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是個狼人(1 / 2)

加入書籤

長信宮中一場「慈善宴會」正在舉行。

宴會的召集人正是當今的大漢太後——竇漪房。

她是大漢初期一位鼎鼎有名的女性政治家。

與呂後留下的更多是惡名不同,她的名聲極好,其所作所為收獲了後世史學家們許多的溢美之詞。

人們都說,文景之治有她的一份功勞。

她是兩位皇帝背後的女人,其作用被遠遠低估了。

就像如今,漢景帝在朝堂上努力組織朝臣們進行救災活動的時候,她一個人默默在後宮主持了一場捐贈活動。

竇太後出生於清河觀津的一個貧民之家,和幾個兄弟從小就被人買來賣去,深知民間疾苦。

她的童年和少女時代,都在飢寒交迫中度過的,直到因為美貌而進宮,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

如今,哪怕她已經貴為太後了,仍然時時想起小時候的苦難。

可以說,大漢的統治階層當中,唯有她對於長安百姓正在遭遇的苦楚感同身受。

她組織的這場大漢後宮捐贈活動,其實有兩個用意。

第一個用意是單純的捐款:後宮皆是富貴之人,她們這些人隨便拿出點金銀,就能夠救活無數的百姓。

試想她們這樣的人物都願意捐款了,其他的官員富豪不捐點,這合適嗎?

大漢的府庫雖然充盈,但也沒辦法養活全長安的百姓。

存在的財政缺口很大,能補一點是一點。

第二個用於就是表率,是政治表演。

她要讓文武百官、讓全天下的臣民們都看看,如今的大漢皇室是心係百姓的,是和人民站在一處的。

儒生們所謂的「天災全因政事不修」都是屁話。

她想要借此幫助漢景帝鞏固聲望,以便自己的兒子更好的進行下一步的削藩等事。

。。。。。。

轉眼之間,妃嬪們已經齊聚。

因為事先已經知道了聚會的主題,所以大家的表情都怪怪的。

顯然心裡對於竇太後逼捐的行為十分不爽。

黃橙橙的金子全都散給窮人,這不是作孽嗎?她們如此想。

竇太後是何等的精明,看了眾人的表情,就知道了大家的心思。

她心中暗道:

「往日裡一個個珠光寶氣,打扮的和天上的仙女一般,生活排場,揮霍無度。如今一聽我這個老婆子讓大家出點錢,心裡就不情願了?不情願,就不要做我劉家的媳婦!」

她的表情嚴肅,顯然心情也已經開始不好了。

竇太後深知,要先讓大家乖乖聽話,必須先要找個倒黴蛋殺雞儆猴。

她的目光掃視全場,很快就鎖定了她欽定的倒黴蛋——薄皇後。

打定了主意,竇太後緩緩起身,講了一番大道理,說了長安目前災情的嚴重,號稱大家捐款救災。

隨後,她麵向薄皇後,詢問道:「皇後,你打算捐多少,救濟那些嗷嗷待哺的災民?」

聽著竇太後的話,看著竇太後針鋒相對的表情,薄皇後一時之間有些慌張。

她穩定了一下情緒,道:「回母後,兒臣願意拿出八十金。」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八十金,用來打水漂,捐給窮人,這可真不少了。

其實,薄皇後本來想捐十金的,但是被竇太後一逼問,不自覺的提高了到了八十金。

對於強勢的竇太後,她的心裡還是有些畏懼的。

說起來,大漢開國以來,曾為有一個皇後像她這麼弱勢。

上不能討太後、皇帝歡心,下不能得到妃嬪們的尊敬,她這個皇後實在是憋屈極了。

漢景帝還總想以「不賢」「無子」的罪過廢掉她。

如今,她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

竇太後聽了薄皇後的「報價」,和她預想的金額大差不差,心裡還是十分滿意的。

但既然她是要拿薄皇後來殺雞儆猴,自然要表現出不滿的樣子。

隻見竇太後的臉色一沉,道:「皇帝此刻為了災情徹夜難寐,皇後居然隻肯出這麼一點錢財,也太不識大體了。難怪——」

言下之意,難怪皇帝會想要廢了皇後。

薄皇後聽到這幾句話,被嚇得一激靈。

她趕忙補充道:「母後教訓的是,是兒臣思慮不周了,兒臣願意出三百金,救濟那些苦難的百姓,幫助陛下排憂解難。」

三百金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大家都知道,皇後素來不得寵,得到的賞賜很少。

拿出這些錢,已經有點影響皇後的日常生活了,比如需要少做兩件衣服。

薄皇後心中暗道:我真的太難了。

竇太後十分滿意,當場稱贊了薄皇後,稱她是後宮的楷模。

打一棍子,餵一個棗,老套路了。

薄皇後之下,地位最高的就是劉榮的母親栗妃了。

本來,栗妃在劉榮的逼迫之下,打算忍痛捐出百金。

沒想到,竇太後的逼迫更狠,上來就壓榨了薄皇後三百金。

這時候,她再捐贈百金,就顯得有些寒酸了,必然要被薄太後懟一番。

於是,栗妃咬了咬牙,來了一個超級翻倍,捐贈了二百金。

栗妃生了三個皇子,算是比較受寵的妃子,拿出二百金對她來說不痛不癢。

但栗妃聰明,給出了的理由很充分:後宮之中,尊卑有序,她的捐款絕不能比薄皇後多。

本來竇太後照例想懟她一番,但想想她說的好像也對,於是就算了。

後宮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有錢,有些妃嬪還是十分寒酸的。

如果貿然把金額定的太高,確實有些不太合適。

。。。。。。

有了薄皇後和栗妃捐款數額,其他的妃嬪也被迫提高了捐款的預算。

程姬捐贈一百八十金、賈夫人也捐贈一百八十金。

她們和栗妃屬於同一級別,都是生下了兒子的妃嬪。

不過,為了顯示謙卑和省錢,她們都比栗妃捐款略少了一些。

栗妃聽了二人的捐贈數額之後,心中又既高興又不高興。

她高興的是,二人主動示弱,低她一頭,讓她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她不高興的是,自己出的錢比這兩個人多,總感覺虧了不少。

和栗妃、程姬、賈夫人同屬一級的還有兩個王夫人,即王娡和王兒姁。

皇後之下,以她們五人為尊。

因為這五人給漢景帝生下了十三個兒子,同母者為宗,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裡將她們稱為「五宗」。

五人當中,以栗妃的資歷最老,是皇後之下第一人。

所以在歷史上,薄皇後被廢之後,她理所應當的皇後的順位繼承人,奈何漢景帝不肯冊封。

有了程姬、賈夫人捐贈一百八十金的行為,王娡和王兒姁本來也應該捐贈一百八十金。

畢竟她們四人的資歷比栗妃還是差些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的能力怕是瞞不住了 全民偷師我創造的功法 我沒想當首富啊,奈何係統太猛了 大唐:李世民,我是你哥李建成! 神醫娘親帥爆了 鎮陰咒 團寵福女農家甜寶有空間 海賊之我不是海賊 娘子請自重,我讀聖賢書的 快穿女配之神秘Boss太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