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高僧一寧(1 / 2)

加入書籤

「四萬三千座!」

這麼多!王連臉上泛出苦澀,這要是挨個寺院進行估價,隻怕十年也走不完,到那個時候,趙若兮早就嫁了。

「隻能選擇上策,但這也太危險了。」

「桑哥禍國,黎民水火,人人得而誅之。 」趙孟頫這句話等於沒說,想讓王連秉承正義,別顧忌個人安危。

「大人,我要想接近他,這個名字不能用,修建會通河,也有些官員知道我。」王連道。

「此事不難。」

趙孟頫說著,進了裡屋,找出一張空白的戶籍證明,王連想了想,還是化名為王祿,趙孟頫立刻寫在上麵。

酒菜很簡單,王連也是餓了,沒客氣地跟趙孟頫一起吃吃喝喝,繼續打聽關於楊璉真加的情況。

毋庸置疑,楊璉真加是一名很有權勢的僧人,正是在他的極力推動下,道教陷入黑暗時期,忽必烈甚至下令燒掉了除《道德經》之外的所有道教書籍,是傳統文化的重大損失。

楊璉真加目前在平江城楓橋寺,也就是蘇州城外的寒山寺,並且將那裡經營成他的私家辦公場所。

「大人,有沒有曲譜,給我找兩張。」王連道。

「嗬嗬,未曾想到,你還懂得音律。」趙孟頫笑道,很隨便就找到幾張曲譜,交給王連。

王連取出鳳鳴笛,在趙孟頫的指點下,吹奏出這些曲目,旋律沒得說,但傷感哀婉,令人心情有些沉悶,但趙孟頫卻非常受用,對藝術的欣賞品味不同。

元曲,也就是戲曲,流傳後世的知名作品就有《竇娥冤》、《西廂記》等,還漸漸發展成昆劇、粵劇。

「此玉笛來歷不凡吧?」趙孟頫好奇地問。

「偶然所得,除了水利,我也就這麼點愛好。」王連道。

「嗬嗬,君子不奪人所愛,王大人盡可放心。」趙孟頫笑道。

對於鳳鳴笛的來歷,王連不便多講,他研究元曲,隻是學習記錄曲譜的方法,他所能想到接近楊璉真加的途經,隻有音樂這一項。

楊璉真加不缺珍稀之物,獻寶是沒用的,更何況王連也沒有寶貝,他想起了現代的《大悲咒》、《心經》等佛教歌曲的旋律,既然楊璉真加是僧人,或許能夠用這些打動他。

跟趙孟頫相談很融洽,王連覺得能夠要來他的書畫作品,卻沒開口,帶著這些,就等於昭示了他跟趙孟頫的關係,還不如沒有。

很晚,王連告辭趙孟頫,找到一輛馬車,回到驛館休息。第二天上午,王連整肅一新,離開大都,趕往南方的平江。

這次出行的方式,王連選擇了泛舟運河,乘坐車馬來到通州,坐上客船,沿著元朝大運河的路線,一路向南。

首先經過一段運糧河,進入海津稍作停留,接著又通過當時的禦河,進入剛剛疏浚的會通河,然後是濟州河,就這樣走走停停,一個多月後,王連到達了徐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龍嘯西洋 重生之小保安的總裁路 天武玄奇 反派洗白十大女帝哭著求原諒 極品醫神奶爸 全球進化,我雙頂尖天賦橫推天下 異悚樂園 皇兄聽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 傲世狂妃 落塵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