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緋衣(1 / 2)

加入書籤

麥子也看了、人也問了,高興也高興過了。

皇帝下令政事堂仔細研究此事拿出個計劃來。

皇帝自己對種田隻能說「略知」,他當甩手掌櫃王雲鶴和施鯤都沒有失望之情,反而覺得皇帝還挺可靠的。一個皇帝能知道「稼穡艱難」,知道產量提高了對他有好處,大臣們就已覺得他很合格了。能夠讓政事堂與懂實務的地方官去製定計劃,而不是頭腦發熱一拍腦門兒就說全部都給種上麥子,更是讓政事堂大大地滿意。

施鯤與王雲鶴一齊道:「謹遵陛下旨意。」

皇帝又看了一眼祝纓,道:「你仔細向二位相公說說,有什麼難處也不要隱瞞。」

祝纓道:「是。」

皇帝道:「麥子留下,你們去吧。」

幾人向皇帝辭出,祝纓禮都行完了,又添了一句:「陛下,那臣能要求一件事不?」

皇帝抬起一隻腳正要離開,又把腳放了下來,問:「什麼事?」

「現都交四月了,臣回去時離秋收已不遠了,秋收之後就該再種宿麥了,可是手上的種子實在不夠,能不能給撥點兒?」

皇帝指著施鯤和王雲鶴說:「你同他們講去,讓他們給。」

祝纓道:「遵旨。」

說了這一陣兒的話,後半晌都過了一多半,除了祝纓,其他人都知道皇帝的習慣,一同向皇帝辭出,留給皇帝娛樂休息的時間。

劉鬆年與他們一起出了勤政殿,說:「我得聽聽,這小子又要作什麼夭。哎,你沒再寫我什麼壞話吧?」

祝纓道:「哪兒能啊?我謝您都來不及呢。」

「哼!」

劉鬆年沒有硬蹭進政事堂裡旁聽,政事堂是宰相議事的地方,他雖心裡癢癢還是站住了,心道:你等著,我得問出來不可。

——————————

祝纓安靜地跟在兩個丞相身後又回到了政事堂。

今天因為她這一件事二位又積壓了一些公務,而在南方一些地區推廣稻麥兩季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的,不是將所有事務耽誤一天就能定下來的。

施鯤道:「你先住下,在京裡多留幾天,話要問你。大理寺、禦史台自有我們協調。」

祝纓道:「是。」

王雲鶴道:「你回去寫……是不是已經寫好了?」

這話說得沒頭沒尾,祝纓聽了卻很配合地從另一隻袖子裡又掏出厚厚的那一疊數萬字的文稿,道:「這是下官整理的福祿縣的一些情況,都是下官親身經歷又或親自驗核的。」

施鯤與王雲鶴對望一眼,都笑道:「還真寫了啊?」

祝纓苦笑道:「要問我案子,我又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可不得把該準備的都準備了麼?」

施鯤沒再說她胡須的事情,說:「東西留下,你把心放回肚裡。」

「是。」

王雲鶴道:「這兩天不要亂跑,有人送你去大理寺和禦史台回話。」

「是。」

祝纓見他們沒有別的吩咐了,將之前給他們看的那幾份文書分兩個袖子揣好就要告辭。王雲鶴道:「你站一下,將試種的那一本也留下,其餘你帶走。」

祝纓又將試種的那一本交給王雲鶴,這才離開了政事堂。

出了門,剛才的孫一丹上前道:「祝大人,小人送您出去。」

祝纓道:「有勞。」

一旁藍良誌也湊了上來,笑道:「大理寺、禦史台兩處都已派人知會過了,祝大人隻管把心放回肚子裡,明天咱們去府上接祝大人過來見他們,包保順利過關。」

祝纓笑道:「辛苦二位了。」

「哪裡哪裡,都是小人的本分。」

這種「毫無根基的小人物眼看要摔坑裡跌個嘴啃泥、忽然之間翻盤全身而退」的戲碼誰不愛看呢?反正他倆挺喜歡看的。

三人一路往外走,一路說些閒話趣聞,祝纓不問旁人,先問:「咱們冷少卿近來還愜意嗎?」

孫一丹想到冷雲之前的樣子,笑道:「他老人家沒有不愜意的時候。」

「哎喲,當麵不能說人。」祝纓忽然說,藍、孫二人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遠遠的無聊得都要摳手指的人不是冷雲還能是誰?二人也都笑了起來。

祝纓道:「怕是要教訓我,不敢耽誤二位了,二位先請回吧,我明天在家裡等著二位的大駕。」又報了自己的住址,孫一丹念了一遍,道:「記下了。明天一早,小人就去府上。」

三人告別,祝纓快走幾步迎上了冷雲。冷雲將她上下一打量,故意驚訝地說:「哎喲,沒缺胳膊少腿兒,過關啦?」

祝纓道:「大人這說話有點兒缺德啊,我好好的不行麼?」

兩人互相都不生氣,冷雲道:「走,我送你回家。」

「沒事兒,安全,政事堂還有話要問我呢,不會叫我去別處蹲大牢的。」

「呸!童言無忌!」冷雲說,「還沒回過案子的事兒,且先別去鄭家。」

「怎麼?」

冷雲仰著臉想了一下,道:「倒也沒什麼,避嫌麼。」

祝纓道:「您現在還是大理寺的少卿呢,就不用避嫌了?」

冷雲道:「我?誰都不用跟我避嫌的。」

兩人說著出了皇城,祝纓道:「我真得回家了,家裡還沒收拾呢,等把鬧心的事兒都收拾完了再拜您的廟門兒。」

「嗬,那得帶個豬頭。」

祝纓笑道:「好啊,帶倆。」

皇城門口之前看熱鬧的人早散得差不多了,溫嶽和李校尉等都還在。祝纓上前一抱拳:「今天麻煩各位啦,明天少不得還得接著麻煩,可惜我久不回來,且要回家安頓一下,等事情了了再與大家說話。」

溫嶽道:「回你的家吧!哎,對了,你在京城不得有些花銷麼?你家兩年租子還在我這兒,我尋個空兒給你去。」

「行。」

李校尉也說:「咱們什麼交情?不在這一時,你先把正事兒辦了——看你這樣子,過關了?」

祝纓道:「現在還不好說,不過看著還壞不了,明天我再來回話。」

「那快回去吧。」

曹昌還在外麵等著呢,甘澤、陸超兩個在外麵守鄭熹,三人已在一處說了小半天的話了。甘、陸二人見了祝纓都說:「三郎,可算回來啦。」甘澤又埋怨祝纓:「你可真是的!當時與我說明白了,我也好回來回七郎的話。」

祝纓道:「我又沒個把握一定能有收獲的,怎麼說?牛吹了出去,回來沒法兒兌現不是丟臉麼?現在好了——鄭大人近來怎麼樣?」

陸超道:「還那樣唄——」他是個話多的人,卻硬將下麵的話都給咽了。

祝纓故意與他們多聊了一會兒。之前那家常吃的油餅鋪子還開沒開,哪家飯館來了新廚子有沒有什麼好吃的。

陸超問道:「甘大說,到了您那兒有好吃的?」祝纓道:「什麼好吃的?總比不上京裡,時新的果子是有一些,就是容易壞,不好運了來。可惜他來的時候沒趕上,沒能吃到那麼多。」

他們是故意聊的,為的是等鄭熹出來。鄭熹說不用她先到府上拜見,祝纓終覺不妥,哪怕空著手,也得在見別人前見一見鄭熹。到皇城來是公務,不算。公務之外她可不敢怠慢了。

她用了這麼個折衷的辦法,「偶遇」,看皇城門外碰麵時鄭熹的樣子,如果必要她回家呢,她就回去,辦完正事再去見鄭熹。如果意思不那麼堅決,就算連夜去磕頭也得爬去敲鄭府的門。

鄭熹按時出了皇城,在外麵看到祝纓,道:「你怎麼還不回家?誰罰了你的站了?」

祝纓看鄭熹比兩年前顯出了一點年紀,他已蓄了一部須,儼然是一個配得上羅敷的美丈夫。她向他施了一禮:「鄭大人。」直起身才說是久不回京,遇到熟人打聽點好吃的。

鄭熹道輕笑一聲,祝纓看了他一眼,他擺擺手:「回去,別犯了宵禁。」

兩人對望,祝纓會意,她可以安心回家睡個好覺,第二天從容起來應付公事了。

——————————————

曹昌將馬牽了來,祝纓道:「走吧,回家了,別犯了宵禁。」

曹昌的嗓音裡透著高興:「是!」

曹昌的父母現在正在祝宅看房子,他陪祝纓來是又回了家得見父母了。

主仆二人熟門熟路從皇城往祝宅去,一路上的景色不曾大變,許多房舍還是祝纓離開時的樣子,老鋪依舊開著,祝纓路過又買了點肉食、點心之類,有店家認出了她:「哎喲!小祝大人!回來啦?大娘子可好?祝翁可好?」

祝纓道:「他們沒回來,我來述職,過兩天還回去。」

「哎喲,這可要受累了。」說話的店家又多包了一包切好的肉給她,「這算小人給小祝大人接風的。可得收下。」

祝纓穿著官服,都讓曹昌拿了,她則多抓一把錢給店家,笑著回家。

很快回到了祝宅,老兩口聽到拍門還懷疑是聽錯了,細一聽真是自己的兒子,曹父打開門:「你怎麼又回來了,是大人派的新差?大人?!」

祝纓道:「嗯,是我。」

曹父趕緊又叫妻子:「快!大人回來了。」

一番擾攘,曹昌將馬將給曹父拿去馬槽拴著,將食物交給曹母準備晚飯,自己則去給祝纓打開書房的門,收拾書房請祝纓暫坐。

祝纓還想自己打掃臥房的,大門又被拍響,曹昌一路小跑去開門,見金良一家與溫嶽都來了。

金大娘子帶著丫環,進門就對祝纓說:「我就知道,你又沒帶什麼人照顧生活。」有了她,吃的、用的就全有了。

祝纓道:「我瞧著積灰不厚,曹大娘必是平日灑掃的。撣撣土就能住了。」

金大娘子道:「知道她每過年節都要掃塵。離過年都過幾個月了?不得再打掃?你屋裡沒礙事兒的東西吧?」

祝纓哭笑不得,道:「我能有什麼不見不得人的東西?」

金大娘子這才帶著丫環去給她收拾臥室、擺酒席。曹父見狀,趕緊叫兒子一塊兒把前院的正廳給收拾出來。

金良是陪著妻子過來的,溫嶽是來給祝纓送點在京城的花費的。

祝纓道:「我回來還沒去看你們,分些土產,你們倒先來了。」

金良說:「這麼遠的路,你過年還記著我們,現在又瞎客氣什麼?誰不知道你現在事多?」

溫嶽說:「你甭管那些個虛的,虛事耗神。」

正堂很快就打掃好了,再點上燈燭、擺上酒菜。金良道:「不用你們伺候,你們忙你們的,咱們自在吃酒。」

祝纓喝茶陪著,溫嶽給金良滿上。三人說起了京中這兩年的變故,祝纓道:「鄭大人這兩年消息少了,不常上邸報了。」

金良道:「是好事,上了邸報也是挨罵的,陛下也不知道……」

溫嶽道:「陛下看中太子,七郎是詹事又是外甥,要求難免高些。」

「魯王呢?」祝纓問。

金良道:「天下父母疼小兒。」

祝纓知道他們倆這樣兒能扌莫著一點兒門,其中門道又未全通,就不再多問他們。金良也關心起她的案子,問她今天的事兒,祝纓說:「見了兩位相公和陛下,相公們問起了案子,明天派人來送我去大理寺和禦史台,事兒應該不大。我就是給刮上的。本來沒我什麼事兒,約扌莫是有人順手。」

金、溫二人點頭,溫嶽問道:「口袋裡是什麼?」

祝纓道:「現在不說,過一陣兒你們可能也就知道了。我在福祿縣種的一些糧食。」

「哦,帶這個倒是合適。」

他們又說到金良,說金彪現在也長大一點了,金彪是武官的兒子,可惜不夠直接蔭個官當。

蔭官是看老子的品級的,從一品開始,往下直到五品,他們的兒子是可以直接有官階的,不用通過別的甄選,隻要有個老子就行。一般也有個名額限製,幾品的可以蔭幾個兒子、蔭官授幾品之類。官職越好,待遇越好,蔭了孫子的都有。六品開始,就不足以蔭兒子直接做官了。

五品是個坎兒,不止是對官員本人的仕途,對他的家族更是如此。

金良熬了這麼多年也還是個正六品,比起他,祝纓熬的年載算少的仕途可謂順利了。

祝纓道:「無論入行伍還是什麼的,就算熬年資,也得先進了再說。甭管收成好不好,你不種,永遠沒收成。且你又不是沒熟人,把他送進去,怎麼也有個官身不是?晾在外頭算什麼?」

金良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文不成武不就的!」

溫嶽道:「我看小祝說的對,好壞先給他謀個一官半職,且熬著。難道要等你升五品?」

金良道:「我再想想,不知道哪裡合適。他有點憨。」

祝纓道:「你還說他憨呢?」

金良作勢要打,三人笑成一團。又吃喝一陣兒,金大娘子道:「都收拾好了。」祝纓道:「大嫂來坐,大嫂辛苦了。」

金大娘子一來,他們就不再說什麼「正事」了,接著話家常。又吃不太久,溫嶽明天不當值,但是京兆有宵禁,過一會兒就散了。

曹昌卷了鋪蓋去門房,曹家老夫婦依舊住前院仆人房。

祝纓躺在床上,心道:京城雖好,還是快溜為妙!

————————

第二天一早,祝纓起來時曹家老兩口已經起身把前院又掃了一遍,馬也餵好了。

祝纓道:「別忙那個了,先弄點兒吃的來。」

曹母道:「粥已好了,有煮好的雞子,醃菜也切了,還有昨天一些肉菜,這……」

祝纓笑道:「可以,不過今天要來人。」她取了錢讓曹昌去外麵再多買些早點過來,點了些附近較貴的早點,曹昌跑出去買了一大提籃。

東西買回來之後,孫一丹與藍良誌就登門來了。

祝纓道:「正好,一起吃點兒吧。」

兩人十分推辭:「在家吃過了。我們等大人用完飯再走,來得及。您知道的,他們還得上朝,回來才是辦事兒呢。」

祝纓道:「那你們還急什麼?再墊一點兒。就算吃過了,這一趟跑下來也該餓了。」

她特意讓買的京城頗貴的早點,京城生活費錢,孫、藍二人也不能日日吃得這麼「富裕」。二人看了早餐花色就不再推辭,也坐下來又吃了一頓。三人吃完,太陽也升起來了,再一同去皇城。

還沒出家門,祝纓就一人給了一個紅包。兩人還要推拒,祝纓道:「你們是審我的人麼?不是,就不是循私。我兩年沒回來了,正想打聽打聽這兩年的新聞,拿著喝茶。」

兩人含笑收了。

今天就沒多少人圍觀祝纓了,她很順利地先到了大理寺,這裡遍地是熟人,人人都帶點激動地叫:「小祝大人。」「小祝回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選擇性小白臉[無限] 我的領域父愛如山[主文野] 喪係美人,被迫營業[穿書] 七個月的旅行 穿成龍傲天的貓 二次人生從萬人迷開始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主角的白月光 馬甲使用指南 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 攻略對象有了多周目記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