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夢駝鈴(1 / 2)

加入書籤

黑暗中隨著音樂的前奏響起,張炎烽站在舞台中央,隻有一束燈光照著打在他身上,兩側的大屏開始亮了起來,他將嗓音調整到略帶沙啞的腔調唱了起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下子把人們帶入到那廣闊的情境裡。

「攀登高峰望故鄉

黃沙萬裡長

何處傳來駝鈴聲

聲聲敲心坎

盼望踏上思念路

飛縱千裡山

天邊歸雁披殘霞

鄉關在何方

風沙揮不去印在

歷史的血痕」

《夢駝鈴》是由祖師爺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小軒作詞、譚健常作曲、陳誌遠編曲,祖師爺憑此曲多項大獎。

祖師爺他聲音高昂清悠,唱出海外遊子對家鄉的思念。

這次張炎烽演唱的是作曲家譚健常演唱的版本,這個版本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感覺他可能更能詮釋自己創作的音樂。

隨著張炎烽開始演唱,兩側的大熒幕也開始播放著黑白視頻,因為時間倉促,沒時間拍攝,隻能以歷史資料進行製作,為了凸顯大屏幕,他盡量澹化自己在舞台上的存在感。

視頻裡一群大部分在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剛從某線撤下來,沒有來得及回家看望很久沒見的父母、兄弟、妻兒,就坐了幾天幾夜的火車被拉到大西北的戈壁灘。

他們不準問乾什麼,不準問到哪裡去,靠著鋼鐵的意誌,在缺少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深入沙漠裡,為華夏尋找一條富強和平的道路。

他們在缺水和食物的條件下,在沙漠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尋找了一年左右終於找到了可做建設基地的地方,此時所有人經過一年的風沙洗禮已經灰頭土臉都快不成人樣了。

就是這樣一群籍籍無名最可愛的人,在夫妻分離、母盼兒歸,缺衣少食的情況下,甚至連一口澹水都成為奢侈的條件下,硬生生靠著堅強的意誌建好了基地。

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環境,拚的是人定勝天、至死不渝的偉大精神和民族氣節。

有那麼一群人舍小家為大家,幾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著,就為了長治久安,不受任何人的威脅,為了祖國的建設,十多萬人就這麼生活在戈壁灘幾十年,隱姓埋名直到老去。

是前人吃盡苦頭,用一代人,吃兩代人的苦,換我們三代人的幸福,才讓我們現在談得上生活。

沒有那些人哪來的今天和平發展環境,看看那些被欺負的地區,人家打你隻要有借口甚是製造借口就上了,而且打就打了,就算後來證明是錯的也沒有人給你申冤去。

正是因為有無數人為這片土地奉獻青春和熱血,才有我們現今安穩的生活

不得不說,那時候的人真的是無私,為了未來的和平付出了那麼多,尊嚴不是無代價的,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強大也不是別人施予的。

隻有理解前輩們的辛苦與拚搏,才嘗得出現在的甜,才生得出月匈中壯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非人類飼養員 四合院小醫生 鳳主天下 玄幻:開局被女帝偷看人生軌跡 苦練十年,我一入江湖便是死局 江湖奇聞記 吞無帝尊 懦弱親媽重生了[七零] 以無為名 大宋必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