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我來了(1 / 2)

加入書籤

如果從天空俯瞰,遼東的土地上,到處都在湧動。

史鼐勝在一個穩字。

賈敬意氣風發之時,曾點評諸人,關於史鼐,則說此人沒有急才,卻具有守城之姿。

來遼東後,史鼐沒有發動過對蠻族的一次的進攻,而是竭盡全力的在各地加派士兵,修整城池。

一年下來,遼東耗費物資千萬。

史鼐的策略其實並沒有錯,錯在朝廷拖不起。

陝西流民遍起,官員彈劾遼東。

江南稅賦日重,官員彈劾遼東。

南方民亂,朝廷無力支援,官員彈劾遼東。

有人在朝廷上說,史鼐實則是畏戰,懼蠻。

史鼐內心清楚,這是各地官員完不成考較,開始推卸責任,加上對勛貴出任遼東經略的不滿,發起了反擊。

還有更深一層。

太上皇沒有表態,這就更加讓人猜疑了。

史鼐早就知道,弟弟的主意不妥。

太上皇當朝幾十年,滿朝都是他提拔的官員,隻說內閣的閣老,哪一個不是太上皇當年欽點的新科進士。

朝廷六部,尚書,侍郎皆是如此。

這是天賦皇恩啊!

文人們當以死相報的君臣之約。

就連那揚州林如海,不也是太上皇欽點的進士嗎,就說賈政,不也是太上皇的恩恤嗎。

偏那賈政雖是勛貴之家,卻向來以文人自居,才能沒有學到幾分,脾性倒是學了個十足。

太上皇哪怕一言不發,從朝堂到地方,一樣無數之人為他搖旗吶喊,這不是皇上拉攏點人就能扭轉人心的。

皇上這些年急躁起來,史鼐猜測皇上其實怕了。

太上皇年齡越大,做事越來沒有章法。

像那多年前的那件事,誰也沒想到當時病重的太上皇,會做出這麼荒謬的決定,不用近支的成年親王,反而挑了一名宗室的幼童。

誰曉得太上皇會不會再有廢立之舉

放下心裡的雜念。

史鼐想到既然自己已經來了,對於自己的職責,史鼐對外界的雜音充耳不聞。

有條不紊從全國各地征集兵馬,在遼西委任將領,增賦轉餉,谘文朝鮮。

前番薩爾滸之戰,朝鮮派出的大軍竟然不戰而降,成為了蠻族的助力。

史鼐派人去寬慰朝鮮國主,同時要求再次出兵,騷擾蠻族後方鎮江堡。

派了幾名生員,不知道還趕不趕的急。

同時在遼西頒布軍紀,提高賞格,如此這般下來,遼西才有了些許元氣。

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北鎮。

李達祖到底扛不扛得住蠻族的攻勢呢。

該做的自己都做了,希望李達祖能聽人勸,切勿不要出城浪戰,而是老老實實守城。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責,北鎮是節度使負責,史鼐也無法直接指使。

如果遼左還在,他倒是可以越過北鎮。

「反周復明。」

老奴笑著對眾人說道。

蠻族征集奴隸在沉陽修好了宮殿,已經遷都至此,殿內眾人恍忽。

李永芳很快醒悟過來,大喜稱贊。

覆育列國繼承火明英明汗,腦後的小辮垂在前月匈,撫扌莫著大腿上一處隱隱作痛的舊傷,一邊笑道。

「我們原來就是大明的官,周朝天子原來也是大明的官,不思忠誠,狼子野心,實乃逆賊,人人皆可討之。

這番我大軍行動,一擊必中,全奪遼西,再給我幾年時間,我就出關掃平餘孽,以光復大明,恢復禮法。」

蠻人且不論,殿裡的漢臣漢將,皆士氣如虹。

老奴說自己要光復大明,內心的確是這麼想的。

他的祖先是猛哥帖木兒。

於前明到南京赴朝,由明成祖朱棣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賜印信,鈒花金帶,賜其妻襆卓、衣服、金銀、綺帛。

曾隨著永樂皇帝親征漠北,深受信任。

十年裡三次赴北京朝貢,被加封為都督僉事。後來猛哥帖木兒被人襲殺,長子亦亡,次子董山逃過一劫。

董山就是老奴的五世祖。

後來靠著大明的幫助,董山重新恢復了實力。

在老奴看來,前明對自家實乃有再造之恩,加上如今的形勢,正好以光復大明的口號,籠絡人心。

也免得漢奸之論,讓自家漢臣漢將內心憂慮,算是去了他們的心結。

至於遼西。

老奴並沒有放在眼裡。

雖然已是大汗,但是仍身穿袍褂,袖口前長後短,俗稱馬蹄袖,身束月要帶,足登靰鞡,一副標準蠻人的穿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仙門都求我去種田 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 黑霧之王 遮天之絕世大黑手 超級拯救者聯盟 重生後我嬌養了大反派 權遊:我有一個係統 玄門問道 無限遊戲裡被漂亮邪神捧紅了 洪荒之太墟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