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嚴峻的局勢(1 / 2)

加入書籤

隨著孫可望大軍圍困南京,長江沿岸除了少數幾個城市,基本上都已經被明軍收復,清廷在江南浙閩地區的統治也隨之被分成了江南,江北兩部分。

不止如此,受到孫可望圍困南京的影響,山東,山西,河南等北方省份的義軍趁著清軍腹地兵力空虛之際,再度活躍起來。

而這些義軍有了軍情司的糧食支援,又經過了老兵數月的訓練之後,戰鬥力大幅提升,若不是缺乏盔甲火藥等裝備彈藥和攻城器械,聲勢還能更大。

與此同時,李來亨和劉文秀也開始了行動,高第固守南陽,吳三桂一麵和劉文秀繼續保持秘密聯係,一麵聯合陝甘地方力量,正積極謀取更高的權力。

不過,阿爾津和李國翰的掣肘又使得他頗為忌憚,並不敢明目張膽。這個時空的吳三桂因為保寧之戰的失敗和之後的一係列局勢變化,並沒有原本那樣的膽識。

要知道,便是原本歷史上,這一年的吳三桂也還沒有任何稱帝的心思,更別說是現在了,他更想做的是一個鎮守一方的實權軍閥。

但如今的局勢還不明朗,要想立於不敗之地,他需要更多的籌碼,讓劉文秀答應他更多要求,而清廷的承認在這上麵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畢竟,吳三桂經歷了那麼多勾心鬥角,在戰場上也是九死一生,政治嗅覺已經極其靈敏,劉文秀的推脫和敷衍讓他明白了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斃。

換言之,這已經不是當初山海關的那個吳三桂了,他若是再毫無依托地反正投明,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裡去,孫可望,劉文秀這些人可不需要他打仗。

所以,當孫可望圍困南京的消息傳到西安之後,吳三桂在阿爾津,李國翰,金礪等人麵前固然是一臉憂愁,擔心不已,但心裡早就已經樂快花了。

而正如他所預料,清廷在收到消息之後不久,便開始重新謀劃陝甘地區的部署了。隨著局勢的惡化,從這裡抽調出珍貴的數千八旗精銳兵馬,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清廷的滿洲貴州中,做好最壞打算,退回關外固守,甚至繼續北撤黑龍江的一派已經得到了順治和孝莊的重視。順治皇帝甚至還派出了大臣出關籌備,特別是黑龍江流域不斷傳回的壞消息,原本清廷無暇顧及的,但現在也成了極重要的事情。

當然,這些都無礙真正的大局,決定著明清命運的大戰,在江南,在南直隸,江西和福建,是孫可望,李定國和鄭成功,他們的對手,是嶽樂,洪承疇,屯齊和陳泰

在孫可望率主力繼續東征之後,張勇和陳德多次派兵出城襲擾城外的殿前軍,但全都無功而返,不過也沒有損失什麼兵馬,雙方都因為兵馬不占優勢,仍舊處於僵持狀態——安慶仍在清軍手中,城外依舊是殿前軍。

而南京城外,局勢還要更和平些,孫可望並沒有立即攻城的打算,他現如今麾下包括張煌言,馮雙禮兩部人馬,總兵力在十萬以上,這可不是包含輔兵,家屬的虛數,而是真正的實戰之兵,但對於南京城這種比武昌還要大得多的堅城,他並不算占有多大優勢。

就像嶽樂和洪承疇在等屯齊和陳泰一樣,孫可望也在等李定國和鄭成功,隻要李定國和鄭成功一路勝了,南京城內的清軍必然軍心崩潰,那個時候,才是真正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小代價取得勝利的時候。

南京城雖然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但孫可望並沒有要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它的意思,他的敵人雖然隻有韃清,但對手卻不止這一個。

江西撫州府,李定國仍舊在猛攻東鄉,撫州府城也同樣還是圍而不攻。東鄉城雖然經過了加固和修繕,城中兵馬糧草充足,但也經不住李定國五萬多大軍,三十多門千斤火炮的連續猛攻。

而漢岱和劉芳名也沒有尚可喜的本事,並不能依靠主動進攻,擊退李定國的兵馬。若是不出意外,東鄉城破,如今隻是時間問題。

「李定國的斥候到了龍虎山?」屯齊看著那幅掛在牆上的抽象派地圖,在那裡自言自語了一會,聽到了有人走進來之後,才轉過身,對著走到他麵前的蘇克薩哈問道:「東鄉還能堅持多久?」

蘇克薩哈沒有回答,直接把漢岱派哨騎送來的求援信遞給了屯齊,然後就坐到了一邊的凳子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