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禦史(1 / 2)

加入書籤

自從祝纓決定讓他今年押運年禮兼送信件回京之後,曹昌就興奮得不知如何是好。夜裡在床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

他與小吳、侯五跟在祝纓身邊待遇都還不錯,各有自己的一間屋子,屋內亦有床鋪、箱籠之類。他點亮了燈,連夜清點自己積攢下來的財物。

祝纓自己不刮地方,但她會經營,對待仆人也不吝嗇。稍稍大方一點往下撒撒錢,對她不算什麼大數目,對曹昌而言就是難得的一筆私房了。數了半夜的錢,曹昌才算數明白了,琢磨著捎回了京城交給父母,自家也可置辦一點家產。

他有點遺憾,之前小吳跟在祝纓身邊鞍前馬後,陪同在州城買了一些珍珠之類。彼時他沒反應過來,現在想想,當時真該也央求著跟隨去買一點的。小吳回來說,州城的珍寶比在京城便宜太多了!

此時再想要買也是來不及了,祝纓一年也不去州城幾次,下一次得到十二月下旬了,那會兒曹昌已經和小吳押送禮物到京城了!

曹昌又後悔了半宿,一整宿都沒睡好,第二天頂著兩隻黑眼圈出現在祝纓麵前。

小吳中間回過一次京,今天隻興奮了半宿,睡了半宿的他依舊機靈得緊,襯得曹昌越發的木。祝纓對這二人卻有不同的安排。

她先叮囑小吳:「到了安頓下來,先去投遞這幾封書信,將禮物一並轉達。我還有一件事要你去辦。」

小吳將月匈脯一挺:「大人隻管吩咐,都包在小人身上!」

祝纓讓他往王雲鶴等人處投書、送禮物,一份一份都是打包好的。最後一份給劉鬆年的包袱尤其的大,囑咐他:「一定要將劉先生的回信帶回來。」

「是。」小吳看這一份一份的禮物,其中好些珍貴的都是他陪同買的呢!又想陳丞相這樣已休致的也沒少一份兒,祝大人真是個周到的人!

祝纓最後說:「最後一件事,你回家去的時候留意一下,大理寺裡近來有什麼變故。」

小吳直接拍了月匈脯,道:「大人要說旁的事兒,或許還有辦不到的,大理寺的消息,嘿嘿。」他爹、他姐姐姐夫都在大理寺,哪能打聽不到呢?

祝纓道:「你在大姐那裡還存了一包東西可別忘了。去拿吧。」

「哎!」

小吳有點遺憾,因為祝纓讓他去送的這些禮物裡,唯獨沒有一個人的——鄭熹。鄭大人才是對祝大人最不一般的人吶!沒有鄭侯府上的栽培,祝大人也不能有今天。可惜……

可惜曹昌與鄭侯府上更有淵源,這一份的活兒肯定得是曹昌的。小吳向花姐討了先前自買的珠寶,猶豫著要不要路上使點小手段,看看曹昌領的是個什麼樣的差使。

曹昌壓根就不知道小吳還有這個想法,他飄乎乎地,祝纓本想吩咐他事兒的,看他這個樣子就沒有馬上提。等中午曹昌眯完了個午覺終於有點精神了,祝纓才吩咐了他押運東西往鄭府送。曹昌的活計裡,還有往金良等熟人處走動的任務。

祝纓沒有特別囑咐曹昌要去打探什麼消息,這孩子不是乾這個的料。隻要把他往鄭府一扔,讓他跟甘澤表兄弟見了麵,事兒就差不多了。

兩人雖是共同領了差使,往不同人家去的時候誰主誰次並不一樣。

又等了兩天,這是張仙姑看黃歷上的好日子,祝纓開具了文書,小吳與曹昌帶著幾輛大車就往京城進發了。

——————————yushugu

兩人一路曉行夜宿並不敢耽擱,小吳肚裡賬本子清楚,曹昌是個實誠孩子,兩人路上也不偷懶,也不吃酒賭錢。又謹慎,遇到雨雪天氣也不強行多趕路,等天好了再加快點腳程。一路上,兩人將珍貴珠寶都隨身攜帶,其餘之特色山菌果乾之類才是放在大箱裡讓車夫等隨行人看管。

趕在了十二月中旬到了京城,此時京城上一場雪才將將停下,地上掃起來的積雪上還沒有顯出黑灰的顏色,依舊很乾淨。

二人不敢耽擱,先是以曹昌為主,跑到鄭侯府上,這個次序是祝纓給定下來的。不管別人怎麼說,她都得把鄭熹排到前麵去。

鄭侯府上看她也是青眼,就在曹昌他們啟程的同時,鄭侯府上的車其實也往福祿縣去了。去年的時候,祝纓給陳巒那兒送了份人情,陳巒將這份人情也勻了一點到鄭熹身上,鄭府轉手又給了祝纓許多東西。

嶽妙君隱約知道此事,今年早早就問是不是得給祝纓再送點東西?「煙瘴之地辛苦,不該叫人心冷。」

鄭熹早有此意,示意她準備一些,祝纓之前信裡提到了阿蘇洞主喜歡短刀,鄭熹又從鄭侯那裡尋了一柄。辦完這些,他自嘲地笑笑:「以往是他為我收拾,如今倒是我為他收拾了。」

嶽妙君勸他:「一張一弛而已。」

曹昌押了年禮過來,鄭熹的心情更好了不少。他自稱這兩年真是「一無是處」,什麼大事不能做,此時依舊有人惦記著,他也算高興。召了曹昌來說話。

甘澤悄悄抄近路先去看他表弟,說不兩句話就有點絕望——還是那個傻表弟。他教曹昌:「見了七郎別多說話,他問你三郎的事情,你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知道的也少說。」

曹昌道:「我知道。」

他本來也不會說話,鄭熹隨口說一句:「你們一路也辛苦了。」

曹昌就說:「不辛苦不辛苦。」甘澤尖起耳朵聽他下半句,怎麼也得多說一點場麵話吧?並沒有!甘澤還後悔自己教他「少說」,卻不知道曹昌實在不是個會說漂亮話的人,他就隻會說「不辛苦」,至於「能為祝大人往京城來見鄭大人是小人的福分,別人求都求不來」這樣的內容他是想不到講的。

甘澤痛苦地聽著鄭熹問:「子璋還好嗎?」

曹昌啞了,要說好,被刺史冷落也稱不上好,家裡錢也沒攢下多少。要說不好,事兒也乾了不少,實在不知道怎麼評價。

甘澤踢了他一腳:「問你呢。三郎最近都在乾嘛?」

曹昌道:「在忙縣裡的事兒。」

要不是知道曹昌就是這樣的人,鄭熹都要以為祝纓是特意派這麼個人來惡心自己的了。他隻好問得仔細一點,問:「瑛族現在如何?」

曹昌道:「洞主跟咱們大人結拜成兄弟了!」

「噗——」鄭熹差點沒嗆著,說,「也行。」

「縣裡士紳呢?」

曹昌道:「大人比他們厲害。」

「他父母在乾什麼?」

「沒乾什麼,有空就出去喝茶聽故事,再就盯著大人吃飯穿衣。」

鄭熹不免同情起祝纓來,身邊跟著這麼個仆人也是夠憋屈的。他讓曹昌將信件留下,就讓他回去了。拆信一看,祝纓在信裡已將一些事情寫明,倒是不用曹昌多嘴了。

甘澤看著他的臉色,心道,我得趕緊請個假!

曹昌將東西一交割,就緊著送下一家去了,等甘澤請了假出來,他已跑完了金良家、溫嶽家等數處,禮物也都送完了,人都回到了京城祝宅,自己去見父母了。

曹家父母說看房子就看房子,還住祝府的仆人房裡,曹昌回來了,也是在門房裡暫住著,並不敢趁機偷睡主人的臥房。

一家三口見了麵,自有一番悲喜,曹昌胖了一點,父母老了一點,才訴了離別之情甘澤就來了。甘澤道:「我先來看看他,把差使辦完了咱們才好放心地過年。」

曹昌茫然地道:「差使?我都辦完了呀?」

甘澤被他一句話閃到了月要:「辦完了?!!!你都怎麼辦的?」

「我就去,送了東西,說是大人送的。坐了兩下,他們也沒話說,我就回來了。」

甘澤的臉綠綠的,心道,我這回欠三郎的人情欠大發了!

————————

另一邊,小吳可比曹昌機靈多了。

他帶著仆仆風塵,先去王雲鶴的府上投帖坐等。王雲鶴再正直他也是個丞相,求見的人太多了。小吳帖子遞上去,足等了半個時辰才得進——這已是很不錯的效率了,好些人求見隻得遞個帖子,並不能當天等到回信。

小吳先送了信,再奉上禮單。

王雲鶴看上麵有些山珍、蜂蜜之類,拿到京城也算好物,在福祿縣當是不貴,他慢慢點頭。小吳又奉上了一隻小匣子,王雲鶴道:「這是什麼?」

「大人說,一點小玩藝兒。」

王雲鶴揭了封條,見匣子裡是一枚有趣的墜子,一隻朱頂的白鶴,主體泛著珠光,頂嵌一點小小的紅寶石,以玳瑁為黑羽,白色的竟是一顆不規則的珍珠。正嘆巧思,拿起來看時卻見這墜子還可改作它用,吊在扇尾它是墜子,又有環扣,插在素簪上箍緊又可作簪首。平常放在手邊又可賞玩。

王雲鶴笑道:「有趣。」

小吳多一個字也不敢說,將東西奉上就要離開。王雲鶴問道:「你什麼時候回去?」

小吳道:「回相公,小人是京城人氏,祝大人許小人在家過個年再回去。」

「是他會說的話。你回去之前再過來一趟。」

「是!」小吳答得響亮!

接著,他又往陳巒家去了一趟,接著是施鯤家,其後又去了裴清、冷雲等處。陳巒正閒,叫了他過去聊天,從福祿縣的氣候問起,又問祝纓起居飲食之類,儼然一位和藹長者。

小吳莫名其妙,漸漸忘了來意,與陳巒聊得投機。待陳巒說一句:「時候不早了,你回京正好過個年,年後回去前過來一趟。」

小吳迷迷糊糊出了陳府,差點想不起跟陳巒都說了什麼。

裴、冷兩處都沒見著人,他們府上的人看到祝纓的帖子都很客氣,又都說二人沒在家。小吳隻得留下了祝纓的名帖和禮物,看看天色不早,急急先轉回自己家。因為剩下的多半是胡璉、左丞之類的「小官」,不急在今日。劉鬆年則是計劃在明天一大早就要特別去跑一趟的,這位先生脾氣有點大,值得一大早就去候著。

他一回到自己家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小吳露出一個傻笑來:「我這是乾了什麼好事兒了嗎?這麼想我了?」

他娘伸手就擰他的臉:「你還能乾好事兒呢?你姐姐今天當值,明天才回來。你先歇下!我瞧瞧,瘦了!」他家裡也有個小丫環,他娘讓丫環去端熱茶飯來給他吃,又要跟他有許多話說。

小吳迫不及待地從懷裡掏出那包珍珠:「南邊兒也就產這些個了,大人大方,賞的錢多,我就買了些。」

他娘高興極了:「好好!」

娘兒倆正高興,老吳也回來了,老吳道:「你回來了?!!!大人有什麼話不?」

小吳冷靜了一點:「咋?還真有事兒?」

「大人料到了嗎?」

父子倆岔著說了好幾句,老吳道:「你住嘴,我問,你答!大人叫你乾什麼了?」

「送年禮,再叫我打聽一下大理寺近來是不是有什麼變故。」

老吳一拍巴掌:「可算問了!」

「怎麼了?」

「還怎麼了?來了個竇大理,新官上任三把火,還能怎麼著?」

兩人說話,當娘的不樂意了:「孩子剛回來,還叫不叫人吃飯了?!」

老吳道:「不錯,老婆子,擺上酒菜,把他姐夫也叫來,咱們爺兒幾個好好喝兩盅,慢慢兒地說!」

————————————

小吳他姐夫就是小陶,跟著祝纓千裡扒了李藏墳的那個。

三人坐在一起邊喝邊聊,小陶道:「你跟著小祝大人走了,可真是好命!」

小吳雖有得意,又有點擔心父親和姐姐姐夫,問道:「竇大理不好嗎?大人說,竇大理是個明白人。」

老吳道:「就是太明白啦!他要是個糊塗人倒能弄了!」

小陶道:「你想,哪個明白人不想手下人都聽自己的呢?咱們大理寺裡,冷少卿不大管事兒,也有兩、三個跑腿兒的。裴少卿代理了這二年,也很有幾個聽他的。鄭大人調去了東宮也沒離京城,依舊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些人又都是在鄭大人手上起來的。竇大理一個精明人,光杆兒到了大理寺,上頭還有陛下和相公們看著,他能不乾點兒什麼麼?」

小吳道:「不得先安靜看著,然後好下手?」

老吳看了他一眼,說:「他要是已經看明白了呢?哎,小祝大人還派你給哪個送禮物了?」

小吳扳著指頭數了數,老吳和小陶聽到什麼王相公、劉先生的已不再驚訝,卻都叮囑:「胡璉還罷了,在左丞那裡他說什麼你就聽著,什麼話也別接。蘇蜈蚣家就更不要去!」

小吳吃驚地道:「真出事了?」

小陶冷笑道:「人人都看著小祝大人手上東西多,饞得要死,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幾兩沉!蘇蜈蚣娶了個休致的五品官兒的閨女,正是花錢的時候,可鬧了好大一筆虧空!正著急上火呢!我看他要糟。」

小吳不知道蘇匡娶妻了,還說:「憑什麼呀?五品官兒的閨女呢!」

「休致了!」小陶不耐煩地說。

蘇匡熬了這麼些年也熬到了六品,以他的年資想升個五品比祝纓還要難許多。不止是他,許多青年才俊都是卡在這一步一卡許多年的,這個品級也確實夠蘇匡說一門不錯的親事了。五品官的女兒不一定就能嫁得了五品官或者更高的官員,她們的丈夫反而大半是一身青綠。蘇匡年紀也不老,長得也端正,年資、前途都還不錯,值得娶個官宦人家的姑娘。

老吳道:「老來女,妾生的,不但要在嶽家麵前做臉,娘子還有生母娘家的『舅舅』們要應付呢,他且得花錢。裴少清主事的時候他就從左丞手裡分了些事兒,也是左丞自己不爭氣,乾事比小祝大人總差著些,他要能乾,怎麼能叫蘇蜈蚣得手?現在又害我們一起吃藥?」

小吳道:「我有點糊塗了。」

小陶道:「有什麼好糊塗的?聽我說,小祝大人在的時候給咱們大理寺置辦了許多產業好進項,對不對?」

「是。」

「他老人家走了,左丞接手,乾得不如他。裴少卿就讓蘇蜈蚣、鮑司直他們幫著分擔,鮑司直是相幫胡丞乾庶務,蘇蜈蚣的手就伸去撈錢了。他們吃相太難看了,虧空一多,竇大理來了要查賬……」

小吳倒吸一口涼氣:「壞了。」

老吳道:「這還不是最壞的!他賬平不上,就起邪念,勒索以前那些商人。小祝大人在時,兩袖清風,商人們日子過得順了不在意,被他一勒索,也有過不下去吵鬧出來的。他又以勢壓人。有些商人忍氣吞聲,有些索性不與他做買賣了。他這虧空愈大,正密謀著在將小祝大人給咱們大理寺置辦的產業給賣了填窟窿呢!」

小吳大怒:「這個狗東西!」又問,「那咱家的……」

他們家有三口人吃大理寺的飯,以前補貼幾乎比正俸還要多,現在母雞都宰了,哪裡來的雞蛋給他們?

蘇匡經手的案子還算經查,可他經手的賬……

小吳罵道:「該了死的臭蟲,沒這本事他接的什麼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選擇性小白臉[無限] 我的領域父愛如山[主文野] 喪係美人,被迫營業[穿書] 七個月的旅行 穿成龍傲天的貓 二次人生從萬人迷開始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主角的白月光 馬甲使用指南 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 攻略對象有了多周目記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