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周希哲的報復(1 / 2)

加入書籤

李升平和趙善商量如何對寧波城下手的時候,周希哲正在處理寧波城的重建工作:「南城區和東城區的情況不用擔心,放著不管,那些賤民自己就會重新把房子修起來,派人去檢查一下,如果和地契上的麵積不符,罰錢!」

東城區和南城區的重建他最好需要罰錢就行了,而北城區的重建就讓他頗為的心疼了:「學政衙門被燒毀了,得重修一個,五千兩銀子,嘖嘖嘖,疼死我了!」

看著重修學政衙門的預算,周希哲心疼的揉了揉心口,雖然話花的是府庫裡的錢,但是那跟他周希哲的錢有什麼區別?想來想去,:「募捐!讓府裡的富商們捐磚瓦木料,重修學政衙門!」

去掉了磚瓦木料的錢,五千兩就變成了一千兩:「征徭役!每天管一頓飯就行了!」

現在好了,一千兩變成了一百兩:「本官為國理財,居然就省下來了四千九百兩銀子!真是功德無量啊!」

正在洋洋自得之際,突然看到了自己給朝廷的請功奏折:「臣寧波知府周希哲,今年四月二十三日,大批倭寇入寧波府,臣親冒矢石,奮勇殺寇,身中數創,斬首倭寇一千一百級,現呈於天子,寧波城受損嚴重,損毀泰半,重修城池還須銀兩,請天子批銀,臣下好重修寧波城,賑濟百姓。」

接下來是一長串的殺敵立功人員名單,凡是和周希哲親善的都在此列,比如鎮海知縣梁羽先,明明就不在寧波城,赫然寫著:「梁羽先梁縣令,帶領一哨人馬,打破倭寇陣型,為了殺賊而身中數箭。」

總之描寫的要多慘烈就有多慘烈,人員在他周希哲的帶領下個個奮勇爭先,勇抗倭寇。

至於本地的受損情況則是選擇一些不會被責罰的項目:「寧波衛所校尉孫明擅開城門,寧波城東城區被倭寇付之一炬,本府指揮座下校尉王虎王君威馳援,終於沒有讓倭患蔓延全城。」

那個瘸子就去死好了,王虎現在是自己人,得安撫一下。

解決了向朝廷的匯報問題,看到一千一百級倭寇人頭的數目,周希哲又突然就勃然大怒:「我的錢!甬城縣!李升平!居然敢向我要錢!」不行了,心口疼,我要報復他!怎麼報復呢?讓他自盡?不,他不會聽命的,那麼讓王虎去殺了他?不行,擅殺朝廷命官我也得遭殃,那就暗害他?把他√調去其他更差的地方?不行,府內沒有比那個甬城縣更差的了,想辦法讓他一輩子離不開那個破地方?不行,不解氣啊!對了!他請求升縣,中縣怎麼能滿足你呢!嘿嘿嘿,桀桀桀!周希哲一邊冷笑著一邊拿起了準備上交朝廷的報備文書,大筆一揮,把上麵的中縣改成了上縣,今年秋天的時候,如果你備不齊十萬石稅糧,就不要怪朝廷把你抄家問斬了!

可惜每年的秋天繳納稅糧的時候必須要有知府的驗收手續,周希哲不能隱瞞不告訴他們今年的稅糧數量,不然周希哲真想要故意的讓李升平因為+繳不齊稅糧被問斬,不過如果要牽扯到他身上的話就算了:「本府可是好心讓你升官了呢!從我這裡拿走了多少錢都給我乖乖的吐出來吧!你這個混蛋!」哪怕是在煦烈的陽光下,周希哲的臉上也滿是憎恨的陰影和凶惡的黑暗:「好了,雜事處理完了,該想想怎麼給嚴相爺送禮了,送多少是個大問題啊!之前春天的時候剛送過十萬兩銀子,這回送多少呢?」

對於周希哲來說,給朝廷怎麼匯報寧波城的事情不過是細枝末節,真正的重中之重是要怎麼樣討好嚴嵩嚴相爺這個當朝首輔,有了嚴嵩的力挺,他周希哲在寧波府不管乾的怎麼樣都隻會有功不會有過,什麼?他苛索百姓?那是為了百姓好!他加捐的時候一條條一件件不都是出於為國為民的一片赤誠忠心嗎?

什麼?擔任寧波知府十幾年碌碌無為?本官乃是科甲正途,兩榜進士的底子,本身就是一個做學問的材料,像知府這種親民官實在是非我所長,臣請辭寧波知府一職,放我去朝廷的翰林院裡當個散官安心的做學問好了!

他是吃準了自己的進士出身,朝廷不會隨意的撤換他,而且五品官正好是處於一個脫離了官吏階層的位置,再往下就是官吏,雖然說是官,但是算不上純粹的士大夫五品以上就不一樣了,這是真真正正的士大夫階級,就算是調任也是平調,在周希哲看來就是調他去哪裡都比這個倒黴催的寧波府好,要是能調回京城當一任清流官就更棒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禦九天 中原穿越流 我是漫威的復刻王者 熱鬧江湖 縱橫諸天小門神 我真不是小鮮肉啊 神筆聊齋 鴿力無窮 我不是那種許仙 我可以兌換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