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騎上我心愛的小電驢~(超大更)(1 / 2)

加入書籤

都這個年頭了,消費者們都不是傻子,星雲科技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一些所謂的「質量不合格」,根本沒辦法讓消費者們信服。

當然,這些消費者抗議歸抗議,但買不到星雲產品,他們也沒辦法,這不是一下兩下能解決的。

還有一些無良的合作方,對星雲科技征收的稅非常高,劉大郎寧願放棄這部分市場,也不會妥協。

華夏品牌想要進入別人的市場中,可能要付出三年、五年,甚至十幾年的努力,而且隻能賣低價。

而他們的本土品牌,隻需要把華夏的產品檢測一下,換上他們新的商標,轉手又能提高不少價格。

甚至還能再提高一次價格,以進口貨的名義賣給華夏人,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一聽到華夏有「高端品牌」,那麼多人都會不相信。

別說他們不相信了,就連很多華夏人自己都不相信,星雲科技的崛起第一次打破了這個固有觀念。

國產品牌壓抑的太久了,星雲科技的全麵爆發,第一個麵對的就是國內的蘋果用戶,正常的蘋果用戶還好,而盲目追求蘋果的用戶…

一聽星雲科技的目的是要把蘋果趕出華夏市場,這不就意味著他們以後買不到蘋果新款手機了?又或者是自己的手機失去售後服務…

這還了得?

於是乎,一些不理智的蘋果用戶開始在互聯網上惡意針對星雲科技,針對星雲產品,這還不算完,還有一些人到星雲直營店鬧事…

「星雲科技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要求以下賠償…」

侵犯合法權益?

賠償?

這大帽子扣的,是不是都覺得星雲科技好欺負?不給他們送去吃低保都對不起星雲科技法務部!

去你的吧!

事沒鬧起來,反倒是讓蘋果和星雲站到了兩個極端上,彷佛星雲用戶和蘋果用戶是天生的仇家。

普通的蘋果用戶簡直氣炸了,本來蘋果的處境目前就不好,結果這群白癡還頂著輿論風口,用這種低級的方式讓蘋果處境更加困難。

蘋果7/7lus的首發銷量已經全麵崩盤了,講道理,同樣的售價,更好的產品,更高的配置,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的判斷力。

當然,如果確實習慣了蘋果,習慣了直屏手機,習慣了IOS,或者就喜歡蘋果的商標,選擇蘋果產品自然沒問題,選別的也沒問題。

星雲科技官方一再強調:「每一個消費者都有選擇產品的權力,星雲科技能做的,隻有展示出我們最好的產品,期待你們的選擇!」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將星雲科技和蘋果放到了兩個極端上去對比,事實證明,蘋果在產品力上完全比不過星雲科技,剩下的…

「蘋果成立於1976年,星雲成立於2011年,蘋果的底蘊要比星雲科技深厚的多,星雲科技現在的的輝煌,隻不過是蘋果沒認真…」

「星雲科技就如同跳梁小醜一般,以為把產品配置堆上去就是高端了?花裡胡哨的產品一大堆,真正實用的產品又能有幾個呢?」

「嗬嗬,別說什麼蘋果產品不如星雲,看看國際上的銷量就知道了!光蘋果這個商標就值這個價,但星雲科技的商標什麼都不是!」

「星雲科技隻是一家山寨公司而已,偷了別人的技術,早期為了討好印度阿三,專門給做廉價手機,回到國內居然賣這麼貴!」

「星雲手機乍一看很好看,實際上看久了會膩,蘋果手機會更耐看一些,不僅耐看,還耐用…」

「我看網上有測評,星雲閃充很傷電池…星雲桌麵在充電時會發熱,而且可能有漏電的風險…」

「星雲科技送的藍牙耳機,在音質上根本比不過蘋果送的Earods,大家不要被他們騙了…」

「英特爾的CU發熱嚴重,放在平板裡使用久了會積熱,會大大影響使用壽命,體驗感非常差!」

「星雲科技的低端機在30%亮度下是低頻W光,實測開啟防頻閃模式後,偏色大於6%…」

「蘋果的售後服務更完善!上次我在星雲科技的買的東西…」

「……」

麵對接踵而來針對星雲科技的言論,劉大郎根本不在乎:

「最後的掙紮罷了!」

星雲科技為什麼會開通那麼多線下渠道,為的就是針對網絡上帶節奏的人,應對方法也很簡單:

「好不好,來線下看看!」

星雲科技的所有產品就擺在展示台上,隨便上手,隨便用,產品怎麼樣、好不好用試試就知道了!

而不是在網上拿著幾張圖片,裝模作樣地念一念參數,最後再主觀臆斷地評價星雲科技的產品。

有或者是睜著眼說瞎話,拿著星雲科技的產品,卻非要顛倒黑白,論帶節奏,星雲營銷部、大郎營銷部的水平可比他們高多了!

這些營銷號前一秒還在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說的沒一句假話,下一秒直接連號都沒了,同時還被星雲營銷部扒出了大量的造假數據。

敢惹星雲營銷部?

惹的起嗎!?

總有人不長記性,星雲科技就讓他們長長記性,就算星雲營銷部不出手,星雲用戶也不是好惹的。

星雲產品都做到了這種程度還要被噴,請問蘋果的產品又是什麼東西?也好意思拿出來繼續割韭菜?這不是在欺負老實人嗎!?

蘋果的傲慢注定會付出代價,無論這些人再怎麼狡辯,也改變不了這一代蘋果產品全麵落後於星雲產品的事實,抵製?毫無意義!

2016星雲年度發布會結束之後,僅僅一周時間,蘋果的市值一崩再崩,跌幅超過15%,如此巨大的波動,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

隻有一些不願意接受現實的人,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星雲科技已經開始全麵擴張,將目光放在了一些新興智能手機市場上:

「我們的下一階段目標分別是:尼日利亞、哥倫比亞、波蘭、澳大利亞、埃及、葡萄牙,羅馬尼亞,土耳其,荷蘭和阿根廷…

這些國家涵蓋了除北美以外的每一個大洲,東南亞的市場不需要我們考慮,菠蘿科技會協助我們出手,在這些新興智能手機市場中:

蘋果與三星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他們並沒有入門級的智能手機,而第一季度的新興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也反映了這一點。

三星note7爆炸後,現在的三星自顧不暇,而蘋果又沒有入門級智能機,這是星雲科技的機會,我們已經與這些國家取得了初步合作…

而接下來,星雲科技會重啟星火-烈/熾,星雨-沐/凝生產線,在改版之後,出口至這些國家當中…

同時,印度星雲科技、大郎科技的產能會進一步提升,專攻低端市場,主要麵向不發達國家和…」

星雲科技同樣沒有入門級智能機,但他們有低端的產品,但很顯然,這些還不夠,所以他們準備重啟一二代星火/星雨產品的生產線。

配置上除了芯片,其他的幾乎沒有變化,至於為什麼換芯片…星雲科技和高通的合作都崩了,演了一把聯發科後,聯發科也很生氣。

劉大郎對此也很無奈,他專門派出尚博文去跟聯發科談合作:

「發哥!你看芯片的事…」

「嗬嗬!你以為這樣我們就能原諒你們了?居然敢演我們!」

「那你說怎麼辦吧!」

「給我們代工!」

???

「要不…換個要求?找我們代工,台積電那邊的合作怎麼辦?」

「嗬嗬!你們連三星蘋果都敢剛,我不相信你們會怕台積電!」

星雲科技的確不怕,為什麼現在不動手?還是因為自身實力不夠強,等實力夠強了,就不好說了…

尚博文見狀,直接不客氣地說道:「你們要認清楚自己的定位!是我們在給你們機會,明白嗎?」

聯發科:「走著瞧!?」

「好!!!」

所以星雲科技決定將一二代星火/星雨產品全部都換成紫光展銳的虎賁T係列和更高端一點的長庚4…

為此,劉大郎還專門整合了一下星雲科技的生產線,將20條十合一的C級全自動組裝生產線專門挪到了一個新廠區,用來做出口貨。

同時,星雲投資還給紫光展銳投了20億,讓他們加大對芯片的研發力度,爭取早日把聯發科乾倒!

「紫光兄,20億小錢錢不足掛齒,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星雲兄,這就客氣了!餓虎要吃人的!聯發科他們完了!」

「哈哈~有你們這句話就放心了!期待你們的猛虎芯片…」

事實上,早就有人在專門回收星雲科技的前幾代產品了,目的就是出口到一些不發達國家和地區。

尤其是非洲——

可憐的非洲大兄弟,就沒見用過這麼好的手機,星火-烈都是兩年前的手機了,而且還是五手的…

即便如此,在價格壓縮到極致後,星火-烈放在非洲市場依舊是一流的水平,使用起來感受相當好。

畢竟非洲大兄弟那邊的軟件並不算多,再加上信號不好,轉手的星火-烈賣的就是一個高端,非要論性價比的話,傳音手機才是王者。

四卡四待、超大音響、專為黑人打磨的前置自拍鏡頭…可惜的是,傳音在非洲的市場已經在逐漸縮水了,Nebu低端機功不可沒。

在星雲科技將影像算法下放之後,Nebu優勢更加明顯,在非洲開始進一步擠壓傳音手機的市場。

因為印度和非洲的情況是有一些類似的,傳音早期能夠快速建立優勢,但到了智能手機全麵發展的年代,還是暴露出一個大問題:

技術!

盡管傳音公司已經在很努力地研發技術了,但連華米ov都比不過,更不用說開掛的星雲科技。

在傳音手機的市場份額達到巔峰之後,市場份額便有些維持不住了,一方麵非洲本土的手機品牌在崛起,另一方麵國產手機要來了。

賈因已經在狗大戶集中地取得了相當不菲的成績,下一個目標就是將印度的Nebu、華夏的大郎、東南亞的菠蘿大批輸送到非洲去。

相比於非洲市場,劉大郎更關心蘋果的反應,終於,在9月15日當天,蘋果發布了一則麵向全世界蘋果用戶和消費者的公告:

「緬懷喬布斯先生…我們絕對不會辜負蘋果用戶的期待…如果對我們的產品不滿意,可以選擇…」

嘿,怎麼感覺怪怪的?

先把喬布斯拉出來緬懷一波,把蘋果用戶的凝聚力拉起來,再用服務來掩蓋產品力的不足,最後畫大餅,畫一個美好未來的藍圖。

不得不說,三步一走,效果的確不錯,星雲科技的產品是很強,但市場問題不解決,蘋果就永遠有機會,畢竟蘋果的產品並不算差。

蘋果該做的表態都做了,隨後便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發產品上,明年是個關鍵年,不光有蘋果8/8lus,還有全麵屏手機蘋果X。

這是蘋果歷史上第一台全麵屏且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在整機配置上,要比劉大郎記憶中的蘋果X還要強大,用來對抗星雲的攻勢。

在一些地方,蘋果的用戶還自發地走上了街頭,打著廣告牌在宣傳蘋果的產品,又或者是在蘋果官方店中主動充當起了推銷員…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要工資,蘋果的確有這樣的魅力,但在華夏卻完全變質了,當人們為蘋果打上標簽的那一刻就很難洗乾淨。

而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的消費者同樣不客氣,還有人專門把星雲、蘋果產品的對比圖放在一起,就待在蘋果官方店門口不走了~

上麵還附上了標語:「我們希望看到蘋果能夠擁有比華夏星雲科技更優秀的產品!不管它們有多貴,隻要蘋果有,那就夠了…」

這是理智的蘋果用戶,而一些不理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蘋果用戶的人,甚至沖到了蘋果官方店裡鬧事,果然,被送去吃低保去了…

怎麼感覺似曾相識呢?

國內同樣有理智的蘋果用戶,但占比會很少,一些曾經的蘋果用戶還發文感嘆道:「我在第一次見到蘋果5s時,整個人都驚呆了!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流暢的手機!現在想想…人生若隻如初見,又過了四年,我卻再沒感受到曾經的驚艷。

我聽到了星雲科技這個名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的遊戲手機,如果放在二十歲,我肯定會買,可現在,我會選擇低調一些的產品。

直到有一天,我開車連續路過三個星雲直營店後,我停了下來,我想看看星雲科技的產品到底怎麼樣,結果我進去之後才發現——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蘋果更流暢的手機!原來一台手機能精致到這種程度!原來一個手機係統的功能可以如此強大!原來還可以…

我曾經是蘋果用戶,但我在對比之後,寧願選擇星雲產品,因為我能感受到他們在認真做產品,包括定價上,連消費陷阱都沒有。

就是實實在在的定價,起步配置都非常高,而不是像蘋果一樣,利用產品間的消費陷阱,讓我們不斷的去做一些超出自己預算的事!

我想,這是我做的最正確的一次選擇,上周我入手了一台106英寸的南鬥-天府,說實話,這是我見過的最精致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

你們信不信,這樣的筆記本電腦如果是國際廠商出的,至少五位數起步,而星雲科技的定價隻有7999,性價比高不高你們都知道!

以前總有人跟我說,星雲科技的產品越貴、性價比越高,我還有點不信,但實際上手之後,我才發現,他們居然真能做到這種程度!

或許星雲科技並不是沒有消費陷阱,比如說這些…但我寧願選擇星雲科技,因為他們讓我看到了未來,看到了他們擁有的創造力!」

所謂的消費陷阱,很簡單,假如一個人想買台平板電腦,首先擺在他麵前的有三種選擇:蘋果、安卓、星雲,暫且拋開星雲平板。

因為有點以大欺小…光拿安卓和蘋果來說,在買之前會想,安卓很便宜,但安卓很卡,而且適配不行,那要不要選擇一台iad呢?

來的正好!

於是乎,他們會看到入門級iad,但一看隻有32GB內存,這哪夠用?要不要買個容量大一點的?

然後會發現,128GB的iad能夠買配置更強的iad,但內存隻有32GB,再加內存,又有iadro在,而且還有兩個尺寸可以選…

最終,有相當一部分人會花非常大的代價,買一台頂配iad回來看劇,又過了一段時間後便開始嫌棄大尺寸不方便,然後直接吃灰…

星雲平板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麵,星雨/星火平板隻做小尺寸的,而更大尺寸的星辰平板,直接擁有雙係統,可以滿足更多的需求。

尤其是長期出差、需要辦公的人士,再配一支星雲電容筆,滿足生產力需求的同時,還能娛樂…

因為星雲遊戲的庫存每一天都在增加,星雲OS僅僅憑借無外掛,就吸引了眾多安卓和IOS的用戶。

外接磁吸式鍵盤、星雲鼠標後,還可以玩一些C端遊,來一局快樂風男,就是屏幕小了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不能把星雲平板和iad、安卓平板放在一起比的原因,中小尺寸平板揣兜即走,高端中、大尺寸平板滿足多種需求~

在蘋果準備下一代產品時,星雲科技同樣也不會閒著,截止到目前,星雲和蘋果對標的大部分產品都取得了一定或非常大的優勢。

但還有一些產品星雲科技並沒有,比如蘋果TV,再比如高端顯示器,再比如便攜主機,再比如一體機,這些產品都是必須要準備的。

劉大郎的記憶中,蘋果在2017年除了華夏以外,其他的市場都在下降,隻不過這個上升的趨勢,現在被星雲科技截胡了,升不起來。

尤其是進軍發達國家和地區,是星雲科技本次擴張的重中之重,因為星雲產品的定位本來就高,出口到國外成本增加,價格會更高。

劉大郎對一份數據調查的印象很深刻,蘋果2017年在七大發達國家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下降明顯。

分別是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下降了5%~15不等,而在華夏,蘋果的市場份額從179增長倒了276%。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沒有星雲科技,各大國產廠商又是被蘋果蹂躪的一年,2017年的蘋果X一出來,劉海屏便廣受國產廠商追捧。

於是乎,2018年的新機,幾乎全都是劉海屏,劉大郎印象中不妥協,不要劉海屏,選擇自己設計的國產廠商好像隻有魅族一個…

美日暫且不考慮,星雲科技這次將重點放在了歐洲市場中,在這之前,賈因已經間歇性地在試探歐洲市場了,最終的反饋還不錯!

隻可惜,歐洲用戶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他們對手機的需求不高,具體的原因又有非常多…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建設信號基站的熱衷程度不高,有一句宣傳標語非常有名:在柏林什麼將會更普及?5G還是狗屎?

這是來自華為的霸氣反擊,直接讓德國某個主流媒體受不了了,還專門發文章稱:「華夏人居然把美麗的柏林稱做狗屎之城!」

且先不管這是不是華為的廣告策略,其背後反應的問題是,對於智能手機,對於通信基站的需求並不高,並且他們不依賴移動支付。

信用卡體係太完善了,但這都沒關係,星雲科技進軍歐洲市場,主要目的不是賣手機,而是賣星辰/星雲的二合一電腦,順便賣手機。

劉大郎對星雲生態鏈的威力有著非常強的信心,隻要他們能賣出任何一款產品,哪怕隻是個智能手環,帶來的後續收益都非常可觀。

因為人的欲望無窮無盡,擁有了一樣東西後,一定想擁有更多,克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超過80%的人都沒辦法認清自己的需求。

星雲科技在和一些國家取得合作後,首先做的就是不惜成本打造一個星雲商城,不光商城要大,商標更要大,整體設計感也要強。

同時再往下分,建立星雲分部、直營店、售後服務中心,或者與一些購物中心合作,開設星雲專櫃、產品體驗區,再通過投資…

完成這一過程大約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在星雲科技拿錢砸市場的攻勢下,這算是進度快的,畢竟不能要求他們跟華夏比效率。

就算是在華夏,一些開發商的資金不到位,建設進度也慢的很,一些可憐人在貸款買房後,開發商直接跑路了…最後那叫一個慘啊!

不但沒住上房子,還得月月還房貸,在這種重壓之下,精神不出問題的都是狠人,但隻要錢到位了,三天蓋一棟樓都完全沒問題。

當然,建設成本自然不可能讓星雲科技來出,最終都要通過產品漲價,由消費者買單,拿星雨-汐舉例,歐洲的價格要比華夏貴2千+。

星辰/星雲就更不用說了,在華夏,輕裝版北鬥-天樞的起售價是5388,頂配6088,在歐洲直接貴了3千+,標準版更是成了萬元機。

第二代星雲雙旗艦依舊是價格最貴的,貴就算了,還根本買不上,初代星雲雙旗艦反而成了香餑餑,比如價格實惠的星雲-仙女座。

在線下渠道鋪設出去之前,星雲官網已經提前登陸到了這些地方,開始用多種方式宣傳起了自己的產品,比如最簡單的開箱測評…

這本身就是廣告的一種形式,事實上哪怕星雲科技不給他們送測,也會有一些人搶著來測評,沒辦法,星雲產品現在熱度太高了。

敢騎在蘋果秋季發布會頭上搞事情,並且還搞成功的,星雲科技還是第一個,星雲科技官網的預約渠道一開通,服務器差點頂不住。

「標準版星雨-汐的24小時預約人數為360萬人,輕裝版星雨-汐的預約人數為410萬人,星雨-輕靈(第二代)預約人數為679萬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諸天萬界:開局一條龍 牛頭山不動產 支教十年被曝光了 都市:西遊歸來的龍王 麻醉醫生在路上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