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蘋果最好的夥伴(1 / 2)

加入書籤

在劉大郎看來,所謂的抽卡遊戲,其實就是在模仿遊戲,但整體的操作性又會更加簡單流暢。

這種遊戲的製作簡單,來錢快,有很多遊戲公司都是通過這種遊戲一波回本,然後直接放棄。

吃相確實難看,肆意把玩家們當成韭菜割,遊戲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引導消費,不氪金體驗極差。

沒辦法,有時候現實就是這樣,辛辛苦苦做遊戲,一旦有某個環節跟不上,項目直接就黃了。

而抽卡遊戲,製作簡單,隻需要把美工做得好一點,其他的照搬遊戲就行,來錢還非常快。

在這樣的影響下,本該非常龐大的手遊市場,最終隻剩下了那麼幾家,完全不復剛開始的活力。

有不少人認為,智能手機的興起必將對C端遊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事實上的確造成了不小沖擊。

但手遊發展地本身也沒多好,從剛開始的百花齊放,慢慢地變成了巨頭壟斷,玩家的選擇在變少。

但現在不一樣,現在的手遊市場還是一塊未經完全開發的寶地,星空互娛完全有機會去主導局麵。

自由之戰、生存、神速三款遊戲已經初步打響了名號,可以進軍氪金遊戲領域,但要把握好尺度。

既要讓平民玩家不氪金也能感受到樂趣,又要讓氪金玩家體驗充錢就能變強的爽感,還是很難的。

如果光做一個純氪遊戲的話,憑借星空互娛現在的美工水平,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搞出一款遊戲來。

但這樣做毫無意義,還會影響星空互娛三大遊戲的口碑,賺錢當然沒問題,可不能無下限去賺錢。

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現在星空互娛通過三款遊戲,已經找到了自己發展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他們成立的項目組完全不需要擔心資金問題,甚至連能不能回本都不需要太擔心。

隨著星雲OS用戶的逐漸增加,憑借著強悍的硬件優勢,隻要他們能做出好遊戲來,就不怕沒人玩。

在生存中,隻有星雲手機支持高畫質+高幀率,而且星雲大區沒有外掛,遊戲體驗感瞬間就拉開了。

神速中,想要體驗競速遊戲流暢的超越感和高幀率遊戲的快感,同樣隻有星雲手機或平板能做到。

同時,神速也是最吃配置的一款遊戲,除了星雲手機外,目前能有不錯體驗的隻有各品牌旗艦機。

從一定程度上看,對平民玩家不太友好,而最友好的,日活躍用戶發展最快是ba遊戲自由之戰。

這款遊戲從名字上看,跟從外國引進來的ba遊戲很像,但在人物建模、風格上的寫實感卻很強。

而且並不是歐美範的審美,國風元素非常濃,走得路子跟王者幾乎一樣,但在前期可以完爆王者。

英雄戰跡,也就是後來的王者想要在自由之戰的碾壓之下存活下來,劉大郎認為還是比較困難的。

主打的高顏值女性角色,在新推出皮膚時,吸引的不光是男性用戶們的眼球,還有不少女性用戶。

要知道,星雨-沐、凝兩代手機,購買者有553%是女性,這樣的數據已經稱得上非常不錯了。

不得不說,在智能手機領域,男性依舊是主力消費者,星雨在宣傳中也並沒有宣稱主打女性市場。

而是主打顏值、輕薄、拍照、綜合體驗,男性用戶就不拍照了?男性用戶就不在意顏值了?還是說,男性用戶就得拿大板磚出門?

很明顯不能這麼算,所以如果把星雨宣傳成專為女性市場打造的產品係列,那就把路給走窄了。

縱觀整個智能手機發展歷程,就會發現,所有的主打女性市場的手機品牌,無一例外全都倒下了。

而最終能站住腳的隻有蘋果、華為這兩個從不宣傳主打女性市場的品牌,還有ov的兩大線下係列。

35歲以下的女性用戶,追求蘋果和華為的比例要遠遠高於35歲以上的女性用戶,兩極分化很嚴重。

oo的reno,vivo的s,通過高顏值的外觀吸引用戶,就是賣顏值的,隻針對追求顏值的日常用戶。

嚴格意義上來說,星雨係列也沒什麼性價比,但它強就強在有硬件加持的同時,還有星雲OS優化。

聯發科6795確實不怎麼樣,但驍龍也沒好到哪兒去,大家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用去笑話誰。

但通過星雲應用的加持,使得自由之戰這種不吃配置的遊戲在星雨用戶中比其他兩款要更受歡迎。

於是乎,在很短的時間內,自由之戰的女性用戶在快速增加,同時這也帶動了男性用戶的增長。

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星空互娛在未來的遊戲營收很有可能比星雲科技的硬件收入還要更高一些。

當然,前提是星雲手機在華夏有足夠的市場份額,星雲OS用戶足夠多,才能在未來創造更多收入。

可現在擺在星雲科技麵前的,依舊是蘋果這座大山,打敗三星並不困難,但想打敗蘋果太難了。

劉大郎依稀記得,在bdata的主流手機調研報告中曾提到過:

2018年的蘋果手機吸引人群主要是女性和未婚族,以及一些月收入小於3000的隱形貧困人口。

很多人對這項數據表示質疑,表示公司裡的人一半用蘋果,一半用華為,根本沒其他品牌什麼事。

由此推論出這項調研報告不準確,但如果這麼看的話,那一半用蘋果,一半用華為,別的品牌呢?

照這麼說,小米ov都是屌絲機,都是廠妹機,高價低配智商機,那為什麼它們的發展在加快?

還有的人在說,某某明星,某某大主播,用的手機也是蘋果,難道他們的也是月收入不高的群體?

且先不說明星、大主播總共加起來才有幾個人,就拿明星來舉例子,用什麼手機自己能決定嗎?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中,就連耳墜都是精挑細選過的,至於主播則更簡單了,他們更注重實際需求。

而且還會分遊戲,ba手遊和FS手遊用的手機完全不是一個方向的,按需購入才是正確的選擇。

可有多少人是從小被蘋果給影響到大的?在某個年齡段想要擁有而無法獲得的心是不是在躁動著?

而當他們有機會購買手機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蘋果,當然,這種選擇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畢竟選擇什麼品牌的手機,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其中一些人高高在上的心態,就讓人無法理解了。

高收入同樣有喜歡蘋果的,喜歡可以,隻要正常的喜歡完全沒問題,但為什麼要去踩別的品牌呢?

還要去惡意攻擊使用其他品牌手機的用戶,有意思嗎?能不能把手機當成一個正常的工具來看待?

或許這份數據是假的,但華夏用戶們已經賦予了蘋果這個品牌太多的意義了,想洗卻根本洗不掉。

星雲科技針對蘋果的行動失敗了,劉大郎痛定思痛,認為星雲科技的整體實力還是有些不夠強大。

而且,想要把蘋果真正趕出華夏市場,恐怕有點困難,因為華夏果粉並沒有三星粉果斷的特點。

在三星note7爆炸事件中,三星粉對這件事的反應非常激烈,配合國產廠商聯手把三星給踢了出去。

而同樣的,星雲科技想要通過蘋果降速門事件來壓縮蘋果市場份額,最終得到的結果卻恰恰相反。

此時再去爭論一個大數據報告的真實性已經不重要了,星雲科技麵臨的阻力可不光隻有蘋果公司。

最關鍵的是,星雲科技沒辦法像蘋果一樣肆無忌憚地打開其它市場,他們的產品根本走不到世界。

國際巨頭給的壓力有點大,星雲科技隻能通過最原始的方式來打市場,整體進度可以說非常慢。

且經過這次事件後,蘋果也反應了過來,知道在華夏市場麵臨的挑戰更多了,便加大了營銷支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諸天萬界:開局一條龍 牛頭山不動產 支教十年被曝光了 都市:西遊歸來的龍王 麻醉醫生在路上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