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郎1050/X16 Plus(1 / 2)

加入書籤

進軍…

電動車領域!

「電動車領域?」

爆料一出,不光關注星雲科技的人懵了,就連各大國標廠商也懵了,星雲科技這跨界似乎有點猛?

先是進入C領域,給各大電腦廠商當頭一棒,這就算了,因為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都屬於電子產品。

可電動車是什麼情況?

仔細一想,其實目前星雲科技涉及的領域非常多,前段時間才剛剛炒作的新型鋰電池,就出自星雲科技之手,同等體積下提高容量。

在這種基礎上,星雲科技不進軍新能源領域才怪,不光要進軍新能源領域,還要推出一些競爭力極強的產品,先拿下一部分市場。

最先感到壓力的就是樂視,樂視為了準備新能源汽車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代價,FF91的聲望現在非常高,又有一個廠商要進來搶飯吃?

而且還是資金、技術、用戶基礎都更加雄厚的星雲科技,別說什麼星雲科技做的是電動車,不是電動汽車,每個人的心裡都很清楚。

星雲科技敢做電動車,就敢做電動汽車,甚至還有可能做一些別的東西,比如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甚至電動輪椅、電動暴走鞋~

暴走鞋就算了,有點醜…

而且不安全。

但可以考慮一下別的…

據劉大郎所知,FF91會在明年登上CES,一經亮相便引起了廣泛關注,隨後便是人們所熟知的劇情,量產時間一拖再拖,最後…

「全球地表加速王」的夢終究還是破滅了,再到了後來,新能源汽車廠商紛紛崛起,就連高合這種後起之秀也造出了一款高合Hihix。

39秒破百,售價57萬起,銷量怎麼樣暫且不提,能造出來,能賣到消費者的手裡,才是最重要的。

「星雲科技能玩的轉嗎?」

「我擦,原來是電動車!」

「此電動車非彼電動車,應該叫小電驢才對,可為什麼啊?」

「我真的沒辦法想象星雲商城中有一輛小電驢是什麼場景…」

「不過從星雲科技以往的產品來看,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是不是有點違和?」

「具體看後續!」

「……」

網友們對星雲科技要做電動車的反應都有點不理解,甚至一時間都無法接受,隨後在腦海裡過了幾次畫麵之後,發現好像也還行?

而一些知名電動車品牌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則紛紛表示無所謂,他們並不認為一個手機廠商造出來的電動車能打贏他們的新款產品。

星雲科技也不行!

這不是光憑技術就能做到的,而是電動車跟智能手機完全是兩碼事,星雲科技最強悍的幾大渠道在電動車領域中完全是從零起步啊。

實際上劉大郎對於電動汽車向來都不是很熱衷,隻不過要打造星雲生態鏈,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而且星雲科技在智能手機和新能源產品上的發展策略完全不同,在智能手機領域,5000以上價位段的手機就能稱得上是高端產品了。

當然,手機到底高不高端那是另一回事,至少從價格上來看還是挺高端的,超過1萬元的手機,並且極具競爭力的目前隻有星雲科技。

蘋果在這個價位段也不行,因為他們還沒有出萬元機,在被星雲科技阻擊之後,短時間內想要再次拉高產品價位段,恐怕有一點難。

而且就算蘋果推出了比原版更強大的蘋果X,星雲科技也根本不擔心,適配所有星雲應用的高刷、獨一檔的快充,這兩個拿什麼追?

「蘋果的發展太慢了!」

這是目前相當一部分蘋果用戶的觀點,他們都希望蘋果能和九年前一樣,帶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

隻可惜他們不知道,不是蘋果的發展太慢了,而是星雲科技的發展太快了,是那種不可思議的快。

某些針對星雲科技的別有用心之人還大肆宣稱:「星雲科技是在壓榨未來電子產品市場的潛力!」

假設一款產品能用三年、五年還不會卡,依舊流暢如新,那消費者還會換手機嗎?還會去消費嗎?

事實上刺激消費需求的點有很多,人總會喜新厭舊,人的欲望總會越來越大,隻要合理利用好這一點,壓榨潛力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這些言論一出,普通消費者立馬群起而攻之,什麼意思?合著割不到韭菜,這些廠商還不高興了?

於是乎,還直接助長了一波星雲產品的銷量,讓星辰旗艦和第三代星雨產品的銷量暴增了一波,可謂是得不償失,想想真的沒必要。

買電子產品之前,人們總會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買一台貴的,一次性用個好幾年都行!

實際上到底什麼情況,自己心裡都清楚,用好幾年都是借口,等真的過幾年,他們還會問為什麼自己的手機用了好幾年還沒用壞。

甚至恨不得哪一天它忽然就壞了,這樣就有理由光明正大的換新手機了,或者乾脆沒用壞就換了。

這些都很正常…

對比,劉大郎公開回應道:「我們不是在壓榨電子產品市場,而是在壓榨商業公司的潛力!」

讓某些商業公司迫不得已,不得不擠爆牙膏管,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並且投入更多科技研發。

至少從目前來看,星雲科技成功了,逼的蘋果不得已,隻能將技術儲備拿出來應對目前的困局。

而在新能源產品上,星雲科技將會走更加大眾化的道路,尤其是汽車領域,各種國際品牌在前麵頂著星雲科技拿什麼去跟他們競爭?

同樣的產品,國產的賣20萬,換一個車標賣50萬,這種事情太常見了,星雲科技想要將自己的品牌優勢發揮出來,就得玩點新花樣。

銀翼號是個巧合,連劉大郎都沒想到高國鵬會送來這麼一個東西,既然如此,他們也不必客氣。

直接拿來用,就連爆料博主放出的消息也是他們安排的,如果進度快的話,明年上半年就能生產出第一批產品來,下半年就能上市。

其實可以再快一點,但沒必要,劉大郎會把星雲科技的第一輛新能源產品放在明年的年度發布會上,再順便推出第一款5G旗艦機。

「這一次的5G時代,將由我們星雲科技來主導!」說來也有意思,在5G手機剛出的時候,很多人總說,5G和4G比起來沒什麼區別。

等到了一些產品用不上5G的時候,又在說為什麼沒5G,為什麼沒有還需要問嗎?但星雲科技並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很簡單:

星雲通信壓根就沒有采用合作研發5G的模式,但截止到目前,他們已經申請了超過3000個5G技術專利,為的是給外界放出一個信號:

「星雲通信的實力很強,在5G技術上的專利不比其他人差!」

同時不把所有技術放出來,為的是確保星雲科技的優勢,普通人對此並不知情,而各大廠商則對星雲科技接下來的動作關注度很高。

尤其是華為,目前已經在和星雲科技打造新一代的5G集成芯片了,光有芯片肯定不行,還需要有覆蓋麵足夠廣、足夠多的5G基站。

這才是重點,要不然所謂的5G芯片根本毫無用武之地,到時候那個問題依舊在:5G到底有什麼用?

所謂的5G技術,其實更多麵向的不是個人,而是工業和企業,但並不會取代4G和wifi,而是會相互融合,運用到一些領域中,比如:

超級終端、智能家居、虛擬現實,聽起來好像很好,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在原本的發展軌跡中,智能家居還沒普及就開始研發6G了…

一些廠商為了爭奪6G技術的最終解釋權而大打出手,可步子太大,普通人根本連什麼是5G都沒弄明白,更別談什麼虛擬現實了。

星雲科技的目的很簡單,不光要普及智能家居,還要通過5G技術,研發出更強的虛擬現實設備。

從上一次技術儲備大會之後,星雲科技的技術儲備已經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環繞屏、折疊屏已經是極限了,實際上還早的很。

星雲年度發布會上的產品讓劉大郎收到了一筆前所未有的收入,僅僅一個月時間,雙版本北鬥-天樞在華夏的銷量便突破了3百萬台。

以往劉大郎可望不可即的1千萬銷量,現在隨便就能完成,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雙版本北鬥-天樞在華夏的總銷量能沖擊2千萬台大關。

取得這一成就的國產廠商有很多,比如oor9的銷量就達到了2千萬台以上,但很顯然,北鬥-天樞和oor9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價位相差太大,產品水準同樣相差非常大,所以北鬥-天樞的數據含金量會更高,帶來的收益更大。

106英寸的南鬥-天府銷量更恐怖,7999的起售價直接殺到了各大電商平台的平板銷量To1,連劉大郎自己都沒想到它有這麼高銷量。

同樣是3百萬台以上的銷量,這哪是電腦啊,就算是目前的禦三家聯想、戴爾、惠普想單品達到這個銷量,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當然,如果是他們來做和南鬥-天府一樣的二合一電腦,並且用上同樣的配置,在售價上肯定直接起飛,106英寸的照樣突破萬元。

更不用說126英寸的了,比如微軟的sureface,不光整體配置不高,價格也遠遠脫離了大眾市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三國:漢帝求我接皇位 諸天萬界:開局一條龍 牛頭山不動產 支教十年被曝光了 都市:西遊歸來的龍王 麻醉醫生在路上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