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從小城市到大城市(1 / 2)

加入書籤

1999年的春天如約而至。

來城發生了很多大事,最大的一件莫過於在兩年前撤市劃區,並入了港城市,變成了大城市的一個區。馬路修得筆直開闊,一條快速路貫通南北,從東海街道到港城市中心,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就到了。

發生了如此的劇變,謝宏軒說不上哪裡好,哪裡不好,活了大半輩子了,突然變成了「大城市」的人,這讓他有些無所適從。要問還有什麼不好的,就是這幾年大興土木工程,建了不少公園,把路邊的雜草雜樹給修理乾淨了,他不能像以前那樣,一邊遛彎,一邊撿柴火了。所以,謝家的土灶基本上不用了,基本完全依賴液化氣了。

同樣是在香港回歸那一年,來城規劃了好幾項民生工程,儒林街絕大多數住戶家裡都修了廁所,一半人家家裡安裝了暖氣片。在那段時間裡,各種機械車在馬路上轟鳴作響,住家裡則是各種電鑽和大錘的聲音,盡管非常吵鬧,但大家都在吵鬧中不斷升級著對新生活的向往。

這一次,謝家每個成年人都出錢出力,第一批裝上了暖氣片,告別了用土炕取暖的方式。整個冬天暖意融融,非常愜意。老人都是念舊的,謝宏軒時常懷念土炕的好。但是,當老伴問他願不願意換回土炕時,他搖頭說道:「我又不傻,哪樣舒服,我能不知道嗎?」

日子確實是越來越舒服了。出門就是一條氣派的交通要道,家裡則用上了各種現代化的設備。一點點的循序漸進,都匯集成了耀眼的「日新月異」,不知不覺間,來城越來越有城市的樣子了,

謝沖趕上了好時候。在並入港城之後,東海中學的前綴加上了「港城市」,謝沖可以跨區報考高中。恰好東海初級中學分配到了幾個可以考港城二中的指標生。說是幾個,其實隻有兩個。而這兩個名額,幾乎毫無懸念地落在了謝沖和汪浩川的頭上。

在1998年的夏天,謝沖收到了港城二中的錄取通知書,和汪浩川一起,以微弱的優勢進入了實驗班。進入省重點的實驗班,幾乎意味著「211」穩了,謝慶收高興得合不攏嘴,在路口放了好幾掛鞭炮。

為了招攬人才,來城一中開出了很好的條件。隻要謝沖願意在來城一中上學,那學雜費住宿費全免,還可以拿獎學金。而港城二中人才濟濟,謝沖還沒有優秀到讓二中減免學費的地步。

但是謝慶收非常堅決地讓兒子去二中讀書。他一再跟兒子強調,高中的學費和生活費,家裡完全負擔得起。他要做的,就是一門心思讀書,不要有任何金錢方麵的顧慮。

汪浩川的父母就沒有這樣的見識了。兒子考得不錯,汪玉春也驕傲,但他還是守著自己的錢袋子,舍不得在孩子身上投資。按照他的說法,女兒在來城一中考上了北大,那兒子也能行,沒必要一定要去大城市上學。

但是汪靖怡非常果斷地做出決定,她堅持讓弟弟去港城二中讀書。她每年都拿高額獎學金,還做著各種兼職,完全負擔得起弟弟的生活費。雖然去大城市生活壓力會很大,但是得到的機會卻多得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大唐:開局長樂公主拜我為師 重生後,我拐走了未來的權臣 這軟飯我吃定了 A1禁行區 女帝誅殺十年功臣,王朝烽煙四起 我身邊的那些詭異事件 交趾猛人 娛樂:瘋狂掙錢,卻成了全民偶像 我寫個小說,咋就成仙帝了? 足壇之優雅的獸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