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你嘛時候是津門第一呀(1 / 2)

加入書籤

就這樣,洋人和人龍哥粉喜歡看《龍少爺》,本地人喜歡看《蜀山》,《龍少爺》雖然也撲街了一點,但是還是在新年檔頑強的撐了下去。最後《龍少爺》下映的時候,拿到一千一百萬港幣的票房,被特效大片《蜀山》狙擊,還能拿到這種票房已經不易了。

至於老邁的邵氏聖誕檔的《打雀英雄傳》隻上映了十天,拿到三百多萬票房。而之後邵氏推出的幾部老式武俠片(六十年代也算新武俠電影的),都是上映數天之後就因為票房不佳匆匆落畫。

新藝城的恐怖片《再生人》的下場也差不多,在元旦之後下映,三百多萬票房。而之後新藝城寄以厚望的《最佳拍檔》,在《龍少爺》和《蜀山》的夾擊下,拿到一千三百六十萬票房。遠低於歷史上的成績。

而看電腦特效大片的本土觀眾一直很熱情捧場,《蜀山》延長了放送時間。因為院線有得賺,就不會將電影落畫的。一直到2月3號,《蜀山》的上座率連續三天低於三分之一。銀都院線才將蜀山落畫,結束第一輪放映——香江偏遠地區以及農村地區還都等著第二輪放映第三輪放映呢。

而此時,公映四十九天的《蜀山》拿下四千三百五十二萬港幣的香江歷史票房最高成績。又一部現象級電影出現了。

2月4號,發哥紅姑主演的《和平飯店》在銀都院線上映。

同樣是2月4號,作為導演的王京拿到《蜀山》本土票房的版權分紅,本來應該是四十三萬五千二,張成大筆一揮,給王京五十萬港幣,湊個整數。

主創團隊的主要演員例如未來的四大天王,也都拿到二十多萬港幣的版權收入。

其他非主創團隊的人員,張成也給在《蜀山》的慶功宴上一人包了一個一萬塊的紅包。

總之皆大歡喜。

拍電影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這一點,是徐可在《新蜀山》票房大敗後才想明白的。

《新蜀山》公映以前,徐可可謂是香江導演界的當紅炸子雞,來上門請他合作的人都快踏破門檻了。可是到了《新蜀山》公映幾天,影評和票房都是雙輸之後,施南笙已經在家準備了漁網,準備在門口抓麻雀。

雖然大投資的電影票房大敗有點傷人品,不過徐可還是很看得開的,自我開解的對老婆施南笙說:「沒問題啦。你看,《新蜀山》的導演費用和你的監製費用,我們都賺到手了。鄒老板還準備賣《新蜀山》到好萊塢去,說不定洋人喜歡這個調調的。最近聽說洋人喜歡看舊式功夫片《龍少爺》,而不喜歡《蜀山》。可見,我們的審美觀點,和洋人正好是相反的。」

施南笙到不覺得洋人能看懂《新蜀山》那樣劇情稀碎的電影,不過,最多也就是鄒老板的紅包拿不到了而已。畢竟徐可已經是連破香江票房記錄的導演,這次失敗,是因為特效和劇情以及服裝化妝道具都不如人。輸的無話可說。

電影業,從來都是贏家通吃。

要說《新蜀山》賠得最多的當然是嘉禾,施南笙和徐可分別賺到十幾萬。是一線導演和一線監製的收入。

至於要不要回東方勝影業的問題,兩個人還沒想好,現在仍有外麵的投資者想找徐可夫婦拍電影,但都是小製作。

這也是香江的影視公司的特點,擅長以小博大。小製作賠了也是不疼不癢,大製作賠了那就會傷筋動骨——後來王佳衛用兩年時間打造的《東邪西毒》花了幾千萬,結果票房慘敗,把老板鄧光榮氣到住院。

王佳衛是在香江編劇中是一代才子,票房大賣的電影他不是導不出來,而是不願意去做。因為那樣賺錢的隻有老板,而搞出《東邪西毒》這樣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自己國內外獲獎無數。花老板的錢,成就自己的名氣,還有這好事!

而且成名之後,就算鄧光榮破產或者被直接氣死,還是會有更多的冤大頭會拿著錢上門來求自己合作。

這就是導演這一行業的利益所在。

王京在業內被稱為快槍手、爛片王,這些人卻不知道,王京導演的片子,從來沒有賠過錢的。就這一點,就能讓王京在整個行業封神了。

這也算是一種導演的職業道德了,至少對得起投資人的資金——當然,王京很多電影的投資方很多都是永盛影業,而永盛的老板是新義安的龍五兄弟,真的搞到永盛投資的電影賠錢,新義安十幾萬兄弟就有話要對王京說了。

《蜀山》慶功宴結束後,東方勝影業的《開心鬼放暑假》正式開機,這一次,導演和編劇都是高至森,監製是外號娃娃的凍齡女神潘映紫,潘映紫也會在片中客串一個女學生,三十出頭的潘迎紫長的就是一副女學生的麵孔,不然外號也不會叫娃娃了。要知道,世上從來沒有叫錯的外號。

為了節約成本,這一次《開心鬼放暑假》還是海選新人。整部戲預算投資三百萬,暑假檔的一部戲已經有了。

另一部更早之前立項的《唐伯虎點秋香》也在開心鬼放暑假開機之後迎來了內地從泉城二中高二學生中找來的鞏皇,並幫其辦理好了工作簽證。

本來還在準備明年高考的鞏皇聽說投資拍攝《少林寺》的大導演張導要找自己做女主拍戲,興奮地險些失語。

一直在學校文藝隊的鞏皇是有著迫切想要出名成為國民藝術家的願望的,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突然。

大導演,大製作,女主。一切的一切,都來得太過突然。原本還想考藝校的鞏皇立刻放棄了考藝校,直接退學收拾了下行李帶著煎餅大蔥踏上了去香江的火車。

張成第一次見到鞏皇,覺得鞏皇底子的確非同凡響,不然中戲也不會在其落榜後特招鞏皇入校了。不過,八十年代的打扮嗎,實在是有些大眾化了。哪怕對方還是穿的白色連衣裙。

張成示意趙雅之帶著鞏皇去購物美容,先適應一下香江的環境。

就鞏皇的底子,做花瓶那是一等一的,根本不需要演技,再說了十六歲的鞏皇還有青春無敵的加成。而且女人要演技的話,還要影帝怎麼出彩呢。

十六歲的鞏皇很快在張成家有了自己的房間和衣帽間,有了一排排的新衣服鞋子包包,人也從土妹子轉變為時尚女性。並且很快成為了真正的女人,很快適應了這個大家庭。

這一點,鞏皇倒不是很在意,鞏皇早就想明白了,男人都不肯碰你,怎麼可能捧你呢!

再說了,如今自己還能離開這些房子、衣服、仆人、鞋子、包包嗎?當然不可能。

《唐伯虎點秋香》開機之前,銀都院線的王總帶來一個好消息。

「《蜀山》內地也決定上映了。就在今年五一。而且海外版權,不僅僅是賣到了東南亞和南洋,歐洲和北醜也來談蜀山在歐醜那邊上映的版權了。」

《少林寺》在歐醜等地賣的還不錯。這一部《蜀山》更是將張家界、九寨溝、麗江等地的仙境拍的美輪美奐。更別說其中的電腦特效技術,洋人也沒見過啊。根據好萊塢高層的報告,大概要用醜國最先進的巨型計算機,製作幾年才能達到這樣的特效效果。

僅僅巨型計算機幾年的租用費就能讓好萊塢任何一家影視公司破產。

不斷吸收其他國家地區影視行業的人才和先進經驗,才有的後來的好萊塢。

麵對這樣的一部特效大片,好萊塢不能對其視而不見,先搞過來,然後分析一下人家是怎麼做的,以後慢慢偷師,才是正經的好萊塢做法。

香江影業在九十年代中期沒落以後很多人一下沒了飯碗,香江影視人員一部分電影人去了內地,另一部分投奔了好萊塢,這才有了《黑客帝國》等糅雜了香江武行技術特點的好萊塢大片以及內地影視業的繁榮。

賺錢多少,是其次,打進歐醜市場,這才是最重要的。以後說起來,咱就有了歐醜市場了。

房事龍龍哥為什麼能拿香江獨一份的超高片酬和票房分成,就是因為人家有世界第二的東瀛市場啊。

「很好。文化陣地這一塊,咱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張成還是比較放心的將海外版權交給王總去談,雙方這兩年合作的也一直愉快。完整內容

對王總而言,賺錢多少是其次的,他們銀都院線和名下的長城影業、中原影業等,都算是國企,大家是體製內領工資的。不然十幾年虧損,在香江早就該關門了——香江這裡遍地影視公司上千塊就能注冊一個,今天成立明天破產都不稀奇,不過,國企隻要上麵扶持,永遠也不會倒閉。

擴大銀都院線的影響力才是王總工作中的最終目的。銀都院線隻要能保證好片不斷,海外購片商自然會優先找銀都院線合作。

當然,像是《喋血雙雄》《英雄本色》《開心鬼》之類的電影,不可能從內地上映。但是,能讓銀都院線在香江和海外賺錢,也是好的。而且左派院線賺錢還能打一小撮人的臉。這一點對王總而言比賺錢還爽。

《唐伯虎點秋香》開機沒多久,香江電影業迎來一件大事,電影雙周刊在82年搞了一個金像獎出來,評選香江本土的優秀電影以及在香江放映的海外電影。

第一屆金像獎舉辦的還有一些簡陋,隻評選了最佳十部香江電影和十部外語片。其中東方勝影業在81年上映的《黃飛鴻之壯誌淩雲》《蜀山》都獲得了本土十佳電影稱號。

評選出的最佳導演是《黃飛鴻之壯誌淩雲》的徐可。《蜀山》的票房雖然更高,但是藝術性沒有三四層樓那麼高,影評界認為商業片賺錢就行了,沒必要整太多。

最佳電影也是給了《黃飛鴻之壯誌淩雲》,但是,張成和關佳慧和最佳男主以及最佳女主無緣了。

電影節嗎,總是要排排坐分果果的。不能讓一部電影都搶了風頭。

最佳劇情給了《父子情》。這部父子情,張成都沒看過,別說張成了,第一屆金像獎大部分參加的人都沒看過,就知道是一部文藝片。

主辦方電影雙周刊就是喜歡文藝片,你有什麼辦法。沒辦法。

不過《父子情》是左派電影公司鳳凰影業出品的。張成就算不高興,也不能去拆台。

拿下最佳女主,也是香江金像獎第一屆影後的是邵氏出品的《長輩》中的惠英紅。

惠英紅張成還真知道,這是和李賽鳳、楊子瓊齊名的香江打女。聽說惠英紅小時候家裡太窮,被賣到戲班,看過《霸王別姬》的都知道,戲班教戲就一個辦法,唱錯了要挨打,免得下次繼續出錯。唱對了也要挨打,免得忘了。這叫痛苦記憶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劍酒梨花星水間 驚!太後娘娘她靠開荒火遍全球 從仙王到農民奶爸 閃婚後,時爺你撩到犯規了 在神盾混職場的打工人 快穿偏執反派在我懷裡奶唧唧 誘她 在木葉的我靠彈幕混成了影 鬥羅大陸之百變英雄 重歸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