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純善之臣(2 / 2)

加入書籤

看到劉徹忍俊不禁,神態慢慢鬆弛下來,東方朔也是舒緩了一口氣。

即便他研讀過漢史,自問已是對漢代歷史及知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較為深厚的了解,但真的與自己麵前這位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劉徹坐而論談之時也是感到有些應付不過來。

「大漢臣民,世受天恩,自幼可讀經書著論,歲歲可享熱食,寒冬能著厚衣,亦可說是時刻感受皇恩浩盪。」

「陛下待臣親厚,不計較臣的冒失無禮,反倒對臣親信有佳,如果沐浴在這樣的恩寵之下,還不秉持純善之心,每時每刻想著如何報效陛下,報效國家,這樣的人又怎能稱之為人呢?」

東方朔此番話語幾乎是未經思索,暢然而言,目色之中更是滿含真炙之色,不容人質疑分毫。

作為21世紀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五好青年,更是融合了原主一半的記憶,東方朔深知身為臣子應該秉持怎樣的思想,如何做人行事方才是為臣之道。

他雖然心高誌遠,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想著能夠憑借自己的才學平步青雲,在這大漢盛世之中施展自己的宏圖偉誌,可以在史書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無論是他還是原主,對於國家以及明君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是沒有半分弄虛作假的。

劉徹看著麵前跽坐在地神色肅然、目光堅定,恭然行禮的東方朔,劉徹此時的表情之中也是露出了些許的欣賞之色,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

作為帝王,劉徹的識人觀勢之術可謂絲毫不比自己的先輩們差,僅僅隻是兩眼一掃而過,他就能看出東方朔此番話語是否為真。

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能臣賢士歷朝歷代都不缺少,可像東方朔這樣既負才華,又能秉持一顆至純之心的臣子,可謂是少之又少。

更何況,他的性情亦是不同於朝堂之上的諸公眾臣,讓劉徹很是喜愛。

「此前朕詔舉賢良,征辟詔書下達之後,朕用三月之時閱盡天下學子之書,這其中最令朕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你。」

說到這兒,劉徹便是一頓,看向了東方朔。

未等東方朔言語,劉徹便是繼續說道:

「另一個,便是董仲舒。」

聽到這兒,東方朔算是大概猜到劉徹今日將自己召進宮來的緣由了。

此前征辟人才,各地舉薦一百多人,而這其中在後來的歷史上最有名的兩人,就是寫了三千竹簡的東方朔,還有政治理念和劉徹高度契合的董仲舒。

隻是,他之所以能夠留名史冊,是因為智計過人,留下了不少軼聞趣事;而董仲舒,則是後麵劉徹新政之時的左膀右臂,提出了無數的治國良策。

他們兩人,對於劉徹而言,一個是取樂逗笑的近臣;一個便是即位之後,大刀闊斧施行新政的左膀右臂。

雖都是親信之人,本質上卻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黑的顏色 諸天止戈 來自星空的詭秘入侵 喜得二寶財閥老公找上門 詭異受害者 護國狂龍 大牌棄婦老公今夜禁止回家 絕世唐門之時空雷神 女戰神歸來:帶著全靈根回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