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場支配權(1 / 2)

加入書籤

子時初,漳州府城北門,劉國軒帶著幾個親兵,舉著火把登上城牆巡查,來回檢查了兩圈,確定城防無誤之後,他才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城樓處的房間休息。

關上了房門之後,劉國軒立即拿出了藏在袖子裡的密信,他和馮澄世已經聯係了一段時間,正等著鄭成功的最新指示,隨時準備率手下的兵馬割辮反正。

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馮澄世在信中指示他繼續潛伏,等待西南戰事打響,清廷無暇顧及福建的時候再起兵響應,協助鄭成功拿下漳州府。

且說,劉國軒出生於福建汀州府長汀縣,從小就在山區的艱苦環境中磨煉,早就養成了果敢堅定,勇猛好鬥的性格,可謂「智勇雙全」。

順治三年,清軍大舉攻入福建,劉國軒為謀生路,投入清軍,成為了一名吃餉為生的綠營兵,在漳州開始了他的行伍生涯。

那一年,劉國軒還不滿十七歲,也沒人教他什麼家國大義,更沒人告訴他滿清的野蠻統治意味著什麼,他隻是想吃飽飯,活下去。

剛剛到漳州的時候,劉國軒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門卒,但他有勇有謀,很快就在眾多士卒中脫穎而出,升任為了漳州城的守備千總,把守漳州府城北門。

在為清廷效力的這幾年時間裡,劉國軒還曾經受到了原鄭成功麾下將領,當時作為他頂頭上司的清軍總兵施琅的賞識,但畢竟職卑人微,又沒有後台,盡管他在軍事上有所表現,也始終隻是一個不入流的下級將領,聲名並不顯著。

而隨著劉國軒的見識愈發豐富,在清軍中又不受重用。鄭成功在金廈建立抗清基地之後,屢屢擊敗清軍,聲勢日大。劉國軒逐漸產生了投奔鄭成功,建功立業的想法。

看完了馮澄世送來的密信,劉國軒眉頭緊皺,微微嘆了口氣,看起來十分失望,時間拖得越久,他和鄭成功,孫可望等人聯絡的事情就越有可能敗露,這對他來說十分不利。

想到這裡,劉國軒隨即磨墨,然後拿起桌上的紙筆,便要給馮澄世回信,雖然他感覺到了鄭成功並不算十分重視他,但劉國軒卻還想再爭取爭取,他留在漳州,或許到死也都隻是一個守備千總罷了。

很快,劉國軒便寫完了給馮澄世的密信,他是北門守備,密信很容易就能傳出去,這也是他聯絡馮澄世和陳少川等人的優勢。

剛剛放下手中的筆,劉國軒又想到了什麼,猶豫了一會,然後又拿起筆給陳少川寫了一封密信。

雖然陳少川奉孫可望的命令,主動聯係了劉國軒,但劉國軒覺得福建距離湖南太過遙遠,便是孫可望和李定國想要謀奪福建,也是困難重重,更不可能提供什麼支援。

因此,若是在漳州府反正,最好的選擇還是鄭成功。所以他並沒有太在意陳少川的主動拉攏。

隻是,鄭成功的行動太過遲緩,最近似乎還在和清廷議和。雖然李定國遠在廣東,但劉國軒也必須給自己再留一條後路。他可不想吊死在一棵樹上。

而孫可望早就讓陳少川派軍情司滲透進了福建各地,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才若是可以拉攏過來,將來必然是他製衡鄭成功的又一利器。

寫完了給陳少川的密信之後,劉國軒又開始領著親兵,舉著火把巡查城防,並趁機將密信通過吊籃,交給了城外專門負責此事的親信。

看著密信成功吊了下去,劉國軒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扭頭看向了城內舉著火把四處巡邏的兵丁,心中不由得又擔心了起來。

且說,隨著尚可喜,耿繼茂,線國安入駐福建,整個福建的防備力量被大大增強,漳州府城更是增加了三千餘綠營兵,還有一百多是尚可喜手下的老兵,劉國軒的壓力比原來歷史上要大得多。

清廷在福建為尚耿線三人重新劃分了駐防區域和相應的職責。

尚可喜大軍駐防汀州,漳州,延平,邵武四府,主要職責是防範李定國從廣東的進攻。耿繼茂大軍駐防泉州,興化,延平三府,與駐防福州,福寧,建寧三府的線國安一樣,主要職責是防範鄭成功從海上進攻福建。

當然,這三人從廣東開始便合作密切,雖然說因為軍餉錢糧和兵員的分配問題鬧了不小的矛盾,但在對抗李定國和鄭成功的時候,倒是團結一心,相互支持。

畢竟,李定國和鄭成功的厲害,他們既見過,也聽過了。若是還不小心應對,那就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

而隨著陳泰領著兩千滿洲兵入駐福州城,開始統籌清廷的福建防線,尚可喜,耿繼茂,線國安三人更是抱成一團,共同應對陳泰,以免成了對方立功的炮灰。

不過,隨著順治皇帝決定拉攏鄭成功,多次主動派遣使者和鄭成功議和,甚至要將泉州府封給對方安置兵馬,引發了耿繼茂的強烈不滿。但尚可喜和線國安懾於順治皇帝的威嚴,也不敢有任何表態,反正占的又不是他們的防區。

隨著戰爭的烏雲籠罩西南大地,孫可望在湖南,李定國在廣東的軍事活動越來越頻繁,洪承疇和嶽樂也很快達成了一致,決定召集諸將,匯聚南昌城,就鞏固西南防線的三省聯防進行最後一次商議。

孫可望在西南的嚴打行動使得不少內部官員投靠了洪承疇和嶽樂,這讓清軍對孫可望的真實實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重新調整了西南防線。

而且,洪承疇和嶽樂從一開始就極其謹慎,這讓孫可望根本弄不清楚叛逃的官員到底有哪些,隻能大範圍調整防禦部署。

畢竟很多人在孫可望這邊明明已經死了,可是在洪承疇和嶽樂這邊,又活了過來。

不過,就算孫可望完全弄清楚了叛逃的官員,知道有哪些部隊的底細被清廷扌莫清楚了,有些戰略他也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明清雙方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好在,由於孫可望之前還沒有進行軍事動員,投降清廷的又都是軍中的一些中下層軍官和地方知縣等文官,孫可望為了應對這一局麵所進行的調整並未導致一開始的戰略計劃流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