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龍家故事之第一節〔一〕(1 / 2)

加入書籤

龍煥章在恩師馬明翰的引導下,終於嗨了袍哥。

清光緒十六年,龍煥章的祖父龍庭樹帶著一家老小來到距銀沙鎮20華裡一個叫大壪的地方落下腳來。這裡離石坎場5華裡,離長江邊不到3華裡,山清水秀,屬淺丘地形。一座山坡相圍,坡上種滿莊稼,坡下形成彎彎的一塊平地人稱「大壪」。龍家就在這個壪裡落腳。

龍庭樹是一個種田的好把式,犁田耙田、栽秧打穀樣樣是行家裡手。那些年年成好,風調雨順,雖然靠他一個人佃田勞作,但由於他精耕細作,種植有方,年年糧食收成好。他交的租比別人的多,深得東家喜歡,自己餘下的糧食自然也不少,很快就在當地站住了腳。幾年後,兩個兒子龍秉誠和龍秉靈逐漸長大成人,在父親處學得種莊稼的本事,三個勞力求生活,他們竟買下了幾塊薄地,一邊繼續佃田耕種一邊自種,一家老小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龍庭樹的父親是個秀才,讀過詩文,明白事理,是那一方人中受人尊敬的長者。他深知家族世代久居龍骨山大山深處,與外界少有關聯,長此下去對家族發展不利。於是,當小兒子龍庭樹掌握了良好的種田本領,膝下又有了兩個乖巧的兒子可續龍家血脈後,便毅然狠下了心,逐龍庭樹舉家外遷,到外麵去創出一片天地來。龍庭樹哭拜了老父親,跪別了龍家族人和龍骨山,帶著一家老小溯江而上,輾轉數百裡,終究才選中了這長江邊上銀沙鎮石坎場大壪裡站住了腳。生活剛及溫飽,龍庭樹就做了個決定,即便是吃糠咽菜,也得讓兩個兒子去私塾讀書,哪怕不能考取功名,但也可像他祖父一樣,做個明白事理受人尊敬的人。

龍家的兩個兒子龍秉誠和龍秉靈,雖是一母所生,但性格則截然不同。秉誠長秉靈2歲,因深受家風影響,性格溫和,平時寡言少語,但少年持重。秉靈頭腦靈活,性格外向,總愛學些新鮮事物。這秉誠聽說要花那麼多錢去讀「子乎也焉哉」,眼看著父親為一家人的生計那個累呀,小小年紀就知道心疼不已,於是,堅決不去私塾讀書,一定要留在家裡幫大人乾活,逼急了就逃學。龍庭樹弄得莫法,心想此子大概不是讀書的料,隻好讓小兒子秉靈一個人讀書了。

秉靈深知自己家窮讀書不易,學習格外努力。哪知此子讀書上癮,領悟力強,功課自然比其他人優異。這秉靈深受家風影響,牢記祖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教誨,除完成學業外,對先生孝敬有加。先生熱了他給打扇,先生出汗他遞上毛巾,先生渴了他端茶遞水,搞得先生喜愛不禁。這先生姓許,膝下無子,本有一女也已出嫁,就把這個學習努力、勤勉懂事、孝順乖巧的學生當自己的兒子看待,一日不見就想的慌。出於對秉靈的偏愛,先生除在學業上精心教授外,還試著把「傳男不傳女」的祖傳相馬術交給秉靈。秉靈覺著相馬有趣,很快就扌莫進了門道。兩年後,龍家實在供不起秉靈讀書了,讓其休學,但秉靈沒事總往先生家裡跑,幫助乾這乾那。先生凡是外出相馬,身邊總帶著秉靈實地指教,讓他積累實踐經驗。幾年後,秉靈已能獨立完成,加上先生極力舉薦,時不時的就有人來請秉靈外出相馬,年紀輕輕的他就在銀沙鎮小有名氣了。每次外出相馬,秉靈總是把主人家給的相馬錢拿出一部分給先生買東西,算是謝師費,常常感動得許老先生連稱「孺子難得,孺子難得」。剩下的錢,秉靈全部交給家裡,一個子兒不留,到也成了家裡的一筆收入。

秉誠不願去讀書,剛開始幫助家裡乾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可看著父親一人撐起這個家已是不易,還要努力掙錢給秉靈交學費,就在秉靈上學不久竟纏著父親要學種田。秉誠雖是兄長,但身材比弟弟瘦弱,12歲的年紀犁頭都搬不動,犁田耙田行嗎?龍庭樹雖然心疼兒子,但經不住秉誠纏磨,想著自己這身種田技藝總得傳下去,既然兒子想學就教他試試,如果他吃不了這苦就會自己放棄的。剛開始下田,秉誠扛不動犁頭就由父親幫著扛,但人小腿短,下到田裡走動起來著實困難。特別是那塊爛泥田,父親下去泥都深至大腿,這秉誠下去泥就沒到月要間了。秉誠索性打著光屁股象扳命似的在泥裡掙紮。幾個回合下來,秉誠簡直成了泥娃娃。

看見兒子這樣,龍庭樹心疼了。他對秉誠說:「爛泥田太爛了,等你二天腳杆長長了再犁吧。」

雖然爛泥田不犁了,但其它田對秉誠來說也是夠深的。秉誠雙手使勁扶住犁頭,父親在後麵幫著撐著。大牯牛老威見一個小屁孩在後麵使喚,它不乾了,一尾巴甩了秉誠一臉的泥。

秉誠大叫:「狗日的老威,討嫌!」

見兒子受了欺負,龍庭樹舉手就給老威屁股上一鞭,吼道:「死老威,討打呀!」

見後麵有主人撐月要,老威老實了,「哞」地叫了一聲走了起來。

秉誠雙手扶著犁頭問父親:「爺,為啥子要犁田?」

「割了穀子後穀莊還留在田裡頭,二天秧子往哪裡栽?」父親說:「要用犁頭把下麵的肥泥巴翻上來,把穀莊壓下去,來年穀莊爛在下麵化在泥裡頭了,既肥了田又好栽秧子了。」

「嗯,好臭!翻出來的泥巴好臭!」

「對了嘛,這就是頭些年的穀莊爛了沃出來的氣味。你看這底下的泥巴都是黑色的,是肥泥。」

「那,犁田的時候犁頭朝上好呢還是朝下好呢?」

「這就要靠犁田的人取平仄唦。犁頭太朝上,耕得淺,下麵的泥翻不起來,上麵的穀莊也蓋不下去。犁頭要是太朝下,紮的太深犁得費勁又沒必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我真沒養龍啊 蓋世狂醫 開局獲得聖人氣運,三聖母是我老婆! 春色滿汴梁 在無限流裡吃自助 首席道尊 壞蛋追我 洪荒之最強紅雲 木呆呆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