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歸一(1 / 2)

加入書籤

一劍又一劍,日復一日。阿原像是著了魔一樣,一心沉醉在練劍悟道之中,忘我地苦思以劍法修煉內功,琢磨五行融合之道。

最初幾天,他幾乎對身外之物一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隻是隱隱約約知道自己吃了飯,睡了覺,卻連和誰一起吃的,在哪睡的都一概不知,腦子裡想的全是一招一式,五行流轉,無論站立坐臥,總是不停地比劃劍法。

這種物我兩忘的入神狀態持續了幾日,終於被忍無可忍的的玉閻羅打破。一桶冷涼刺骨的泉水迎頭澆下,終於喚回了阿原的三魂,和她痛痛快快地吵了一架。

從那之後,阿原總算恢復了神誌,吃飯睡覺、嬉笑怒罵一如往常,不過腦子裡想的最多的,還是練劍練功。

經過原大俠多日來的冥思妙悟,一代神功「五行歸一真訣」已然初具雛形——所謂「雛形」,就是這個名字。

阿原忍痛割愛,從眾多神采飛揚、霸氣外露的名字中最終選了如此簡單古樸的六個字,並不是為了紀念笑癡老師,而是存了名垂青史的遠大理想,立誌要創出一套震鑠古今的神妙武學。

之所以不叫什麼「五行劍法」、「五行神功」,正是因為這是一套融合內功真氣和外功劍法的絕學,取「萬法歸於一訣」之意。

除此之外,空有一腦子的想法,卻沒一句真訣可以輕吟出來。這套神功倘若真寫下來,也唯有「五行歸一真訣」六個字而已。

並不是說阿原這些天來都是玩鬧,而是心中感悟要想匯聚成篇,落筆成文,不知還要多少年的積累和磨礪——著書立說,就算是笑癡老師那種爛書,也不是隨便寫的。

不過在阿原看來,名號既立,已然踏出了最重要的一步。至於內功劍法本身練到什麼境地,反倒沒那麼重要了……

自從換血之後,阿原體內金木水火四種真氣並立的格局已經形成。其中丹田的水相真氣最強,亦是阿原修煉最為得法的,雖然幾次大進大出,但依然是最強的一股。其餘金木火三種真氣多半是因緣際會借助外力而得,修煉運轉之法也是一知半解,三者之間倒是難分高下。

若單是水火兩氣,則時刻有相沖覆滅之虞,可真氣多至四道,反倒彼此牽製,相互製約。這也正是笑癡調和五行理論的基點,好比一間暗室藏金萬兩,兩個賊人狹路相逢,定是不顧一切拚個死活。可若四五個賊人齊聚,反倒可能廝殺不起來。再加上有沌氣這位超脫世外的高人居中調解,如今的結果便是達成妥協一起瓜分。

笑癡的另一個「獨創理論」便是五行真氣各行其道。各走各的路,各占各的山頭,如爐中火與井中水,自然相安無事。

如今阿原說是機緣巧合也好,誤打誤撞也罷,許是笑癡老先生冥冥中指引,恰好便是這般。丹田與十二正經中是磅礴水氣,心髒血脈中潛伏著火相真氣,金相真氣鍛於筋骨,木相真氣藏於脊髓。真好比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各行其道。

如今四位「山大王」剛剛經歷一番戰亂劃定了山頭,正忙著休養生息消化地盤,一時半會不會輕啟戰端。但從長遠來看要想長治久安,就得填補空缺的土相真氣,同時也抑製一家獨大的水相真氣。

因此,阿原在習練仙人劍法之時,揣摩最多的就是堅如磐石的厚土劍意和奮烈如火的最後一劍,希望藉此能憑空練出一絲土相真氣,可惜始終未能如願。

不過阿原「以劍法練內功」的理念也不完全是空想,本來采氣定氣也不限製姿態動作,相反因為這些日子一直晝夜不停地運氣吐納,各道真氣均小有進益,更讓阿原信心百倍,忘我苦修。

至於劍法,進境則明顯更勝一籌。隨著體力的恢復,阿原的劍法逐漸提升了速度和力道,用玉閻羅的話來說,已經從先天殘疾幼兒進化到五歲小孩的程度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下山後,六歲小饕餮被全家排隊團寵了。 造化神魔錄 穿成極品老婦後我綁定了強國係統 快穿:炮灰逆襲成boss 我不做老千好多年 [綜英美]韋恩們又在互演 用死遁渣了最強後我又死回來了[咒回] 他們都想背著我哥和我偷情 [綜]那什麼的神明 我靠嘴炮混入紅黑高層