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對劉備好感+1(1 / 2)

加入書籤

對於劉備的反應與回答,陳逢沒有感到絲毫意外。

甚至可以說,這本就在他的預料當中。

畢竟,劉備先前既然能夠接受隆中對,那就一定可以接受更好一些的隆中對。

他陳逢找的是老板,又不是在找聖母。

真找聖母,直接策馬往西,一直跑到羅馬的高盧多好啊?

那地方特產聖母,大概率能看到很多奴隸在吃不飽飯的同時,依舊在為武舉老爺……咳,保民官大人喊冤。

既然是找老板,那麼要求就很是不一樣了。

首先來說,這個人一定能帶來革新、美好的未來。

否則,陳逢憑什麼跟上啊?

畢竟他可是背靠潁川陳氏的。

如果隻是混飯吃,哪裡混不到一口飽飯啊?

真要忍著心理不適,坐視高壓政略,他直接咬咬牙跑到曹魏多好啊?

以他陳逢的壽命,怎麼也能輕鬆撐到陳與(司)馬,共天下的那一天了吧?

但那樣一來,陳逢還能看到殺官不等同於造反,也有可能代表強人為民出頭、西域諸國死盯幾百老卒,數十年而不敢犯、縣令、郡尉…乃至皇帝都隻活一口意氣的強漢風采嗎?

大概率是看不到了。

因為曹魏、司馬晉的頂層政略設計,從根子上就是不自信的,也幾乎都是采取的高壓態勢。

而在這般態勢之下。

短短不到百年間,就把曾經一漢當五胡的天漢,變成了任由異族欺淩的孬種。

雖然也有一部分人口缺少的原因,但這絕對不會是主因。

因為在大漢,不論是皇帝也好,官吏也罷,百姓也好,活的就是一口氣。

意氣。

在這股意氣之下,幾百人打幾千人,上千人就敢乾一萬人,真就跟玩兒一樣。

哪怕是東漢末年的現在,這種事也都還在不斷地發生著。

不信請看北疆。

什麼鮮卑、羌胡之流的,直接就是把大漢壯年編成精銳軍隊使用的。

因為他們很清楚,漢人真能處,有仗打他們也是真的猛。

要不是鮮卑、羌胡、乃至匈奴真的有高待遇,漢室百姓又怎麼可能會投靠過去呢?

當然,這也跟袁紹、曹操的高壓政策多少有些關係。

而這樣的未來,也正是陳逢一點也不想看到的。

對比而言,他更喜歡相對自信的漢室皇帝、官吏。

在這樣的皇帝、官吏治下,哪怕是讓桓靈二帝可勁的造上幾十年,也依舊還是一漢當五胡的天漢。

就算是亡,也能亡出一個『獨漢以強亡』。

北麵的遊牧民族想要帶兵入侵,下意識地就會想,對麵一千(漢騎)人,我這邊才一萬(騎)人……優勢在對麵啊!

西域還有反心的貴族們,也會死死盯著幾百個老卒,一直等到他們死去,方才敢站起來說,這片區域屬於某某國。

貪官汙吏搞鬼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地琢磨琢磨,被欺壓的人有沒有哥哥、弟弟、兒子、孫子、曾孫子……或者好朋友。

順便再想想,這些人會不會在某天晚上,扌莫黑便取了他們的腦袋。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這都隻是封建時代,而且大報復也不應該提倡,如果是在現代……

對啊。

便是因為當前是封建時代,同時陳逢也自問沒那個本事一步跳到兩千年後,所以他才會找個好的嘛。

而且這個好的,還是經過歷史證明的。

武侯廟香火兩千年不絕,便是實實在在的明證。

畢竟但凡是有點辯證思維的人都知道,晉朝如果真的做得好,誰又會去拜諸葛亮?

他算哪根蔥啊。

要知道,歷史上官方立廟的人那可太多太多了,忠君的更是占據了其中的多數,絕對不止諸葛亮一家。

為什麼隻有諸葛亮的香火不絕?還不就是因為人家真心做的好?

而與此同時呢?

曹魏都玩到以物易物的地步了,東吳貴族更是早早就把蜀漢的直百錢送進了爹娘墳墓裡。

這難道還不足以證明蜀漢做得好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聽西河故事講東周列國 神寵與我有緣 離婚後,娶了高冷大小姐 青淩赤火 模擬人生:我成為絕世大佬 重生寵冠西京 我看風水那些年 重生八零:嫁給殘疾大佬 我就是三皇子 團寵小嬌妻,唐少麼麼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