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淨化網絡環境(1 / 2)

加入書籤

當然,最終到底要不要把它放在兩台星雲折疊屏旗艦上,還得看具體情況,現在的話誰也說不準。

劉大郎倒是想一次性把所有的好技術都拿出來,然後乾翻三星、蘋果,但這樣做的風險也比較大。

一次沖擊失敗,後續想再拿出點新東西來可就不容易了,所以他們在設計產品時肯定會藏一手。

不光要設計這一代產品,還要把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產品升級都考慮進去,要有一個長遠規劃。

不過對於星雲科技來說,他們的發展速度有點太快了,快到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下一步會做什麼。

就拿公然diss三星來說,整個國內都沒任何一家廠商敢向星雲科技這樣,除非不想要三星的貨了。

敢公開diss三星,三星有可能會翻臉立馬斷供,到時候還得跑去找三星重新談,不是明智的選擇。

所以在國產各大手機廠商的發布會上,他們都很少拿三星產品做對比,大部分以針對蘋果為主。

這也從側麵看出了星雲科技雖然在整體實力上不如三星,但跟三星競爭市場的心和底氣都非常足。

斷供?星雲科技用到三星的產品本來就不多,就算三星斷供,他們也能找到平替或自主研發生產。

劉大郎根本就不怕這些,他唯一擔心的是星雲科技會在某個時間段買不到一些產品,會很麻煩。

星雲科技的NIL技術突破到14納米製程後,甚至還沒向外界完全公布,包括專利也沒有進行申請。

開玩笑,之前的技術申請就算了,這種影響力非常大的技術也申請專利,那不是主動送人頭嗎?

專利製度的實際就是以技術公開換取法律保護,星雲科技能把NIL技術公開嗎?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可星雲科技的這種做法,雖然爭取到了更多發展空間,但也放棄了部分利益。

比如代工方麵的利益,除了官方以外,目前還沒有其他廠商願意用星雲科技的NIL技術代工生產。

盡管NIL技術在成本上要更低,但沒廠商來用,星雲科技的營收又砍一部分,還有互聯網營收…

加起來星雲科技至少砍掉了15%左右的整體利潤,放棄了這些收入,就得靠其他方麵彌補回來。

星雲OS同樣跟安卓、IOS一樣,對互聯網應用進行抽成,但整體來說,要比IOS收費更低一些。

所以在未來,星空互娛、星雲投資這兩家公司,會在互聯網行業持續發力,為星雲科技創造收益。

好在星雲科技本身的產品定位,在消費者看來就是旗艦級定位,並不會出現魅族一樣的情況。

魅族破釜沉舟打造三零係統,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結局,他們認為消費者們需要一個沒廣告的手機。

事實上消費者們不是不喜歡手機有廣告,而是不喜歡自己的手機有廣告,這隻是簡單的抱怨而已。

當魅族真正把無廣告的Fly,無廣告的魅族手機做出來時,才驚訝地發現魅族的銷量並沒有提升。

魅族的三零策略是將長線買賣改成一錘子買賣,注重短期收益,用戶們寧願自己買手機時便宜點。

總結下來就一句話,手機銷量和廣告多不多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而星雲科技的三零策略,是在他們不缺銷量的前提下進行的。

星雲OS現在更多是為了獲得用戶的認可,同時比較高的產品定價,也跟國內友商錯開了價位段。

既然選擇了中高端這條路,那就要把所有東西都做到極致,做一半放一半,猶猶豫豫是怎麼回事?

最終目的跟星雨產品用90hz高刷屏的目的一樣,先把星雲用戶的體驗感拉到極致,再進行收割。

星雲產品本身的定位、銷量擺在這裡,再用三零策略,無疑是錦上添花,能再次提升星雲OS口碑。

當然,星雲OS在宣傳三零時,側重點隻有四個:0預裝、0推送、0廣告(開屏廣告),廣告助手。

廣告助手也不是萬能的,它能檢測到大部分廣告,並收錄到其中,可中間的界定範圍非常模糊。

比如進入某購物平台時,主頁彈出來的產品海報算不算廣告?嚴格意義上算,但不可能真正去掉。

所以在宣傳時,他們也會刻意模糊化這一點,防止友商摳字眼的同時,再優化廣告助手的算法。

用戶還可以用廣告助手做一些自定義選項,開放或關閉應用的廣告權限,某些違規廣告除外…

本來星雲科技的這種行為就已經是在挑戰行業規則了,要是再趕盡殺絕,恐怕會遭到大量的反對。

星雲產品敢這麼玩,大郎產品肯定不敢這麼玩,主打性價比的機型搞三零,那不就是自尋死路嗎?

不靠廣告營收,靠硬件賺錢根本賺不回來,還有的廠商甚至把性價比做到售價低於量產成本了。

大名鼎鼎的樂視賈會計不就是這麼乾的?靠軟件生態上的收入,來彌補硬件上的利潤不足或虧本。

可惜後來太卷了把自己給卷死了,前段時間賈會計還邀請劉大郎去參觀FF的概念電動汽車發布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諸天萬界:開局一條龍 牛頭山不動產 支教十年被曝光了 都市:西遊歸來的龍王 麻醉醫生在路上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