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策論(1 / 2)

加入書籤

張世恆提筆寫道。

於少保在土木堡之變後進行了軍製改革。副將,參將,遊擊等將軍,不在隸屬於總兵官直屬。

改為大小相製,遊擊將軍領五百兵,參將領七百兵,副將領一千兵。總兵領一千兵。

平時各自在劃分的訊區執行平叛,討伐山賊,維護地方平安等任務。

一旦遇到大型戰事,朝廷會派出文官擔任督軍,將總兵標,奇兵營,援兵營,遊兵營匯聚在一起,組成大軍迎戰。

這些標營平時根本沒進行過合練,彼此也沒有隸屬關係,很難進行默契的配合。

五軍都督府負責軍官升遷時,除了武藝還要考核軍官的兵書戰策。

軍官升遷劃歸兵部負責後,改為以首級記功,導致八成以上的統兵官是文盲。

督軍發布的軍令稍微復雜一點,文盲軍官就理解不了,更不用說執行了。

最終督軍不得不發布最簡單的軍令,導致朝廷軍隊在戰術上表現得極為呆板。

就連西南土司,遼東土著部落這些憑本能打仗的敵人,都能一眼看穿我軍的戰術意圖。甚至還能預判出我軍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並以此做出針對性部署。

在不超過二千人的小規模戰鬥中,我軍戰鬥力不輸東虜,北虜。可一旦進行萬人以上的大會戰,我軍必敗無疑。

戚少保之所以每戰必勝,是因為他的兵是自己親自練出來的,能做到如臂揮指。

滿桂之所以一敗塗地,是因為他帶的兵是由幾十個遊兵營,奇兵營,援兵營,總兵標組成的。

互相之間號令不通,根本無法協同作戰。沖上去之後就變成了各自為戰的狀態。一盤散沙,焉有不敗之理。

張世恆因為尿急,寫完後很快就交卷上了趟茅房。

崇禎拿起他的策論越看對張世恆越欣賞。且不說張世恆分析的對錯,起碼說明他平時對大明軍隊的架構有自己的思考,並對此有自己的理解。

崇禎不知兵,隻覺得張世恆的分析從邏輯上講得通,至於實際情況是否如他所說,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徐允真對張世恆寫的什麼也有些好奇。

「陛下看完了嗎?」

崇禎將張世恆的策論遞給徐允真。

徐允真接過來一看,心頭猶如一道閃電霹過。照亮了他內心最深處的隱私。

土木堡之變前英宗大軍突然斷糧,十七萬大軍因此軍心渙散,被也先二萬騎兵擊潰。

二十年前成祖大軍離京二千裡橫掃漠北時,糧草都能供應上。

離京城隻有區區二百四十裡的土木堡,大軍糧草卻供應不上了,這件事非常的蹊蹺,至今原因成謎。

土木堡之變後,各省的軍令權就從總兵轉到了巡撫手裡,武官從此成了軍令的執行者。

張世恆的策論直指本質,一隻軍隊要想打勝仗,就應該像人一樣,有個絕對權威發布號令的大腦。

徐允真腦海中組織了一遍語言後說道:「陛下,臣以為張世恆的策論很有見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唐陟 洪荒:穿越九次係統消散了 奇幻冒險宇宙的生活 他的大學! 操控世界,從吞噬蒼蠅開始! 淩天 最強神級熊孩子係統 神印之你的全職騎士 旅行青蛙:開局燃燒果實 一個妖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