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步步為營(2 / 2)

加入書籤

酒桌上氣憤很好,劉經理也不愧是經常和醫院頭頭們打交道的人,很快就把氣憤帶動了起來。

韋海丈看著各位領導都是喜上眉梢的樣子,便知道這事情已經成功了七八分。

後來,2個星期後,院裡批文下來,同意急診科籌備手術室的事宜。

但是有一項要求,不得擴大急診科的使用麵積。

其實吧,這項要求就是一個幌子,也是為了擋住其他科室的口舌。

因為急診科本身是屬於占地最廣的科室,除了急診大廳,急診科還有好幾間庫房。

而且這些庫房在建立之初,似乎就像設定好似的,隻是一些復合木板構成。

由於是復合木板,在進行拆除時就變得十分便利。

韋海丈大手一揮,加上劉經理助力,很快就完成了急診科手術室的建立。

首先是使用麵積上,韋海丈動用了四間庫房。

在那段時間,急診科內部總是傳來叮叮當當的改造聲音,以及鑽頭鑽孔的聲音。

在敲定使用麵積之後,便是設備方向。

按照標準手術室的流程製造,韋海丈又動用了方方麵麵的關係,為急診科手術室構造了標準的管路通道。

管路通道之中,首先便是氧氣管道,其次是二氧化碳管道,最後是吸引力管道,以及廢氣管道。

韋海丈想得也很直接,既然要做,就以手頭的力量全力進行。

如此一來,管路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當然了,在安裝和設計管路之前,韋海丈又安排了急診科與設備科的聚餐。

管路之後,便是消毒係統。

而在消毒係統的安排和處理上,韋海丈又顯示出他的處理能力。

急診科和後勤科達成了一致,每天由急診科一名指定的護工阿姨將汙衣打包,然後集中起來送到醫院的大洗衣房做統一處理。

而且,會在打包的包袱上說明是急診科。

至於器械、醫療設備問題,則是由劉經理一手操辦。

最後還剩下一個問題,就是人員培訓。

關於這一點,韋海丈的處理方法也顯得十分隱秘。

其實就一個辦法,那就是將一些急診一線醫生送到其他醫院進修。

時間不長不短,也就半年。

並且,韋海丈隻有一個要求,就是讓他們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以及搞清楚外科學的基本醫療思維。

其中,韋海丈重點關注的進修科室有燒傷整形外科、手外科、骨科。

從進修科室就不難看出,這幾個全是容易收到短小手術的病人。

很快,在大約四、五輪的進修結束之後,以白鐵生為代表的急診一線醫生,也拿起了各式各樣的手術器械。

當然了,在醫生完成外科進修時,護理這邊也送出去了好幾批手術室專職進修。

也因此,蓬萊醫院急診科的部分醫護成為了擁有兩項身份的人。

第一項,是急診科醫護人員。

第二項,就是手術室醫護人員。

至於麻醉呢,韋海丈則認為目前沒必要。

畢竟,我們做的病人都是些局麻就能搞定的!

局麻,誰不會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怎麼穿越掉在明熹宗麵前 原來我是隱藏的大佬 弗科沃斯 重生之少年師尊成神記 人在鬥羅,我用金箍棒打崩世界 帝國的煉成記錄 玄幻:我能看穿人生劇本 修仙家族從靈獸穀開始崛起 [綜影視]隻想愛你 從木偶匠開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