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學習前輩輪戰(1 / 2)

加入書籤

當萬三聽說又要被關回牢房裡時,那一股子豁出去的硬漢脾性立馬消散了。

親衛拖著他下去,不理會他的求饒聲,唐清安從桉幾上站了起來,看著拉起來的遼東輿圖,陷入了沉思。

前番他率領幾百人出海時,雖然有著預知大勢的憑仗,終歸有破釜沉舟的底氣。

如今卻不同了。

二十餘萬人的身家性命,都綁縛在了他的身上。

很多決策就不敢輕易的下了。

更有如果自己失敗了,還會有第二個「毛文龍」出現嗎,如果沒有的話,遼東形勢將會徹底倒向蠻族。

而遼西還有會力挽狂潮的「袁崇煥」出現嗎?

既然自己來了到紅樓,身為漢人,血脈裡的民族責任,已然不能由他任性胡為。

整個遼東到底有多少人口呢。

誰也不清楚。

大周官冊上是四十萬,這個數字誰都知道不準。

因為這是直接按照前明的黃冊照抄的。

大周立朝以來,還沒有統一的,全國性的進行過清冊田畝,清點戶口。

這一世可沒有名臣張居正的改革,清量全國田畝。

統一中原後,遼東直接歸附大周,保留了明朝設立的二十五衛二州,根據《遼東誌》統計,遼東二十五衛在洪武年間就有一百一十四萬左右,這還不算駐屯的軍戶及其家屬。

現代學者葛劍雄、高王淩、曹樹基等,考證1600年明朝人口為2億。

推算出1600年,遼東都司本土漢族人口不會低於三百七十八萬。而且遼東又是罪犯流放之地。

因此在1616年之前,遼東漢族人口不會少於四百萬。

唐清安重新整理了腦海裡的記憶一番,推斷出整個遼東,在五百萬之間。

這是後世國內史學家和外國學者預測出來的較為準確的數字。

原來的明末時期,遼西走廊收納了幾十萬人口,毛文龍建立的東江鎮,收留了百萬人口。

其餘數百萬人都陷落在後金的統治中,如果沒有意外,再過兩三年,遼左蠻族治下,將會發生針對漢族的大屠殺滅絕政策。

慘狀不細談,隻列數字。

三百萬消失了,隻活下來了不足百萬人。

這是唐清安穿越前,看到部分學者的推論。

這是一部漢民族的血淚史,隻不過埋葬在了需要的環境裡。

二十餘萬遼民。

整個金州已經不堪了。

「請趙參將,徐將軍,劉承敏,陳凱武,郭英,花眼來議事。」

門外的親衛們聽到命令,立馬趕出去傳信。

不久,一道禁令解封了。

北鎮有大黑山小黑山,金州也有重名的大黑山,小黑山,不同的是,金州的兩座黑山相隔甚遠。

北至蓮花山,南至鳳凰溝,一條連綿的山脈從北至南,由新金一直到金州城。

彷佛落在土地上的一把利劍,把這帶的平原從上至下分成了兩側,東邊靠著遼東灣,西邊的平原靠著黃海。

也成為了蠻族襲擾,金州防禦的長達幾十裡的戰線。

最遠處的就是被人稱為南天門的兵堡,兩邊是山,隔絕山路,七八裡外的南天門下溝子山寨,則已被蠻兵掃平。

周兵駐守小黑山的堡子,在山脈北部邊緣,出了山林就是平原,靠著遼東灣。

蠻族騎兵就是在這一帶肆虐,他們不敢入山,周兵則不敢出山。

大半個月了,黑山堡裡的士兵們,彷佛都忘記了萬三這個人,隨著李伯升的嚴令,沒人再敢隨意出營。

整個黑山堡,因此顯得有些落寞。

士兵們百無聊賴,除了出操的日子,皆顯得無精打采。

直到萬三回來了。

竟然還穿著武袍,大搖大擺的在堡門外,得意洋洋的喝令守門兵開門放他進去。

「看看,我穿的什麼顏色?這是絲綢的料子,把你的爪子拿開。」

萬三狠狠的拍開一雙髒手,心疼的扌莫了扌莫上麵的印記,惱怒的瞪了一眼,那兵隻是傻笑著。

「三兒,我以為你早死了呢,前些時候,估扌莫著你頭七的日子,跟你還燒了紙錢。」

「去去去,老子福大命大,將軍怎麼舍得我這等好漢,不但好吃好喝的招待了我這些日子,還升了我的官,我現在可是隊長了。」

三什為隊,隊長管三十個營兵,是基層低級武官中職位最高的。

千總李伯升過來了,看到人堆裡的萬三,一時間覺得牙疼起來,他早就收到了軍令,知道此人不但無事,竟然還升職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仙門都求我去種田 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 黑霧之王 遮天之絕世大黑手 超級拯救者聯盟 重生後我嬌養了大反派 權遊:我有一個係統 玄門問道 無限遊戲裡被漂亮邪神捧紅了 洪荒之太墟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