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批新進的中式裝備(2 / 2)

加入書籤

第一,尋常型醫學生。

一朝考入醫學院校的他們,在校成績不好不孬,經歷了坎坎坷坷的5年本科之後拿到畢業證,再考入某所規培醫院,3年規培之後再拿到規培結業證書。

如此「5+3」下來,擁有本科學歷加規培證的醫學生,能進好一點的縣級醫療單位已是足夠幸運,時運不濟的甚至會到鎮、鄉級別的醫療單位。

然後他們便進入了熬資歷的階段,或者某天開竅了去讀上一個在職碩士研究生,發個一兩篇文章,就此提升一下學歷。

最後靠著年復一年的工作,熬上了年資和職稱,大概也能做到某個醫院某個科室的一、二把手?

當中也有奮起不平者,脫下白大褂投入各行各業,如醫藥公司、醫療器械等,然後發現,好像賺得更多了?

更有甚者,直奔私立醫院。

反正都是治病賺錢,這也算得上某種公私分明。

第二,努力型醫學生。

懷揣夢想,他們走進了醫學的神聖殿堂,不論是校園還是在醫院,他們感覺到處都是金色的光芒。

當然,這樣的描述存在一定的誇張。

不過,在這類主動並努力的醫學生身上,他們對待醫學的態度就是很純粹,很脫離了低級趣味。

通過努力,他們之中有人可以考上碩士研究生,專碩也罷,學碩也罷,總之是非常堅定地走上了醫學之路。

其中有的甚至會努力更進一步,讀博。

等參加了工作之後,他們也是保持著純粹的努力,最後總歸混得不差。

這樣的努力型醫學生,雖不說所有人都可以獨當一麵,但大多數都能成為醫院的中流砥柱。

因為對於絕大多數醫生來說,醫院是一個靠本事吃飯的地方,無輪哪個科室,能夠在某一方麵做到小有成就,在醫院也就有了立足之地。

第三,純學霸醫學生。

不得不說,對於醫學這門學科,有人天生霸體。

依照本科的理論學習製度,那一摞高高的經典藍色封皮醫學教材,總是被醫學生戲稱為「藍色生死戀」。

但總有人學下來之後,彷佛是飽覽了武林秘籍,打通了任督二脈。

每一次考試便是學霸醫學生大展身手的時候,憑借超強的記憶,他們一路披荊斬棘,先是完成人生小目標之一:考研成功,上岸。

而且他們的選擇常是學術型碩士,而不是專業型碩士。

專業型碩士可以參加規培,比起社會規培,畢業之後就業選擇稍微多一點。

但學霸醫學生誌不在此,他們寧願選擇學碩,選擇泡在學校的實驗室,做實驗查文獻寫文章,可以說是完全脫離臨床。

等3年碩士畢業之後,他們之中的多數人會選擇讀博。

博士也被他們讀完之後,有的人甚至會選擇出國或是繼續做科研工作,也就是常說的博士後。

不過醫學的科研,總是被宣揚著一個主旨:回歸臨床。

總之,宋博士期待著徐慎所說的「中式裝備」。

(多謝各位的月票、推薦票和收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 人在鬥羅,我用金箍棒打崩世界 帝國的煉成記錄 玄幻:我能看穿人生劇本 修仙家族從靈獸穀開始崛起 [綜影視]隻想愛你 從木偶匠開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