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加入書籤

正月新春,春雨如絲,迷醉行人,雨不大,卻足以濕了衣裳。

白馬寺有一方亭,有幾位公子在那處歇腳避雨,見著山色湖光正好,便紛紛作起詩來。而其中一位卻並不作詩,反而談起了一樁四百多年前的奇聞舊事。

傳說在,唐貞觀十九年正月,顯聖二郎真君休其妻西海三公主,上天做了司法天神。後來,西海附近的漁民中流傳著一個傳說。若出海時見到一個美貌粉衣女子手持白色鮫綃,那麼晚上就可以在她待過的地方尋到一顆紅色珍珠。佩戴這顆珍珠就可以遨遊四海,去龍宮做客,甚至可以尋到長生不老的方法。

原本這隻是個傳說,並沒有證據,而三百年後,五代十國掀起了一陣尋找紅色珍珠的熱潮,上至國君,下至平民,一時間人間民不聊生。後來據說出了個能人真的找齊了所有的珍珠,請了高僧誦經做法,造了一隻手釧,名曰:媛媏。

媛媏造成時,後梁國君曾欲將其據為己有。但是,當晚國君便頭疼欲裂,不得安睡,隻要一閉眼就會看到他殺過的人來向他索命。

高僧說,這每顆珍珠都是西海龍女的血淚所化,凝聚了她的愛恨情仇,煞氣與靈氣交織,能激起人內心中的恐懼,非人力所能控製。所以,這串媛媏被高僧封印在雲南大理天龍寺,坐東朝西,日日誦經。高僧誦經七七四十九天之後,便**圓寂了。

話畢,眾人不勝唏噓。一人道:「傳說中仙人不得結親這事兒也太不近人情了,這誰沒有個七情六欲啊。」

另一人道:「雖說傳說中,仙人是不能娶妻生子的,但是這二郎顯聖先娶妻在前,上天為官在後,為了高官拋棄發妻為是不是好男兒該做的事兒,這二郎神不拜也罷。隻是可憐了西海龍女,一片癡心啊。」

有人害怕在寺廟前說這種話惹怒天神:「不過是世人閒暇時來的妄言,各位聽了一笑置之就是了,莫要說這大不敬的話免得遭了天譴。」

那說故事的人不樂意了:「當年我祖上就是在那灌江口生活,後來發大水了到處都淹了,就是那西海三公主救了我祖上,後來那二郎神上天了,連帶著那處的宅子也沒有了,我祖上這才遷了出來。」

眾人皆驚奇不已,那人又說:「其實啊,要想知道是真的還是妄言很簡單,據說有個村子,裡麵住的都是仙人,個個兒都是幾百歲的人,若有人能得緣相見,或者去那天龍寺請了媛媏一看便知真假。」

一人道:「天龍寺遠在雲南千裡之外,我等又不是你那故事裡的神仙,如何去得。」

另一人手中折扇輕搖:「聽你這般講來,若是將來有緣能得一見此物,也是一番雅事啊。」

眾人應聲稱是。

白馬寺前小涼亭的閒聊沒有多久,便隨著細雨初歇而停止。

雲散去,陽光刺亮樹葉上的水滴,滴滴答答。

眾公子拱手拜別,各自離去。方才涼亭內的喧囂,熱烈的討論和古老的故事,仿佛隻是一場午夢,隨著新春微寒的東風卷入雲中。

然而在眾人散去後,一個女子憑空出現,背著手,手中一柄通體銀光的寶劍,向遠處一步步走去。如果此時有人看見她,便能發現那女子的麵容上仿佛有一陣永遠化不開的霧,看不清眉眼。

雲南的春天不似洛陽寒冷,早已經是花團錦簇,綠意盎然。

夜半十分,在大理城外點蒼山中嶽峰之北的天龍寺整座寺廟在青燈的籠罩下,彌漫著濃濃檀香。

白天那位女子卻在夜晚出現在了千裡之外的天龍寺內。

「雲南大理天龍寺,大理道行最深的高僧坐鎮。」

女子負手一步步向有著佛祖金身的大雄寶殿走去。

突然間,大雄寶殿的油燈驟然亮了起來,一群武僧手持僧棍將其圍住,攔在台階前。

一僧人喝到:「什麼人,夜闖天龍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快穿之男主隻愛女配 那些日子已在別處 魔神終焉 拯救蒼生不如帶師傅私奔 重生之我要上頭條 釋魔咎 突然成仙了怎麼辦 墨染江山畫中計 懸天之境 貴妃又在積極準備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