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拚命(1 / 2)

加入書籤

為了第二次東征最終決戰的勝利,從糧草,火槍火炮,盔甲刀槍這些大宗軍事裝備,再到整個永歷-大西復合政權的全麵動員,戰兵,農兵,民夫的征召,孫可望和麾下諸將都已經根據最新形勢做出了調整。

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得西南各地府庫一空,若非大西軍掌握了製水權,有長江,湘江,珠江三大水係為依托運輸糧草軍需,孫可望恐怕根本無法進行如此接近極限的軍事動員。

要知道,若是走陸路,便是全程官道,路上的損耗也是驚人的,更別說西南各處的馬匹全都已經被征作戰馬了,精良的好馬用作騎兵,雜馬用作普通哨騎,大軍將領的護衛,以及輜重營。

便是營莊的耕牛也已經被征發了相當一部分,用以大軍的火炮拉運,以及補充輜重營騾馬的不足。

不過,得益於孫可望控製到戶的基層行政體製,遍布各地的營莊,軍戶,西南大後方幾乎沒有發生過民眾暴亂。

但是,前線戰爭的壓力還是很快傳導到了大後方,特別是秋糧搶收之後,各個營莊之中都已經開始選拔精悍兵馬派往前線。

作為整個政權的最大收益群體,這些農兵平日裡沒少接受忠誠教育。這個時候,無論是因為對孫可望的忠心,還是單純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家人,絕大多數農兵都奮勇報名,搶著上前線。

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勇士,也不缺有骨氣的人,隻要有合理的組織製度,有合理的激勵製度,他們便會為了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國家流血犧牲。

但如果要賣兒賣女,還是缺衣少食,還要拿著隨時可能炸膛的火器才能上陣拚死沖殺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盡管,就算如此,還是有無數仁人誌士投身其中,隻是為了有尊嚴,不當奴才。

不止是這些農兵,便是那些因為傷病已經退役的老兵們,也紛紛站了出來承擔起維護地方秩序的任務。

孫可望通過「土地分配」和「戰時體製」的政策,成功把軍隊綁到了土地之上,他們賴以生存的所有一切都被行政體係控製著,這確保了絕大多數人在沒有內部清洗的時候可以保持絕對忠誠。

這並不是孫可望的戰爭,也不是某些將軍的戰爭,這是所有人的戰爭——贏了便是山河重復,不用跪著,不用做奴隸。輸了,如今擁有的一切,便會立即失去。

與此同時,清廷也沒閒著,正如孫可望,白文選等人的預測的那樣,為了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清廷也進行的極限動員。

隻不過,以小族禦大國的滿清朝廷並不能有效地利用占領區的人力物力財力,隻能依靠滿蒙漢八旗和附屬於其中的包衣。

隻是,這一部分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戰爭,便是算上老弱病殘,也已經隻剩下一百多萬,其中大半都還是包衣,已經不能再經受一次十萬級的軍事損失。

不過,由於順治皇帝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皇權的集中,八旗之中如今無人可與之抗衡,使得他得以充分利用八旗的軍事力量,並不像父親皇太極那般處處受限。

而經過大臣們的最終商議裁決,順治小皇帝最終決定將嶽樂調往湖北,指揮南下的八旗主力大軍,而江西,福建的戰事則由屯齊和陳泰共同統製。

順治原本是不想用屯齊的,但現在清廷已經無將可派,漢人又不能完全信任,與其派年幼的親王宗室,還不如讓屯齊將功折罪。

換言之,清廷根據嶽樂和洪承疇送回的軍報,也已經猜到了孫可望的計劃,最終的決戰地點,同樣選在了武昌。

同樣的,為了確保己方主力大軍能夠獲得戰場主動權,嶽樂在調任之前必須安排好江西和福建兩省的軍務。

在如今兩軍對峙為主,偶爾爆發小規模沖突的情況下,自然沒什麼兵力部署方麵的軍事調整,但交替防區的兩個主將之間,無疑需要妥善的溝通。

「王爺,末將懷疑,李定國現在已經偷偷回到廣東了,留在漳州府指揮大軍作戰的,極有可能是他手下的大將竇名望。」兩人交換了各自防區的基本軍情之後,陳泰又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自從原漳州府守備千總劉國軒叛國投敵以來,已經有三個月,按理說糧草已經充沛,他又號稱調來了五萬大軍,就算實際隻有一半,李定國也應該采取行動了。

可問題是,他到目前為止,還是從未發動過任何大規模進攻。

因此,末將認為,之前李定國在漳州府城的行動隻是為了逼迫鄭成功出兵,破壞和談,他的目標仍舊是贛州府,南安府一帶。」

陳泰即將接任江西,福建兩省的防務,同時麵對李定國和鄭成功兩個硬骨頭,嶽樂又是他的上級,他自然得提前溝通協商好,以確定對方的防禦思路。

畢竟,到時候若是出了什麼岔子,自己如果站在嶽樂這邊的,有嶽樂撐月要,大抵上也不會受多大的處罰。

而且,便是不出岔子,嶽樂作為西南戰場的最高指揮官,後麵的軍隊調度,糧草軍需的轉運,也都需要得到他的點頭。

陳泰必須早作準備,以免事到臨頭,十萬火急之際出問題。

「鄭成功那邊如何?」嶽樂並沒有直接給出意見,他十分信任洪承疇,比幾乎所有人都更加忌憚鄭成功。

「鄭成功如今仍未攻克泉州府城,但興化府全域已經被其攻克,閩北,浙東的幾個重要島嶼也已經被鄭軍占領,作為其軍事進攻大陸的跳板。」陳泰頓了頓,又繼續道:

「鄭軍的實力雖然已經出乎預料,野戰兵馬更是有數萬之眾,但其中大多數都是新兵,還沒有可以攻占全省的能力。

我大軍各部兵馬如今皆已經到位,鄭家不足為懼,但是李定國大軍的實力則遠在鄭成功之上。」

嶽樂點了點頭,他也基本上同意陳泰的想法:

「你說的沒錯,張名振如今又重回了舟山,已經在崇明一帶襲擾了數月之久,看似聲勢浩大,但並無什麼實質性的戰果。

雖然說咱們不能再輕視鄭成功了,當也無需過度重視,高估了他的實力。無論是其中哪一種,相對於整體戰局而言,都是大害。隻有正確判斷,才能最好的利用有限的兵馬達到咱們預期的效果。

咱們最大的隱患,還是李定國,特別是李定國現在還有水師支援的情況下。」

雖然清廷曾經引以為傲的情報係統在大西軍的嚴防死守下,很久一段時間以來都沒有發揮過什麼作用了,但是嶽樂還是根據鄭成功的軍事行動和陳泰的反應,推斷出了李鄭兩人關係並不好,李定國能做到突襲,必然是有水師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