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施琅返廈(2 / 2)

加入書籤

轉身進入帥帳,片刻後返回,向吳英拱手道:「吳總鎮請。」

其他將官未得通傳不敢進去,隻能站在帥帳門口等候,誰也不敢開口說話,二十多人靜悄悄站立寂若無聲。

午後陽光斜射照在厚重盔甲上映出森冷寒光,廈門氣候炎熱,穿夾衫即可過冬,眾將官在陽光下時間一久都感悶熱,有的額頭冒出油汗,不敢伸手抹拭。

青年軍官麵上似笑非笑,瞧著沒有說話。

吳英跨進帳門,見自已常用的帥椅上坐著名六旬老者,赤紅臉膛,胡須灰白,目光炯炯,身材甚是魁梧,仿佛猛虎盤踞在帥椅上不怒自威,眯縫眼睛向自己瞧來,正是漢軍鑲黃旗,太子少保銜,福建水師提督海霹靂施琅。

吳英雖是施琅親手提拔的心腹,卻也不敢輕慢,忙跨前三步,將戰袍下擺一盪,跪倒在地道:「吳英磕見施軍門!」

施琅略欠了欠身子,吳英方才站起,恭恭敬敬立在旁邊偷窺麵色。隻聽施琅慢聲道:「吳大人辛苦,練得好兵。」

吳英蒙施琅誇獎,心中略寬,忙道:「吳英奉軍門鈞旨,日夜盼望攻打台灣掃除鄭逆,練兵備戰是份內之事,不敢蒙軍門誇獎。」

施琅嗯了一聲,對吳英的謙遜態度有些滿意,沉吟道:「你是一方總鎮,執掌兵權,有些事情不能瞞你——仗一時打不起來。」

吳英吃了一驚,吃吃問道:「難道,皇上又改了主意?」

康熙即位後視台灣為番外之地,時撫時剿主意不定,吳英是沙場殺出來的老將,把出兵打仗看成升官捷徑,眼下三藩都已剿滅,隻有台灣依舊梗頑不服,正是鮮血染紅頂戴的大好場所,聽了施琅言語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施琅瞧在眼裡,嘴角現出笑意,訓斥道:「你是掌兵大將,慌裡慌張做些甚麼,沒得丟了二品大員麵子。」

頓了一頓,道:「皇上沒有改主意,隻是姚啟聖老兒又上奏倡言招撫,暗地派遣副將黃朝用前往台灣和談,提出仿高麗例,允許保留漢人衣冠,不用上岸繳械,現在已被台灣水師總督劉國軒迎進東寧府,成為鄭克塽的坐上賓。」

說到最後一句麵目猙獰,牙齒咬得咯吱作響。

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不和是福建官場的公開秘密。

康熙十九年施琅調任福建水師提督前,兩人在仕途上沒有任何交集,成為生死冤家多半緣於功名富貴。

康熙茲茲以平定台灣為念,下詔許諾率兵平定台灣即封靖海侯,成為懸在文武官員麵前的胡蘿卜。

姚啟聖身為福建總督功名利祿已達漢臣頂峰,唯一的追求就是封公封侯名垂青史,特地在漳州設立總督行轅親自指揮平台戰事,時時把剿撫並重掛在嘴邊,暗中派遣官員前往台灣議撫,企圖不戰而勝坐獲平台大功。

施琅與鄭成功有生死大仇,就任福建水師提督立即整軍備戰,時刻準備進攻台灣,野心勃勃盯牢靖海侯想要改換門庭光宗耀祖。

姚啟聖本想恩威並施收服施琅成為平台的刀子,施琅軟硬不吃自行其事,姚啟聖惱怒之下向康熙上密折主張寓剿於撫,恩威並施,指責施琅一意主戰破壞和談大局,不料施琅朝內有人,了解得一清二楚,自此兩人水火不容,公開撕破臉皮成為冤家對頭。

對台作戰離不開情報偵輯。康熙十七年,姚啟聖就任福建總督即在漳州招賢巷設立修來館,明麵上招撫安置明鄭降人,暗地掌管情報偵緝,派出大批間諜細作潛入台灣偵緝刺探,勸降策反,頗見成效。

施琅領軍多年,當然曉得情報工作的重要性,不甘受姚啟聖情報挾製,上任伊始抽調提標營親信官兵成立偵緝處,由義子施世軒統領,掌管對台情報偵緝。

在兩大軍政巨頭有意無意縱容下,偵緝處與修來館明爭暗鬥,挑釁尋事,不亦樂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夜落長安 霍格沃茨裡的囚徒 穿成女配後我被反派嬌養了 成名[娛樂圈] 我的傾城大小姐 盜墓:我,粽子,專門驚嚇盜墓賊 協議結婚的老公突然變成了粘人精 我的絕世狐仙女友 山海第一女先生 血飲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