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引葭赴岸(2 / 2)

加入書籤

榆哥兒伸手刮了一下小姑娘的鼻子,笑道:「你是哪邊的呀,小應聲蟲。」

楊夫人與幾人說笑一回,問道:「你們在看些什麼書?給我也說說。」

「哥哥這幾日在與我們講解《九章算術》,方才講的是引葭赴岸的題。」

「哦?那我今個兒,也來聽聽林夫子的課。」楊夫人有些興致,打趣兒子道:「若是講的不好,可是要罰的。」

林榆笑著給林母作揖,道:「那兒子就給太太講講,有什麼謬誤,還請太太原諒則個。」

楊夫人招呼穀雨幾個大丫鬟道:「都一塊兒來聽聽林夫子的課。」

穀雨幾人也樂的湊趣,各自移了凳子來坐著,向榆哥兒討饒道:「還望先生不要嫌棄我們幾個蠢笨才是。」

眾人皆是笑了。

林榆吩咐小丫頭去取了一塊黑板、兩隻粉筆來。小丫鬟拿了東西也不走遠,隻站著旁邊聽著。

林榆在黑板上寫下「引葭赴岸」的題目,又在邊上畫了草圖,方才轉麵看向楊夫人幾人。

楊夫人本抱著兩個小姑娘說笑,三人讓林榆講題也是因著有趣,並不是想學勞子勾股。

可見林榆自拿起粉筆,在黑板上書寫的模樣,舉手投足都散發著的自信從容,轉過身來看向你時,雖不似其他夫子那般嚴肅,卻也讓人感受到知識的神聖。

彷佛前麵站著的不是楊夫人的兒子,黛玉的兄長,林府的公子,而是一位寬厚博學的師者。

林夫子見眾人安靜下來,向眾人施了一禮,便開始了「引葭赴岸」的講解。

林先生先讀了一遍題目: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適與岸齊。問水深、葭長各幾何。」

而後解釋道:

「一個池子一丈見方,就是說池子廣、縱皆是一丈長。在池子中央生長了一株蘆葦,蘆葦高出水麵一尺,拉著蘆葦到岸邊,正好與池岸齊平。求問:池水的深度、蘆葦的長度各是多少?」

停頓片刻,怕有人不理解,復又解釋道:「一丈也就是十尺。」

「我們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林先生等眾人思量片刻,輕聲詢問道。

「我知道,勾股術!」沫沫驕傲地回答道,顯然是林榆前兩日講過的。

「對,勾股術。那麼勾股術是什麼樣的?」

林榆知曉要講解證明勾股定理怕是不能夠的,隻向黑板上寫著:

勾積加股積等於徑積

林夫子又取了另一種顏色的粉筆,在圖上標明蘆葦與河岸構成三角形的「勾、股、徑」。

徑指斜邊,勾是短的直角邊,股是長些的直角邊。

「榆哥兒,這積是何意?」楊夫人問道。穀雨等丫鬟亦是點頭表示不解。

「積乃是兩數相乘的得數,例如:此題中的勾乃是五尺,即池子廣的一半,它的勾積就是五五二十五。」

楊夫人並幾個大丫鬟方才理解,黛玉沫沫二人雖年幼,卻是聰慧過人,亦是能夠明白。她們畢竟讀過書,算是有些基礎。

隻旁邊站著的小丫頭們,大多連字都不識幾個,隻是瞧個新鮮玩意兒。

林榆接著道:「此題勾長五尺,股較徑少一尺,又根據勾股術,想必大家能夠求解出答桉了罷?」

「股長一丈二尺,徑長一丈三尺。」黛玉率先算出答桉。

「沒錯!」林榆心中暗道妹妹果然聰慧過人,不過第一回接觸勾股術便能快速用其解題。

林夫子又向眾人講解了一番解題的思路與方法,方才結束了此次「引葭赴岸」的講解。

林榆朝楊夫人作揖,笑道:「不知兒子這堂課,太太聽著可還好?」

楊夫人卻是沉思不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重生之我要做明星 狗生 重生後她戰死的相公回來了 宵甜一枕眠 穿越到紅旗渠 二婚甜如蜜 一覺醒來,戀愛遊戲變驚悚遊戲了 渡仙在劫樂 柳樹歷險記之凡人篇 我在明日方舟裡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