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旗開得勝(1 / 2)

加入書籤

兩支在這一年裡麵都經過了強化訓練的強軍正在觀察著對方的陣型和部署,企圖找出哪怕一點破綻和漏洞出來。

清軍也幾乎同步完成了大軍的部署,嶽樂正站在軍中工匠連夜趕製出來的指揮台之上,眺望北麵明軍的大陣。

殿前軍的軍陣長達數裡,層次分明,一個個長矛方陣線列整齊,旌旗飛舞,士兵肅然挺立,宛如木偶,隻聽號令,方陣移動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絲毫不見一點混亂,看起來氣勢如虹。

各方陣前方擺放著上百門小型火炮,這種火炮其實早已經在福建,湖北兩大戰場上出現過,但並沒有引起清軍高層的重視。

嶽樂看著殿前軍的大陣,隻覺得後背發涼,這樣的軍隊,他從未見過,所有人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他手中的四萬八旗兵,除去首次參加戰鬥的新丁和年邁的老兵,還有近三萬五千精銳,再加上一萬多包衣兵精銳,數千新漢八旗和綠營兵,可謂是整個大清國的最強軍團了,但和對麵比起來,還是感覺少了氣勢,這讓嶽樂十分不解。

但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和政治家,嶽樂很快就將這些想法壓製了下來,他扭頭看向濟度和尚善,以及南一魁,李本深等江西,武昌城內趕來支援的綠營將領。

「大家都看到,孫可望擺出了如此陣型。」嶽樂頓了頓,又道:「你們都說說,咱們該如何破?」

諸將沉默了片刻之後,濟度最先站了出來:「王爺,依我看,孫可望擺出的這個陣型,雖說基本上擋住了正麵,兩翼也有騎兵壓陣,看起來十分妥當。但縱深不足,隻要我們迷惑之,使其軍陣後方的部隊偏向另外一側,再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猛鑿而去,必能一舉擊潰之。」

「王爺,濟度貝勒說得沒錯。」尚善也插嘴進來:「明軍騎兵不足,所以攻擊能力並不強,如今其前陣都是戰兵,槍炮,長槍,刀盾層層疊疊,最後還有騎兵壓陣,無非就是想要增強防禦力,消耗我大軍騎兵。但如此一來,其也就隻能被動防禦,處處挨打了。」

「細說!」嶽樂眼前一亮道。

「我大清騎兵來去如風,在戰場之上向來所向披靡,孫可望所部之陣又是長陣,左右難以相顧,隻要一處破,便處處破,絕難久戰,而往來突襲正是我騎兵之利。如此一來,隻要大戰開始,孫可望為了維持戰線穩定,就得不斷投入預備兵馬,直到無兵可用,陣型大亂。」尚善侃侃而談道。

嶽樂聽罷,不由得眉頭緊皺,他並不覺得孫可望會如此愚蠢,事情也不會那麼簡單,對方這樣布置,背地裡應當是有什麼製勝的方略的。但濟度和尚善兩人都沒說到點子上,而且太過輕敵了。

而且,孫可望所部的騎兵隻有少數部署在陣前,其餘的都在後方壓陣,若此龐大的一支機動力量,是絕對不能小覷的,一旦己方的陣線出了什麼岔子,極有可能會受到對方的致命一擊。

「王爺,兩位貝勒,末將倒是覺得,孫可望所部之陣另有妙處。」李本深忽然出列,拱手抱拳道:

「明軍軍陣戰線雖長,但每一個小陣之間的距離隻有二三十步,大陣之間也不過四五十步,都在火槍的射擊範圍之內,其後方還有騎兵壓陣,戰兵,槍炮兵,騎兵,相互之間可以隨時支援,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而且,明軍陣前的那些火炮殺傷力極強,射速又十分快,我大軍若是硬沖,恐怕很難取得突破,末將覺得這是孫可望決勝的關鍵。」

李本深在武昌城外和殿前軍交手了數次,對殿前軍的武器裝備,戰鬥力,戰術,乃至是兵種之間的配合熟練度都十分了解。

這也是嶽樂要洪承疇派一個得力的人出城支援的原因。他原本想要王輔臣的,但是洪承疇沒舍得,最後就派了李本深突圍出城支援嶽樂。

嶽樂聽罷,隨即點頭同意道:「李將軍說得沒錯,不止是明軍的戰兵,槍炮兵,其後匯聚的上萬騎兵同樣是一個巨大隱患,隨時可能成為大戰勝負的決定因素。」

清軍昨日剛剛奪下的兩個荒村今日就因為殿前軍主力抵達而失去了,嶽樂好不容易通過戰略進攻取得一點戰場優勢也隨之失去。

這些都使得他已經開始懷疑自己出兵攻占荒村堡壘的所謂進攻,都是孫可望設下的圈套。所以,現在麵對孫可望有些令人迷惑的部署之時,嶽樂的提防之心不是一般的強。

而另一邊,孫可望和白文選,馬寶,張勝,葉應禎,關有才等手下心腹大將也站在望台之上,觀察著清軍的動向。

盧名臣今天早上突然傳來緊急軍情,說是漢陽方向的清軍存在異動,似乎要強行渡河,雖然孫可望覺得這隻是清軍引誘他分散兵力的把戲,但心中仍舊不由得擔心起來。

眼前的滿清大軍黑壓壓一片,各旗兵馬旗幟,衣甲都十分鮮明,其後還有上萬精挑細選出來的包衣兵,他們明顯因為久經戰陣,成為了嶽樂的預備役。至於其餘的包衣兵,似乎都被當成了苦力來使用。

這個時候,就不是兵馬越多越好了,那些因為近幾年接連大敗,臨時補充進來,戰鬥力,裝備兵甲都不能滿足戰場需求的新包衣兵,自然不能安排上陣。除非到時候需要用他們來斷後。

這種強軍之間的大戰,是容不得有任何閃失的!

孫可望和手下諸將一番觀察之後,很快就對嶽樂的戰略意圖有了猜測,特別是其集中大量騎兵在西麵長江沿岸一側的部署。

不過,嶽樂此舉具體是為了什麼,諸將都還沒有個定論,疑兵之計,聲東擊西,亦或者說重兵突破?無論是哪一個都有可能,而且戰略意圖其實都類似,隻是進攻的方向不一樣。

而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的。孫可望並沒有那麼多兵馬,可以隨意加強軍陣任何部位的防禦,所以隻能依靠戰場上的指揮藝術,來擊退敵人。

不過,除此之外,嶽樂的部署倒也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兩支軍隊其實在底子上是一樣的,本質上都是明朝廷北方邊軍的底子。隻是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了不少的改革罷了。

隨著兩軍陣前,騎兵的鼓號聲響起,孫可望和嶽樂各自派出的數千騎兵先鋒最終還是爆發了大戰。

殿前軍兩個千總部,一千五百餘騎兵成三列陣型,以兼顧騎兵軍陣的寬度和縱深,長槍,鈀,月要刀依次成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馬上的騎兵都是統一的鎖子甲加棉甲,三層防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