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封侯拜相之功【一/四】(1 / 2)

加入書籤

章節名中出現【一/四】這種標識,說明這段劇情分了四章,並且分兩天更新,一天兩章

卻說那陳國太子劉深,當日傍晚,從江州啟航,沿長江順流而下,連夜返京。

夜裡不好行船,但這段路程總歸不算太長,最遲明日辰時就將抵達。

太子即將返京的消息,如潮水噴湧,席卷整個京城,引發了一場轟動。

京中百姓,紛紛早起,聚集在鳳儀門,等待城門開啟。

百姓們竟是自發趕往碼頭,恭迎太子回京。

「誒你們聽說了嗎,鄂州、江州、宣州一代,其他州縣,先後被燕軍攻破,隻有這個江州始終屹立不倒,燕軍不得寸進……」

「我表哥是軍中校尉,昨日他回家,酒後曾言,正是因為那江州城,堅守十日,死死拖住了燕國四皇子的五萬大軍……」

「使那邵州王反賊,與燕軍雙方,始終未曾合兵一處,或者對鄱陽王等形成夾擊之勢……」

「如若不然,那邵州王與燕軍聯手,鄱陽王等腹背受敵,說不定早就潰敗了!」

「如果沒有江州,生生拖住那五萬燕軍,我陳國還不知道要亂多久,百姓流離失所,百業凋零……」

「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啊!」

「……不錯,鄂州、江州、宣州等大部分州縣,全都被燕軍攻陷,唯獨太子殿下去的江州,始終未破,屹立不倒,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

「太子殿下英明,太子殿下威武!」

自發聚集在鳳儀門,準備恭迎太子的百姓,議論紛紛,高聲闊論,竟將江州禦敵之功,悉數歸功於太子。

「你們快看,後麵來人了,好大的陣仗!」

隨著一聲驚呼,百姓們紛紛調頭,往後看去,果見一隊儀仗緩緩而來。

「那是天子親軍金吾衛……」

「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的尚書、侍郎等,竟一一在列……」

「你們看最前麵那人,不是國相李忠李大人麼?」

「還真是李國相……」

「李國相率百官出城,定是為了恭迎太子殿下!」

「這還用說,太子殿下立下此等奇功,百官出城相迎也是應該的。」

圍觀的百姓們議論紛紛,熱情逐漸高漲,就好似等待觀看花燈社火的遊客般,激動且興奮。

似乎能夠參與「出城恭迎太子殿下」的活動,是他們莫大的榮耀!

然而,百姓們高興了,興奮了,可是那率領百官的李國相,卻相當不高興!

李忠,李國相,一張老臉始終嚴肅著,眼神冷峻,好像誰都欠他幾百兩似的,顯得城府極深。

李忠騎著馬,走在整個儀仗隊最前麵,對兩旁百姓的議論視而不見。

江州城未破,太子殿下未死的消息,昨天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李忠自然也知道了。

他當時就摔碎了一個茶杯。

太子沒死,太子竟然沒死!

那江州小城,孤城一座,在燕軍五萬大軍的沖擊下,竟能堅守十日,始終屹立不倒,導致太子沒死……

李忠氣得晚飯都沒吃,天黑就回房睡覺,可是直到後半夜,困乏極了,才堪堪睡去。

然而今天天剛亮,陳皇就給他下了一道口諭,要他率領百官,出城恭迎太子回京……

李忠那個氣啊。

嘴角抽動,連帶嘴上的胡須都跟著顫抖。

可是皇命不可違,李忠恍惚著,心不在焉,召集了百官,弄出一個儀仗,出鳳儀門,準備恭迎太子回京。

鳳儀門前的百姓,紛紛退讓道旁,將大路讓出來,好讓儀仗隊通行。

當儀仗隊緩緩走近鳳儀門,剛好到了打開城門的時辰。

城門開,儀仗隊先一步出城,數萬百姓則在後麵跟隨。

浩浩盪盪!

百姓們邊走邊議論,聲勢逐漸攀升高漲。

走在最前麵的國相李忠,聽了百姓們的議論,那張老臉愈加冷峻。

民心,這就是民心!

太子挾大勝之姿而歸,聲望定然高漲,那太子之位的寶座,恐怕將坐得更加穩固……

不一時,李國相與百官,還有數萬的百姓,一同抵達健康城碼頭。

李國相率百官進碼頭恭迎,而百姓們則在外麵等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的諸天輪回 諸天莽就完事了 我有無限屬性點 大明海事 禦九天 中原穿越流 我是漫威的復刻王者 熱鬧江湖 縱橫諸天小門神 我真不是小鮮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