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厄斯計劃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吳義身死(1 / 2)

加入書籤

(大帝書閣)

「吳義居然是修來館密探,受黃性震指使秘密收留天地會亂黨,目的在於指使亂黨刺殺施提督,方便姚總督市恩?」

看完吳義供詞哈善覺得不可思議,黃性震竟然膽肥到如此地步,難道不曉得蓄意刺殺地方大員全家斬首,抄家滅族?

官場爭鬥雖然無所不用其極,極少有官員膽敢違背潛規則指使刺殺政敵,這已經突破官場爭鬥底線,必將遭到全體官員的齊聲聲討。

原因無他,一旦政見不合就出手刺殺,官員生命豈非完全沒有保障。

抬起銅鈴大眼望向麵麵相覷的徐國難瑞棟,想要聽聽心腹意見。

瑞棟看了供詞也感覺難以置信,見哈善目光瞧來遲疑片刻,輕聲道:「都統大人,吳義供詞牽涉甚廣,務必慎重處置,調查清楚前絕對不得外泄,免得打草驚蛇狗急跳牆。」

疑忌漢人是旗人天性,瑞棟雖然精細卻也不能免俗,總是擔心漢官心懷前朝,勾連明鄭反清復明,重新把旗人趕回關外苦寒之地。

這不是杞人憂天,大清待吳三桂何等恩重,封藩雲南重權在握,特地招嫡子吳應熊為額附,可說是滿清開國以來的異數,吳三桂卻罔顧天恩起兵造反,蓄發易冠興明討虜,清廷花了好大力氣方才平定,前車之鑒自是後人之師。

瑞棟跟隨哈善南下平定耿精忠叛亂,親眼見到漢官陰險卑鄙反復無常,為了功名富貴不惜賭上身家性命,自然無法保持信任。

況且吳義供詞隱隱牽連福建總督姚啟聖,事涉地方大員自然要一查到底。

哈善嗯了一聲,向站在廳口的侍衛統領蕭佐吩咐道:「傳令下去,有人膽敢向外泄露一句,老子就把他抽筋剝皮,點了天燈。」

蕭佐高聲答應快步走出,哈善目光轉向徐國難,沉吟問道:「塔卜利,你怎麼說?」

故意顯現蹤跡暴露身份,借勢除奸倒打一耙是徐國難與永仇和尚秘密商議的計策,見哈善瑞棟不知不覺陷入轂中,懷疑姚啟聖私通亂黨陰謀作亂,徐國難心中大喜,假意凝神思索半晌,答道:「塔卜利不熟悉漳州官場情形不敢胡言,僅就吳義供詞而言,覺得還有隱情需要細挖深掘。」

哈善眯起眼睛輕輕點頭,瑞棟也是認真傾聽。

「吳義招供奉黃性震指使秘密收留天地會亂黨,趁施提督壽誕之機出手行刺,當場一網打盡以便姚總督向施提督市恩。即使供詞不假,都統大人曉得亂黨窮凶惡極,姚總督憑何保證亂黨刺殺必定失敗,施提督能夠安然無恙?」

此言一出哈善瑞棟都露出深思表情,哈善脫口問道:「你的意思——姚啟聖想要弄假成真,指使亂黨真地出手刺殺施琅?」

徐國難含笑不答,炯炯目光瞧向若有所思的瑞棟。

哈善見狀也把目光轉向瑞棟,瑞棟越想越有可能,重重點頭道:「塔卜利說得對,姚啟聖很有可能想要弄假成真,指使亂黨刺殺施提督以謀私利。」

說到最後忍不住色變,堂堂福建總督指使亂黨刺殺同僚,無論是誰都會感覺不可思議。

如果被皇上聞知,震怒之下不曉得多少顆人頭就要因此落地。

康熙為人甚是賢明,對文武百官也頗為寬容,惟有疑忌漢臣是旗人天性,翰林院編修戴名世編撰《南山集》,引述南明抗清事跡,被左都禦史趙申喬舉參劾「倒置是非,語多狂悖」,康熙批示「祈敕部嚴加議處,以為狂妄不敬之戒」,最終戴名世斬首示眾,株連無辜文士數百人,釀成儒林慘禍。

戴名世是不通世事的冬烘文士,康熙尚且掀起文字獄勾連入罪,姚啟聖任福建總督多年掌控兵權,康熙本就深懷疑忌,倘若知曉勾結亂黨企圖刺殺地方大員,哪會輕易放過。

哈善身為駐防都統負有監視職責,見兩名心腹眾口一辭,當下不再懷疑,拍著椅背怒道:「俺早就曉得姚啟聖賊眉鼠眼不是好人,想不到居然膽肥做出如此陰險勾當,瑞棟快去點齊兵馬,老子這就出兵捕了老小子。」

見哈善盛怒之下下令出兵拿捕福建總督,瑞棟啼笑皆非,急忙勸道:「大人莫急,這些都是推測之辭,沒有鐵證抓不得姚啟聖。」

揚了揚吳義的親筆供詞,哈善獰聲道:「吳義招得明明白白,咋就沒有鐵證。」

瑞棟搖頭道:「吳義招供受黃性震指使秘密收留亂黨,沒有片言隻語連扯到姚啟聖,大人切不可輕舉妄動,授人以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夜落長安 霍格沃茨裡的囚徒 穿成女配後我被反派嬌養了 成名[娛樂圈] 我的傾城大小姐 盜墓:我,粽子,專門驚嚇盜墓賊 協議結婚的老公突然變成了粘人精 我的絕世狐仙女友 山海第一女先生 血飲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