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驅韃虜,挽天傾(2 / 2)

加入書籤

「這些還不用他來教我,等打完湖南,我自會派人去聯係鄭成功,到時從東西兩麵夾擊,不愁廣東不破。」李定國冷哼一聲,微微昂頭,不以為然道。

「可是」靳統武頓了頓,然後又繼續轉述道:「秦王說鄭成功靠不住,自身都難保,不能指望他來夾擊清軍。」

李定國聽罷,不由得微微皺眉,心中一時不知道在想什麼。他扭頭看了看竇名望,欲言又止,又看了看靳統武,然後又問道:「還有什麼嗎?」

李定國其實心裡也不確定鄭成功是否可靠,但若是自己陳述利害,邀請他東西兩麵,水陸並進夾擊清軍,然後共享廣東,難道不是於雙方都有利無害嗎?鄭成功怎麼會不來?

就算到時鄭成功隻是拿下潮州一府,也遠比現如今被困於金廈兩座孤城要好得多啊!如此簡單的道理,難道堂堂國姓爺想不明白?

而且,無糧如何養兵,又如何練兵,無訓練有素,能戰敢戰之大軍,又談何恢復河山?

對於這種有些微妙的氣氛,竇名望和靳統武都已經習慣了。若是這兩位軍中的最高統帥意見有分歧,起了爭執,除了南府劉將軍,何人能插嘴?

「秦王說他已經派遣使者前往廣東沿海諸島,去聯係陳奇策,鄧耀,陳上川,以及陸上的王興,暫時投清的郝尚久等人。還有,如今寄居於鄭成功轄下金廈的張名振、張煌言等魯王舊部,也已經以皇上的名義派遣使者前往征召。

秦王還說:若是能爭取到他們南下廣東,就算鄭成功不來,匯合廣東沿海義軍,也足有三四萬水師,除去家屬老弱,精兵也有上萬,到時借郝尚久潮州反正之機登陸,東西夾擊,水陸並進,興復廣東必能成功。」勒武統又繼續說道。

這就是一個通讀史書的現代人,開了上帝視角之後,對於局勢的清晰認識和全局考慮了。

無論是廣東沿海的陳奇策,鄧耀等南明軍舊部,還是王興,郝尚久等土著軍頭,孫可望都知道他們反清的立場是否足夠堅定,是否騰得出手來。

原本歷史上,李定國聯係鄭成功的時候,其部剛剛經歷了和清軍的血戰,損失慘重,急需休整,而且還在和清廷談判,趁此時機搶奪糧草賦稅,恢復元氣,哪裡還有餘力支援李定國?

而那個時候,張名振已經病重,張煌言領著尚未被鄭成功吞並的舊部活動於浙江舟山,長江口等地,作用微乎其微。

其實,魯監國政權留下的文官武將,諸如如張名振、張煌言、徐孚遠等人,是比鄭成功更效忠於永歷皇帝,南明朝廷的。隻是由於江山阻隔,自身力量又不夠強,既沒有根據地,處境相當困難,也沒有正確的指導,以至於這支還有相當實力的魯王舊部一直沒能發揮相應的作用。

但是從他們希望同鄭成功保持良好關係,共赴國難,和防止鄭成功將自己有限的兵力悉數吞並,撇開永歷朝廷同清朝媾和這兩點來說,這絕對是一支可以爭取的力量。

對於廣東以及更遠地區的情況,李定國其實並不清楚,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非常低效,而且不準確,這也是他聽完了孫可望的這份信之後,一直沉默不語的原因了。

其實正如前麵所說的那般,兄弟兩人的關係現在還沒那麼差,此時更多的是什麼私下的不服氣,還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如果孫可望不撤去馮雙禮大軍,劉文秀的兒子不來散布謠言,孫國主不趁著李定國廣東大敗之時派兵進入廣西偷襲阻滯,李定國不直接去安龍救駕,兩人也不至於撕破臉皮,倒戈相向。

但這些都是兩個人努力了整整四年,昏招迭出之後的事情了,現在李定國之所以沉默不語,甚至還有些微微嘆氣,是因為他發現自己的這個義兄說得真的有幾分道理。

李定國心裡之所以對孫可望不服氣,其實還有一層原因:他覺得他自己才是「挽狂瀾於既倒」的諸葛亮,「一匡天下,尊王攘夷」的管仲。

說得更直接一點,李定國想做的是忠君愛國的一代名臣,而不是曹莽竊國的奸佞之輩,這是他和孫可望在政治上最大的分歧,幾乎不可調和——憑什麼孫可望能做皇帝?

「將軍,你是覺得秦王的計劃不妥嗎?」見靳統武停了下來,李定國眉頭緊鎖,氣氛一時僵硬,竇名望忍不住拱手抱拳,出言相問。

而停下來思考了一番,想起了和孫可望這幾十年兄弟之情的李定國,聞言卻是擺了擺手,示意兩位心腹退下。

而靳統武見狀,也是欲言又止,便直接將信攤開,放在了李定國的麵前。

等兩位心腹走出書房,關上了房門之後,李定國看著信上最後的幾行字,心中一時五味雜陳:

「匡扶天下,恢復河山,無定國不可,無可望亦不可。唯吾等兄弟同心,方能驅韃虜,挽天傾!望弟弟定國知:兄非曹莽,帝非昭烈,勿信小人言,多讀武穆書!

附武穆詞半首,與吾弟共勉:『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誌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