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封家書(1 / 2)

加入書籤

隨著吉他舒緩音樂的不斷傳來,令無數人心靈顫動了一下,現場慢慢安靜下來,開始安靜地聆聽。

他隨著吉他的聲音開始娓娓道來,聲音像哼唱又像在訴說。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嗎

現在工作很忙吧

身體好嗎

我現在帝都挺好的

爸爸媽媽不要太牽掛

雖然我很少寫信

其實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嗎

身體不好就不要去了

乾了一輩子革命工作

也該歇歇了」

這首歌是由李春波創作,該曲獲得1994第三屆「金唱片」獎。

張焱烽之所以會選這首歌,不是因為它比別的歌曲差,這首歌在民謠中的地位那是不必訴說的。

在剛剛他心裡有根弦突然動了,希望他在這個世界第一次登上電視表演的歌曲能通過電波的形式向地球的父母報個平安。

雖然他明知道肯定收不到的,但是這種想法好像突然在心裡發芽,所以他就選了這首歌曲。

這首歌的歌詞很樸實,沒有絢麗的辭藻、沒有華麗的修飾,一句句最具人間煙火氣的歌詞,就是親情最動人的寫照。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家書」,也從信件、電報,變成了現在的電話、微信。

「家書」雖然很少再被寫在紙上,但它的含義卻始終不變。

歌詞也是「報喜不報憂」,這似乎是每個出門在外的子女們共同的默契,不讓父母牽掛、不讓他們擔憂,吃過再多的苦,受過再狠的打擊,在家人麵前也隻是說一句:「我挺好的」。

就好像張焱烽穿越到這個時空,永遠回不去也沒法給父母報個平安,隻能以這首歌寬慰自己心靈一下。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家在異鄉,奮鬥在全國各地,因為各種原因主動放棄團圓,留在外鄉過年,有的甚至已經兩三年沒法回家看過父母了。

當我們也主動或被動地成為那個不回家過年的人時,「家」既是我們目光的終點,也是祝福的目標。

現場的觀眾聽著張焱烽在哪哼唱,慢慢地被歌曲帶入到那個好久沒有回家見到父母的思鄉情緒裡去了,大家為了生活在外漂泊,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離開家鄉。

但是內心對於那個生他養他的「家」從未忘記,那是心靈的港灣,是在外受傷了庇護你最安全的地方。

現在很多人,在和父母親人通話時,聽著電話那頭絮絮叨叨地告誡叮嚀,你會明顯地或隱約地嫌他們囉嗦,你有沒感覺到?

寫作書信這種形式與直接通電說話的形式有很大的區別。

書寫能把心靈深處細微的情感細膩地摹寫出來,而說話則是急就的、即時的,受著時間的極大限製。

他用這首娓娓道來的歌,完整地、永久地保留了書信這種幾近消失了的信息傳遞文體,讓人們在歌曲中回味那個年代特有的「慢」時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非人類飼養員 四合院小醫生 鳳主天下 玄幻:開局被女帝偷看人生軌跡 苦練十年,我一入江湖便是死局 江湖奇聞記 吞無帝尊 懦弱親媽重生了[七零] 以無為名 大宋必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