄使館慶中秋晚會的名義,將遭到軟禁的沙俄皇室一家中的奧爾佳長公主與塔季揚娜二公主接入使館中,妥善保護起來。

於10月初乘船離開聖彼得堡,輾轉抵達英國倫敦,暫時僑居在此。

沙俄的驚天巨變發生在10月22號,冬宮的一聲炮響,預示著這片廣闊的天地改變的顏色,也預示著世界地緣政治局勢的巨變。

每每想到這點,都讓人心驚不已。

國際形勢進入到歷史的十字路口,孰去孰從,考驗著每一個國家最高層的政治智慧。

十月底

雲中省拉雷邁徹地區

李察在這片環境優美的高原地區已經住了三個多月,期間曾深入到高原牧區的很多牧場,來到牧場主家中體會著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

北方巨變的消息傳來,李察這才匆匆回到位於高原湖邊的皇家行宮,這可是關係到整個協約國軍事集團未來的大事。

消息滯後也有滯後的好處,可以帶來其他佐證的歐洲新聞,有助於判斷眼前撲朔迷離的國際政局。

從目前看來

沙俄新政權上台以後,立刻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引起了巨大的混亂。

以沙俄為主力的歐洲東線戰場徹底糜爛了,北方形勢的劇變,使得前線的幾百萬沙俄軍隊成為棄子,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原本腐敗重重的後勤供應徹底癱瘓,前線俄軍士兵得不到最基本的食物和彈藥,立馬發生大規模嘩變,情況一團糟。

有的俄軍部隊向當麵的德軍投降,有的保皇黨派白俄軍官率領軍隊返回國內,更多的軍隊在流言和恐慌中自行解體,紛紛向國內方向逃去。

完了,東線戰場徹底完犢子了。

沙俄的體量可不是意大利能夠媲美,現在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軍事集團感覺就像天塌了一般,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軍事壓力全都壓在了自己的肩上。

而德奧等同盟國則陷入了狂歡中,這意外的驚喜來的太突然,讓他們看到了戰爭勝利的曙光。

一片混亂中,大唐帝國皇室和政府高層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旅居雲中省的聖皇太祖陛下,他無疑就是帝國的定海神針。

回到高原行宮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神清氣爽的李察施施然的出來。

看見滿臉惶然的帝國半島總督陳舉恩,東非總督鄭凱,雲中高官胡雲川等人,他加重語氣冷哼了一聲。

這聲冷哼,仿佛重錘一樣敲打在幾位邊疆大臣的心頭,令他們神色驟變。

「每逢大事有靜氣,慌什麼?」

李察用冷峻的眼神掃過眾人,然後走到大殿上首的寶座坐下,這才繼續說道;

「北方巨變,朕已悉知。

縱然同為協約國聯盟,沙俄形勢變化也屬於其內部事務,這與帝國方麵乾礙不大。

即便東線戰場垮了,不還是有西線和南線戰場嗎?

這一場爆發於歐洲的全麵戰爭,究其始終,那是英法意等國的大麻煩,而不是我們的大麻煩。

這裡麵的分寸,需得謹記在心。」

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大唐帝國萬千官僚中的精英,聞言後心領神會,頓時覺得心下一鬆,壓力去了大半。

半島總督陳舉恩猶豫了下,還是說道;「啟奏聖皇太祖陛下,英法意等國高層為了因應當前危局,已緊急要求高級別外交磋商。量其所為,必定要求帝國方麵大幅增派兵力和物資,紓緩當下岌岌可危的局勢。」

李察撇了他一眼,心知這是帝國政府方麵請旨應對,淡淡的說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原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既然簽訂了盟約,作為肩負維護國際秩序的世界列強國家,就要做好表率,堅定不移的捍衛神聖盟約,成為盟友可以依賴的堅實依靠。

這是一個世界大國應有的作為,絕不能像意大利人那樣朝三暮四。

當然,該談的還得談。

盟約內的義務必須無條件貫徹下去,這沒什麼好說的。

超出盟約範圍的義務,可以在新的緊急磋商中提出,由各國首腦磋商後取得一致。

原本出兵60萬索取的利益和出兵300萬所取得的利益是不同的,付出的代價不同,得到的自然也就不同。

莫要恥於談利益,別人不會乖乖的將好東西送到你的麵前。

所謂的國際危機,既有危險也有機會,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比如在歐洲

大唐帝國方麵希望在戰後能夠獲得南烏克蘭或者東烏克蘭加上克裡米亞島,這都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在半島地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護國神龍 從前有座鎮妖關 我在此地即為天庭 年紀輕輕當了反派爹 玉盤珍饈 錦衣良緣 重度迷戀是病,得治! 作精美人重生後 真千金在星際放牛 七零作精偏要做對照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