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端倪 大人好久沒有說「二十」了……(1 / 2)

加入書籤

姚辰英策馬疾馳。

大軍出發已經有些時日了,他身為地方官也有許多事情要做以配合大軍。祝纓將幕府前移,與他的駐地隔得遠了些,二人分在兩處辦理公務。轅門前見到他的士卒吃了一驚:「使君?」

姚辰英問道:「節帥在否?」

士卒道:「在的。」

姚辰英跳下馬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那便好,為我通報。」

「是。」

祝纓到了西陲也不改習性,時常四處亂躥,如今已能操著一口方言與當地人聊天了。她主要問一下本地人對西番的了解,以備日後之用。大戰才剛開始,她隻得暫停了這項活動。

姚辰英進大帳的時候,她才將案上的一些雜物收起,等著姚辰英過來。這些日子兩人配合得不錯,祝纓笑問:「這麼匆忙,想是有事?」

她各方麵的消息都比較靈通,朝上的消息甚至能強過正在丁憂的鄭熹——陳萌還在政事堂。因此她認為姚辰英此來,應該是為了本地的事情。

姚辰英拱一拱手,左右看看,問道:「真個把那個路丫頭也派出去了?」

祝纓微笑道:「是啊,她、桑大兩個都很細心,與冷將軍一道應該配合得不錯。」

姚辰英順口一提,不再深究,沒有向祝纓說本地的事情,而是問祝纓:「節帥可知京中動向?」

「使君說的是哪一樁?」

姚辰英道:「陛下病了。」他見祝纓臉上沒有驚訝的樣子,估計祝纓應該也知道了。

祝纓道:「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容易動搖軍心,保密為佳。」

姚辰英也不與她糾纏這個,而是說:「軍心沒動搖,您的麻煩也要隨之而來了。」

「不過是催促進兵。我早有預料,離京之前已與陛下講過,前線的事,說不準的。」

姚辰英見她還是不緊不慢的,索性攤牌了:「朝中有別人的催促,還有七郎他們攔著。可要是七郎這邊兒有人也按捺不住了呢?」

「嗯?誰?不至於吧?」

姚辰英道:「總有人經不住激將法。士林的嘴和筆,比刀還利,毛燥的人是經不住的。您不妨再給七郎去封信,寫得明白一些,請他壓一壓那些人。」

祝纓道:「我與鄭相公,常有書信往來。使君毋憂。」

姚辰英是接著了京中別人的信,詢問他戰況,尤其是祝纓究竟在乾嘛,為什麼還不進兵之類。他不能把寫信人給賣了,祝纓這些日子的安排在他看來又是正確的,權衡之下,隻得作此提醒。祝纓聽勸,他也就放下心來了。

正準備再寒暄幾句就回去,他那裡還有許多事要做呢。

祝纓卻突然問道:「這一戰雖然不會拖太久,不過,再有幾個月也就結束了,咱們最遲明年初就能回去了。你想回京城嗎?」

姚辰英問道:「您何出此言呢?」

「這一戰,如無意外咱們應該是占優的,昆達赤的內部更不穩,誰著急誰就得讓步,」祝纓說,「既然取勝,必然要論功行賞。你的本領,大家看在眼裡,不會讓你一直在此處蹉跎的。」

姚辰英擺手道:「隻怕不易。」

「朝廷,大事上還是公正的。」

姚辰英笑笑,搖搖頭:「節帥先莫為我想這些,先將立功的將士們安頓好是正經。再者,本地久經戰火,需要休養生息,我也怕別人乾不好。在這兒久了,不忍心升官就走。

看到祝纓不贊同的表情,他的口氣愈發地誠懇了起來:「我是鄭家外甥,冼相公他們恐怕不會希望我這麼快回京,再者,我回京去做什麼呢?我家離京有些年頭了,舅家表兄雖在,我在京城卻是不太熟的。」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祝纓、說,「冼相公願不願意,總大不過朝廷大事!若隻是顧慮冼相公,倒也不必這麼悲觀。若是顧慮此間百姓,不妨從現在就開始著手安排。朝廷不會讓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太久的,你在這裡已經有些年頭了,也該有這樣的準備了。」

她說得也很誠懇,姚辰英道:「那也是後話了,眼下第一還是將這場仗應付過去。據我看,一戰而定恐怕也不是成的。要說反擊,倒也不是不成,隻是進擊之後還是要後撤。西番土地並不豐饒,派員進駐眼下也做不到。這一戰,恐怕就是個恢復二十年前的樣子,他們依舊稱藩,朝廷也還是接納他們。唔,榷場之類的事情上卡一卡,也就這樣了。」

「善後的事,比打一仗都麻煩。就在這一仗中,恐怕也還是要與西番再有些糾葛。隻希望不要有人對西番提什麼禮法才好。」

這個時候,她對維持西番的「穩定繼承秩序」沒有任何的興趣,也絕不會有必須讓西番人也遵守「父死子繼、嫡長繼承」的想法。

姚辰英想了一下,道:「那倒不至於。西番人自己都認了,朝廷還摻和什麼勁兒?」

兩人又聊了一陣局勢,談興上來,姚辰英也不急著走了。祝纓問了他對朝廷的看法,姚辰英道:「冼相公恐怕要白忙一聲了,他什麼也撈不到,卻又掀了別人的飯盆,損人而不利己。」

「他的本心,也是想利天下的,隻可惜,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想法與手段不能般配,就是這樣的。」

「隻做個太平宰相,他也能做到,可惜他遇到了不太平的事兒。論理,哪朝哪代到了近百年這個節骨眼兒上,也是該下一劑藥了,王相公是良醫,冼相公照方抓藥還給熬糊了,如何能入口?」姚辰英搖搖頭。

「王叔亮呢?」

「人是好人,可惜也收拾不起局麵。」

祝纓認為姚辰英的腦子還是清楚的,越發希望把他給弄到京城去。一則身份上也能壓一壓鄭黨內的急進派,二則在朝堂上多個清醒的人也更能鎮一下冼派。冼派如今沒有一個能服眾的人,則捏合他們就成了難題,隻好先放棄了。

兩人聊到吃飯,吃過了飯,姚辰英可真得走了,祝纓也不再留他,自己不但給鄭熹寫信,還給陳萌等人寫信,又給皇帝寫奏本。後半截與姚辰英聊得雖多,她還沒忘了姚辰英乾嘛來的。姚辰英話一出口,她就猜著背後有故事了。

她放心西出,就是因為朝中有人,一個是陳、鄭、竇都可算是她在京城的人脈,有他們在,能攔住許多朝廷在她的背後小動作。但如果這三方中有人也想指手劃腳,催促她乾這乾那就會很麻煩。

祝纓耐心地給鄭熹寫信,寫明自己已經派兵出去了,眼下一切安好,根據這些日子以來的情報,昆達赤的內部更加著急,所以,她就更得擺出要長久駐屯的樣子來。昆達赤一急,就會閃出破綻來,收尾的時候也就更容易對付了。又寫了自己對姚辰英的觀察,認為姚辰英是個能乾的人,隻是姚辰英自己對軍事的興趣不如對民政的大,建議此戰之後把姚辰英快點調到中樞。

她給陳萌的信裡寫得更多,還寫了自己會怎麼做,譬如擺開架勢屯田,佯作與昆達赤長久對峙。但是她的最終目標,是讓昆達赤服軟,派出使節進京,重新稱藩納貢,求國書冊封。讓昆達赤在這邊的銅牆鐵壁上撞破頭,然後掉頭回家專心收拾家裡的事兒,十年、二十年內不要再犯邊。

最後是奏本,揀重點簡要給皇帝說了。

將一堆信件、奏本發出之後,祝纓便安心地等著前麵的消息。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選擇性小白臉[無限] 我的領域父愛如山[主文野] 喪係美人,被迫營業[穿書] 七個月的旅行 穿成龍傲天的貓 二次人生從萬人迷開始 穿書後我成了偏執主角的白月光 馬甲使用指南 真少爺其實也是假的 攻略對象有了多周目記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