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夜探秦淮(1 / 2)

加入書籤

已有千年歷史的文廟,建築別具匠心。大成門、思樂亭、明德堂、尊經閣等等,都匯聚了當時匠人的巧妙構思,才留下了今日的文化瑰寶。

秦淮河,正漾躺在夜色中,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射著長河兩岸,使得更加的美輪美奐、異彩紛呈。

十裡秦淮,槳聲燈影裡,又流傳著多少歷史的悲歡離合;同樣的,更是留下了多少才子佳人的偶合,匯集著說不完的逸聞掌故。這裡蘊含著金陵城幾千年歷史文化積澱。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的短短十幾個字就將當時的秦淮繁榮美景描述得淋漓盡致。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更是留下了千古絕唱。

秦淮八艷、王謝故居,烏衣巷、桃葉渡,六朝煙雨中。

清朝孔尚任在《桃花扇聽稗》中說:「既是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訪佳麗,倒也是有趣!」

此時的李健仁倒沒有這份雅興,更加不知道去哪裡找佳麗。他倒是希望購買些好點的文房四寶,給一直照顧他的劉偉銘送去。

穿過人流,兩邊打量著,現在的文廟商業街哪還有那份文氣,更多的充裕著商業氣息。專賣店一家接著一家,門口的店員吆喝著,聲音一個蓋過一個。更多的商家店裡的音樂聲,此起彼伏,感覺應接不暇。

踩在青石板上,來到烏衣巷,才稍微感受到了那點文人氣息。墨梓軒,很大氣的名字,同樣也是裝飾得古色古香。

李健仁一口地道的金陵話,倒是被老板當成了本地人,而不是外地來的遊客。再加上衣著不凡,品貌俱佳,最終還是算是打了個折,給拿了一套文房四寶。又在老板的介紹下,去旁邊不遠處,選了幾款不同顏色雲錦圍巾。

雨花石,秦淮小吃,能帶回老家,盡量打包,隻能現吃的,李健仁也嘗了個飽。其他的不說,光是雨花石就買了兩大袋,沒辦法,這東西花花綠綠的,小女孩喜歡哇。

至於衣服鞋子之類的,不好意思,一件沒買。開什麼玩笑,家裡開超市的,衣服什麼樣的款式沒有,穿一件扔一件都沒有問題。

其他的好像也沒有什麼可買的了,現在好像碟片還沒有大行其道,要不然珠江路那邊,一定有人會偷偷的拉住行人問,兄弟,要碟不?兩塊錢一張,隨便挑。

想起珠江路的碟片,就同時想起來DVD機。可惜他實在是沒有時間處理,要不然投資搞搞DVD機倒也算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李健仁大包小包的打車又回到了賓館,但是卻意猶未盡,主要是拿著東西不方便,太沉了,就沒有那種夜遊秦淮的情懷。

第二天,李健仁睡了個懶覺,一直到十點才起床,也沒人過來叫他吃早飯,這幫家夥看來不把他放在眼裡啊,老板在這,也不知道伺候周到了。

其實這倒是冤枉大家了,隻是大家感覺昨天可能李健仁太累,想讓他好好睡一覺而已。卻不知,李健仁還是個年輕小夥,精力充沛的很,趁著他們睡覺的時間,還有雅興夜遊。

過去敲門,卻隻有司機老陳一人在,其他人都出去忙活了,也就剩下他一個閒人。下午還要去跟宋正圖會麵,李健仁稍作收拾,將昨天買的東西都放到車上,然後讓老陳開車,打算四周逛逛,看看周邊的情況。

一直轉到將近12點,才回到賓館,此時也隻有伍成才在,因為他需要下午跟李健仁一起過去。所以才回來。而殷繼東卻要繼續去尋找合適的地點。

等兩人稍作休息,吃完中飯,已經將近一點,這是才將房間退了,然後驅車趕往目的地。離莫愁湖不遠的一處茶樓。

走進這件古色古香的茶樓,來到宋正圖早就定好的包廂,隨意的坐了下來,伍成才也跟著坐下,看了看手表,已經一點四十,離約定的時間還有二十分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都市:我能看到寶物氣息 寒門梟龍 八荒古帝 我嶽父是齊天大聖 聖師係統 開局手握成功學劇本 二次穿越後我帶著全家逃難 你的人外日常[綜英美] [清穿+紅樓]九福晉黛玉 別跑,聽我一曲兒![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