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自作聰明和巧合事(1 / 2)

加入書籤

應天小學的事, 待將領們打完陳漢回應天時,許多人都看出了不對勁。

要麼應天小學之後就被這群文人把持,要麼朱元璋再次得罪文人,好不容易因為厚待百姓而增加的一絲絲文人好感度又清零。

對方用的是陽謀。

朱元璋的下屬們先回家敲打自己的家眷, 讓他們別摻和這件事。已經不小心沒腦子摻和進去的將領, 隻能備了厚禮等著朱元璋回應天, 然後通過朱元璋去向陳標道歉。

他們都知道陳標隻是棋局中的一顆棋子,陳標的想法不重要, 關鍵看朱元璋如何做。

誰曾想,朱元璋還未出手, 他們以為的棋子陳家標兒直接大殺八方,差點把棋盤都砸了。

朱元璋的下屬們拿到應天城中的情報,都驚得半晌說不出話。

「這真的是陳標自己的想法, 沒有高人在背後支招?」朱亮祖嚇得嘴唇直哆嗦,話都差點說不圓。

他想起自己在去打陳漢的路上, 嘀咕了不少陳標的壞話。

不不不,他不是說壞話, 隻是合理質疑!

但陳標這個小孩子, 會不會心月匈比較狹窄,記他的仇啊?

俞通海瞥了朱亮祖一眼,不想說話。

他和朱亮祖都為廬州人。朱亮祖歸服朱元璋後,就認他為老鄉,攀關係。

朱亮祖很會打仗, 否則朱元璋也不會對朱亮祖二擒二縱,在朱亮祖反叛過一次後, 還納他為大將。

多個老鄉多條路, 俞通海自然也認了這個老鄉。

但俞通海現在有點後悔。

朱亮祖雖然打仗腦子很好, 但為人處世真的很沒有腦子。

俞通海的父親俞廷玉和廖永忠的兄長廖永安同為巢湖水軍首領之一,一同投靠朱元璋。

俞廷玉戰死,廖永安戰敗被俘,朱元璋的水軍元帥才變成俞通海和廖永忠。

巢湖水軍不僅是朱元璋第一支水軍,也是朱元璋麾下目前固定編製的水軍。俞通海跟隨朱元璋已經八年,自然也混到了半心腹的位置。他地位穩固後,看沒腦子的朱亮祖就有點自己被拖後腿的感覺。

可這老鄉都認了好幾年了,也不可能撕破臉,俞通海隻能拐彎抹角提點朱亮祖:「陳標是不是真厲害,洪都府守將都快把陳標奉為神了,你還不了解嗎?趙德勝是主公的同鄉和元老,鄧愈是在主公最困窘的時候第一個率部投靠主公的人,薛顯是個性格暴虐的亡命徒……這些人個個眼高於頂,他們都聲稱自己功勞遠不如陳標,還能有假?」

朱亮祖垂著腦袋,一言不發。

俞通海又道:「再說那神秘的陳國瑞。雖我沒見過他,但陳家的名聲你還不知道?我們大軍吃的用的穿的,全是陳家一手經營。陳家家主的腦袋,懸賞金額比咱們徐達徐大元帥還高得多。還有那城中賦稅製定、商業規則……凡是和錢沾邊的事,哪一點沒有陳家沾手?」

朱亮祖結結巴巴道:「這、這樣啊,有點厲害。」

俞通海扶額:「不是有點厲害,是很厲害!獨一份的厲害!你我算是厲害的將領,但能替代我們的人數不勝數!即便是主公麾下水軍將領奇缺,我死了還有我弟弟,還有廖永忠。陳國瑞死了,陳家散了,你想想,有誰能替代陳家?」

朱亮祖這才在腦海裡細思陳家在朱元璋麾下做的事。

這些事不思索的時候,很少有人在意。待細思之後,陳家所做的事仿佛潤物細無聲,已經融入朱元璋麾下領地方方麵麵,仿佛一張大網,將朱元璋所有勢力都套了進去,仿佛無冕之王。

朱亮祖驚出了一身冷汗:「主公、主公居然如此信任陳家?還是……還是……」

朱亮祖眼神遊移了一下,壓低聲音道:「陳家是不是太囂張了一些?」

俞通海道:「我原本也以為陳家太囂張,雖立的功勞很大,但風險也很大。誰能容忍自己的勢力全部被另一個人掌控?但現在看來,主公和陳家是真的相互信任。你認識陳國瑞嗎?」

朱亮祖疑惑:「你說什麼廢話?」

俞通海露出被噎住的表情。

和低智商的人說話,真的非常非常難受!

他隻好不再打啞謎,直白道:「除了主公少數發小心腹,幾乎沒有人見過陳國瑞。陳國瑞的官職不顯,功勞也未曾公開過。他簡直就像是白乾活不拿錢。而陳標卻異常高調,不僅成為主公麾下將領後代的小先生,此次陳標小軍師之名,顯然也有主公幫他宣揚。」

朱亮祖若有所思,但沒思出個好歹來,繼續用迷茫的眼神看向俞通海。

俞通海再次扶額,道:「我猜陳家和主公已經形成了默契。陳家的功勞可能直到主公當皇帝也不會顯露;陳家現在的人脈將來會直接交給主公,成為主公的文官,甚至現在陳家實質上的家主可能就是主公本人。」

「陳家的這些犧牲和退讓,主公會全部補償到陳標身上。主公把自己的嫡子藏得死死的,卻早早宣布陳標為嫡子伴讀,將未來太子和陳標綁定。這是承諾陳家百年富貴啊。」

俞通海分析著分析著,對陳家越來越佩服。

能舍下當下富貴,去拚一個朱元璋未來的承諾,陳家的心月匈和眼界,真是令人感嘆。

陳家如此信任朱元璋,朱元璋是否能不辜負陳家的信任?

俞通海換位思考,他認為未來陳標隻要不反叛,恐怕就算太子換人做,朱元璋也會讓陳標成為新的太子的輔佐。

這沉甸甸的信任,是個人就會被感動吧?

朱亮祖有些坐蠟了,他焦急道:「我、我……你、你的意思是,我可能因為一時嘴欠,得罪了主公未來的心腹重臣?」

俞通海白了朱亮祖一眼:「你看看陳標在洪都立下的功勞,又看看陳標在應天輕描淡寫便讓我等以為非常難處理的那群大文人丟盔棄甲,你說他是主公未來的心腹重臣?有才華的人,是不需要看年齡的!」

朱亮祖頹然地癱在椅子上,半晌說不出話。

俞通海見朱亮祖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拍了拍朱亮祖的肩膀,道:「不過你隻是嘴欠了幾句,以陳家連眼前的富貴都能舍棄的心月匈,大概率沒把你放在心上。隻是主公小小的懲戒了一下你,敲打了一下你而已。」

朱亮祖茫然:「啊?主公敲打我了?什麼時候?」

俞通海:「……」

俞通海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從亮,你在開玩笑嗎?主公都做得這麼明顯了,你完全沒發現?」

朱亮祖更加茫然。

俞通海頓時不知道是同情媚眼拋給瞎子看的主公,還是這個腦袋完全不開竅的朱亮祖。

朱亮祖連主公如此明顯的敲打都看不懂,將來怕不是直接一路走到黑,往抄家滅族的絕境走吧?!

俞通海解釋:「從亮啊,主公不是最初有讓你率兵攻伐陳友定的意向嗎?後來換成了徐元帥親自領軍?」

朱亮祖道:「是啊。原本徐元帥不去,我就去;徐元帥去了,那還輪的上我?」

這不是很正常嗎?不正常嗎?

俞通海反問:「從亮,你就沒考慮過,主公臨時讓徐元帥替代你出征,可能是對你不滿,讓你反省一下?」

朱亮祖:「……」

反省?完全沒有反省。

朱亮祖完完全全沒有意識到有任何問題呢!

原本歷史中,陳漢政權要在第二年才會被完全消滅。消滅陳漢政權之後,朱亮祖率軍攻打陳友定,雖因狂妄輕敵讓倒黴的胡深馬失前蹄陣亡,但他也一鼓作氣平定閩廣,累功封侯。

朱元璋信任朱亮祖,讓其坐鎮兩廣。朱亮祖卻狂妄自滿,勾結兩廣豪族為非作歹,誣告番禺知縣道同,導致道同被冤殺。

之後,為非作歹的朱亮祖父子二人被朱元璋召回處死。

但朱亮祖又沒開千裡眼,他怎麼知道自己封侯的功勞就來自福建兩廣?徐達替代了他,他恐怕湊不夠開國就封侯的功勞,更不可能去兩廣當土皇帝了。

他不知道,所以他沒反省,他還在應天府提著鳥籠四處閒逛,每日去戲樓裡追新戲連載,過得可瀟灑自在。

俞通海看著自家沒腦子老鄉的眼神略帶憂傷。

朱亮祖看著自家有腦子老鄉的眼神還是如此迷茫。

俞通海破防了。

他連連擺手讓朱亮祖快滾。他再看著朱亮祖這張智障臉,恐怕會氣得心窩子疼!

朱亮祖擠出眼淚,抱著俞通海揮舞的手不撒手:「別這樣啊!救救我啊!老鄉!我們是老鄉!我接下來該怎麼做?是乖乖在家裡吃素反省嗎?」

俞通海罵道:「為什麼反省要吃素啊!反省就是認真反省,思索你什麼地方做錯了!以後更加謹言慎行!」

朱亮祖:「……」他一雙銅鈴大的眼睛,明明白白寫著兩個字,「不懂」。

俞通海把朱亮祖趕走了。

朱亮祖再不走,他都想揍人了。

朱亮祖灰溜溜離開,倒也沒有記恨俞通海。

他也知道自己這個蠢蠢的模樣有些氣人,但他也沒辦法,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

如果朱亮祖是個聰明人,就不會在第一次被朱元璋抓住並厚待後叛離了。

朱亮祖扌莫了扌莫腦袋,去找另一個老鄉廖永忠。

廖永忠是無為州巢縣人。無為州屬於廬州府管轄,大家都是老鄉,都可以依靠!

廖永忠聽完朱亮祖來意後,哭笑不得。

他與俞通海守望相助,早已經結成義兄弟。能把他那個有著十足耐心的兄弟氣得趕人,朱亮祖這功力也是絕了。

廖永忠道:「我夫人希望能讓兒子提前入學。你兒子也到了該上學的時候了,何不與我一同備禮去應天小學拜訪陳標?主公說不準我們接觸陳家,但有正當的理由,去應天小學尋找陳標,應該是沒問題的。」

朱亮祖眼睛一亮:「對啊!等我兒子給陳標當了學生,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陳家了!」

廖永忠哭笑不得:「恐怕不能。應天小學中的學子們的長輩也是不被允許去陳家的。」

朱亮祖眼神黯淡:「那、那也行吧。至少能多送點禮,表明我隻是嘴欠,沒有惡意。隻是不知道陳標喜歡什麼?如果送的禮他不喜歡,會不會認為咱們輕視他?陳標是讀書人,我可不會挑給讀書人的禮物。」

朱亮祖是個大老粗,就喜歡金銀財寶。但陳標身為豪商之子,恐怕見膩了金銀財寶。

廖永忠道:「結交友人和行軍打仗一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準備派人觀察陳標一陣子,扌莫清陳標的喜好。」

朱亮祖想也沒想,認為應該跟著聰明人走,於是立刻道:「我也加入!」

一個不聰明和一個大聰明就這麼派出了自己的家丁,偷偷跟蹤和打探陳標的喜好。

他們才派出人跟蹤了陳標一天,當晚朱元璋就得到了自家寶貝兒子被跟蹤的消息。

朱元璋大怒,以為誰要對陳標不利。

經過嚴查後,朱元璋脫掉了陳國瑞的馬甲,氣勢洶洶來到元帥府,讓朱亮祖和廖永忠滾過來問話。

朱亮祖和廖永忠都十分茫然,不明白為何朱元璋會如此生氣。

當朱元璋把跟蹤陳標的人丟到他們麵前時,兩人雖然心慌,但也沒認為自己錯到哪,老老實實說出自己的打算。

我們隻是想送禮,所以提前扌莫清陳標的喜好而已!我們沒打算對他不利!主公你請嚴查!

朱元璋的謀士們都被派去了各大將領身邊,連宋濂這個不太會打仗的人也被派到地方上修學校去了。

現在朱元璋身邊隻有朱升和剛投靠的季仁壽。

朱升和季仁壽一左一右站在朱元璋背後,看著這兩個自作聰明的人,都露出了看傻子的眼神。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給兩人賜座。

他對廖永忠道:「就朱亮祖這個蠢貨,想不出這個主意。主意是你出的吧?」

廖永忠訕訕道:「是、是我。」

朱元璋嘆了口氣,道:「我早就發現了,你經常派人打探同僚的消息,也打探我的消息,扌莫清眾人的喜好,才能在眾人那裡如魚得水。你是好意,我便沒有提醒你。不過……唉。」

朱元璋對朱亮祖道:「從亮,滾過來陪我喝酒。朱先生,季先生,你們好好和廖永忠聊聊吧。」

朱亮祖一頭霧水被朱元璋拎到旁邊,被朱元璋猛灌酒。

廖永忠看著兩位板著臉的老先生,魁梧的身軀不由自主萎縮了一下。

時人都尊敬讀書人。身為武人,對上有學問的大先生,總會覺得矮一頭。

朱元璋離開,朱升和季仁壽就徑直坐下了。

下人奉上茶水,三人喝著茶聊起來。

主要是朱升和季仁壽在苦口婆心教導廖永忠。

他們看出來,主公對廖永忠容忍度很高,給予的希望也很高。廖永忠目前看來對主公也很忠誠,且人很聰明。

但最容易死的不是蠢貨,而是自作聰明的人。

廖永忠八麵玲瓏,善於揣測別人的心思,常自作主張。若將來主公當了皇帝,這就是窺伺聖蹤,私揣聖意,是最犯忌諱的行為。

經過朱升和季仁壽苦口婆心教導後,廖永忠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朱元璋多次下令不準其他人接近陳家,明顯陳家有大秘密。他派人跟蹤陳標,就是窺探朱元璋不準其他人知道的秘密。

朱升道:「現在你不要再把主公當做大帥,而是該把主公當做未來的皇帝了。你想想你做的事,去跟蹤皇帝的心腹重臣,揣摩心腹重臣的喜好以討好,這在哪朝哪代都是會被皇帝厭惡的事。」

季仁壽道:「我聽聞你還交好元帥府文吏,詢問主公的生活。在你看來,你是關心主公,但若主公是皇帝……唉,你自己想。」

廖永忠冒出了一腦門的冷汗,連連對朱升和季仁壽抱拳作揖:「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先生,謝謝你們,我、我糊塗了……」

季仁壽見廖永忠真的在反省,笑道:「你明白便好。主公故意避開,讓我們與你好好說道,就是現在並未惱你,隻是擔心以後的事。你明白就好。」

朱升繼續板著臉;「我知道你對主公忠誠。但忠誠就該時時以主公為主,向主公匯報,而不是打著為主公好的旗號自作聰明。你這次接觸標兒,可不隻是為了孩子入學吧?」

季仁壽不了解廖永忠。他看了朱升一眼,又看了不斷擦汗的廖永忠一眼,暫時沉默。

廖永忠擦著腦門上的汗,道:「我……我隻是……」

朱升半闔的眼目一張,怒喝道:「都到此刻,還不招來!」

廖永忠心頭激盪,藏在心底的話脫口而出:「我隻是想讓標兒幫我算算,能不能救回兄長!」

他說完後,身形瞬間佝僂,仿佛被抽掉了脊梁骨,整個人都垮塌了。

季仁壽疑惑:「兄長?」

朱升怒張的眼目又半闔上,變回溫和的老儒生:「他兄長在六年前被張士誠俘虜,如今在張士誠牢中。」

季仁壽更疑惑了:「這種事,為何他不向主公詢問,卻要找標兒?」

朱升道:「所以說他蠢。他擅自揣摩主公的意圖,大概以為主公已經放棄廖永安。」

朱升深深嘆了一口氣,對季仁壽將當年之事道來。

廖永安被張士誠俘虜後不久,朱元璋俘虜了張士誠的弟弟張士德,張士誠便想用張士德換廖永安。

但廖永安隻是朱元璋麾下一普通將領。張士德不僅是張士誠的親信,還是當時張士誠軍中實權的二把手,深受張士誠將領軍士愛戴,和張士誠另一個廢物弟弟張士信完全不同。

張士德在張士誠勢力的地位,相當於徐達再加上沒背叛的邵榮,且還要再加一個朱文正——那個朱元璋唯一的侄子朱文正,不是現在的「陳文正」。

這種交易,怎麼想都是做不成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三國!開局一張嘴,發家全靠吹 左道修仙:我靠模擬無敵 鮮肉那不識好歹的後媽 全球卡牌,我加載了萬能尋卡地圖 獵戶家的小嬌嬌 重生在國民女神的演唱會 惡靈騎士的諸天裁決 文娛騰飛 夢境遊戲看門人 我怎麼會成了反派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