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肥肉(1 / 2)

加入書籤

錦州史鼐焦頭爛額。

遼西新募十幾萬兵,分了一半給北鎮,如今整個廣寧才不到七萬兵,且絕大多數都是新兵。

北鎮才有老將老兵,他這裡並沒有。

原來遼東都司控製了八成多的營兵,北鎮則是不到兩成的營兵,而遼西走廊並沒有營兵。

遼東都司的失陷,導致的後果太大了。

薩爾滸和沈遼兩次大敗,大周全國的精兵都消耗一空,哪裡還有精兵可調。

如果北鎮萬一不保的話,史鼐正考慮要放棄遼西走廊,全部撤退回山海關。

十餘萬新兵,已經是大周國內用盡了力氣調來的軍士了,所以遼西這七萬新兵,關乎大周社稷。

遼東可以放棄,山海關絕不容有失,山海關關乎京城的安危,如果讓蠻族趁勢奪下山海關。

導致的惡果,就是大周要考慮遷都南方了。

所以用這七萬新兵去支援北鎮,史鼐並沒有這個想法,該給北鎮的他都給了,不能給的他給不了。

索性遼西設立的東海營幾百人,出海竟然光復了金州,算得上史鼐的功勞。

這也是他目前能無視朝堂上攻訐他的奏章的底氣所在。

現在等不來蒙古的援兵,就盼著金州兵了。

史鼐內心慶幸,辛虧自己聽了賈敬的話,鼎力支持此子,才有今日的期盼。

恁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老奴真的很厲害,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他的軍事素養不是一般人,能有如今的成就,絕對不隻是靠的運氣。

唐清安知道自己的才能,實不能對抗其人。

不過他會學,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路,經歷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他的視野其實也很開闊。

至少他知道登陸戰,而老奴一輩子沒有打過海戰。

他對大海的認知,就是遼左北方的海麵結冰了,竟然派騎兵去渡冰作戰。

這就是他的短板,生活經歷對這方麵的欠缺,導致的弱點。

復州城裡有八千兵,唐清安知道自己啃不動,也不想去浪費力氣。

從軍戶餘丁征募了一萬七千人,報名者極其踴躍。

因為當兵吃糧領餉,在金州是最好的差事。

這一回除了原東海營再次擴張了一倍,征募四千人,已達九千人,李勝虎領一營三千人,陳凱武領一營三千人,二弟劉承敏領一營三千人。

另設一親兵營計五百人,哨官張薄升為把總,是原來東海營的十隊長出身。

新立二營,由原先立功的遼民為大小武官,兩營又是六千人。

如此下來就是一萬出頭。

原來復州,金州各營,征募七千人,補充前番自身傷亡的士兵,以及抽調組建騎兵後的空缺之用。

原來的金州兵裡,有不少各部打殘了的騎兵,都被重新組織起來,有兩千人建立騎兵營。

金州原來有戰馬不足百匹,北鎮送來一千匹馬,但是能做戰馬的隻有六百匹,合計七百匹戰馬,遠不足使用。

不過架子先立起來,戰馬的空缺,慢慢來湊。

沒有馬的騎兵,浪費在步兵上,的確太過奢侈了。

這些人都是原先遼左各處的騎兵,能活到當下,大多都騎藝嫻熟,有幾把刷子。

花眼,鄧興,楊清,李伯升,李齊作為先鋒,各自統帥一千人。

趙緱用為左路參將,領遼民營三千人。

徐壽福為右路遊擊將軍,領遼民營三千人。

唐清安為中軍主帥,帶親衛營,領李勝虎,劉承敏二營,合計六千五百人。

後營彭大海,郭英領兩人合計領兩千人。

全軍合計一萬九千五百人。

水師都司嚴正中,把總李二,苟兒等將,領水兵三千人,大小戰船三百艘載軍北上。

金州城防交給金州兵備僉事馮勝之,後方旅順城防交給旅順兵備僉事顧應時。

陳凱武領一營三千,其餘各總哨,合計六千人守衛金州城,四千人則嚴守各堡。

安排諸事妥當,唐清安拜了一拜馮勝之和顧應時。

「金州安危,就托付兩位僉事了。」

「金州城池之堅固,非復州幾千蠻兵可奪,又有陳千總等將領效命,將軍無憂後方,我等恭祝將軍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在碼頭上,一眾官員送行,馮勝之和顧應時是目前金州品級最高的文官。

而且從長行島屯田開始,大小事務都皆由他們之手操辦,在金州百姓裡的威信,除了將軍就是他們二人。

「如此甚好。」

各部已經登船,唐清安在此拜別了諸人,帶領諸將登船。

兩萬人渡海而戰。

是大周立國以來從未有之事。

這麼龐大的船隊,用了兩個時辰才徹底消失在了海線處。

顧應時忍不住墊腳眺望,實在是看不到蹤影了,才落下了腳跟,嘆了口氣。

「怎麼?我對金州都有信心,你在旅順難道還沒有信心?」

「我不是擔心我們,而是擔心將軍。」

兩人悄悄聊著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全仙門都求我去種田 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 黑霧之王 遮天之絕世大黑手 超級拯救者聯盟 重生後我嬌養了大反派 權遊:我有一個係統 玄門問道 無限遊戲裡被漂亮邪神捧紅了 洪荒之太墟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